沃爾瑪、好市多等零售商緣何力推自有品牌?

2020-12-26 聯商網linkshop

最新的行業數據顯示,沃爾瑪(Walmart)、好市多(Costco)和塔吉特(Target)等零售商以比美國其他知名品牌快近四倍的速度提升自有產品的銷售。

這其中,加快推廣自有品牌步伐最快的當屬沃爾瑪,在上個月剛宣布推出自有品牌MoDRN、主打在線家具之後,彭博社消息稱沃爾瑪正計劃推出一款專門針對兒童用戶的自有品牌平板電腦。

同時,美國其他幾家大型零售商在最近發布業績報告時,也透露了更多如何在從牛奶到內衣等產品中打造自有品牌的細節。迪克體育用品公司(Dick s Sporting Goods) 和科爾報貨(Kohls)都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計劃今年擴大或增加新的自有品牌產品線。著名家居用品購物網站Bed Bath & Beyond 最近不僅推出了首個自有品牌家居品牌,還表示將在未來兩年內再推出6 條產品線。

歐洲遙遙領先 美國迎頭趕上

在過去的一年裡,沃爾瑪開始不斷增加自有品牌的新產品,包括其釀酒師精選的葡萄酒以及高檔床墊和床上用品品牌Allswell。

在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本月舉行的消費者零售與技術大會上,沃爾瑪首席財務長雷特·比格斯 (Brett Biggs) 說,在食品雜貨領域,自有品牌在美國的滲透率可能比他此前想像的要高。

美國連鎖超市克羅格(Kroger)的相關人員表示,該公司去年在超市上架了1022件自有品牌商品。儘管這家雜貨商的整體業績令華爾街失望,但其自有品牌的表現卻令人印象深刻:2018年,從潤唇膏到爆米花,其「Simple Truth」系列產品的銷量增長了15%。克羅格董事長兼執行長羅德尼·麥克馬倫(Rodney McMullen)表示,克羅格擴張的理由很簡單,「我們的利潤比銷售傳統知名品牌的利潤要高。」

在過去的幾年裡,塔吉特成為如何快速成功地推出新的自有品牌的典範。塔吉特一向以其獨家服裝系列和自有品牌雜貨而聞名,該公司在兩年內推出了20 個自有品牌,產品類別包括電子產品、嬰兒用品以及最近推出的內衣。在這些自有品牌的支持下,塔吉特的門店在上個季度的客流量增長了4.5%。

塔吉特董事長兼執行長布賴恩·康奈爾(Brian Cornell)表示,該公司自有品牌(包括Archer Farms food、smart staples和Opalhouse home decor)的受歡迎程度,是該連鎖店避開整體零售業低迷的主要原因。塔吉特2018年同比銷售額增長5%,為2005年以來的最大年度增幅。康奈爾表示:「這肯定是我們市場份額增長的很大一部分。」

自有品牌中最成功的是好市多(Costco)旗下的柯克蘭(Kirkland),其產品從花生醬到寵物食品無所不有。巴菲特表示,1992年成立的柯克蘭去年的銷售額約為390億美元,超過其投資的卡夫亨氏旗下所有品牌的總和。根據美國信用卡消費公司PerfectPrice的調研報告,好市多人均消費額136美元,並且25%的消費人群客單價在100-200美元之間,遠遠超過沃爾瑪。據悉,一旦好市多的高管認定某一品牌沒法在好市多以最優最低的價格出售時,他們就會立即著手找供應商生產一個同類的Kirkland自有產品,代替前者。

推動自有品牌繁榮的亞馬遜就更不用說了。根據TJI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亞馬遜的品牌組合已從2017年底的86個自有品牌增至137個。亞馬遜基本用品(Amazon Basics)品牌出現在瑜伽墊、行李箱和機油等各種商品上,熊媽媽(Mama Bear)的尿布、鉚釘家具和Wag寵物食品也在其數十個其他品牌之列。

儘管最近增長迅速,但迄今為止,美國的自有品牌產品吸引的消費者數量仍低於歐洲。數據顯示,歐洲發達國家零售系統的自有品牌佔比約在50%左右,而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自有品牌佔比在30%左右。

在自有品牌方面業績非凡的德國折扣商店阿爾迪(Aldi)和歷徳(Lidl)改變了歐洲的零售業,而今隨著他們在美國的開疆拓土,無疑對美國傳統零售業帶來了威脅。從這個角度看,美國本土零售巨頭加快自有品牌的發展力度,也是對這種威脅的一種應對。

適應本國國情 日本獨樹一幟

由於行業集中度、與自有品牌相關品類的產業成熟度等原因,日本零售業的自由品牌佔有率並沒有歐美國家那麼高,但也非常成功。

以眾所周知的7-11為例,其所售產品60%以上是自有品牌。7-11採用聯合開發的模式,研發負責人跟原材料、設備供應商等合作方共同組建項目團隊,發揮協同效應,保證質量也節省成本,這樣提升了商品的毛利,也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和品牌效應。

日本最大的家居連鎖店尼達利(NITORI),幾乎每個日本家庭都有它的產品,就連世界知名的家居品牌宜家在日本也不是尼達利的對手。在經營方面,尼達利連續31年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增長,日均銷售額達到了300萬日元。

在尼達利自有品牌的商業模式中,重要的一點是會留10%的空間給對手。所以尼達利自有品牌的商品率是90%,而不是100%。這不是因為它做不到,而是因為它要用第三方的品牌來測試市場的反應。

年度客流量達3億人、2018 年銷售額超過了 500 億元人民幣的日本折扣店堂吉訶德,其核心競爭策略就是低價原則。雖然堂吉訶德的成功不單純依靠自有品牌,但自有品牌為其貢獻了大約16%的毛利。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無印良品了。從最初只是日本大型零售集團西武百貨下的自有品牌變成如今獨立、有著自己強大影響的公司,無印良品有自己獨特的核心理念——本著更便宜、利潤率更高的原則,帶著「有道理的便宜」的經營理念,無印良品實現了「便宜」和「高質量」的平衡。

從最初的生活用品、食品到現在的家電、衣服、甚至酒店,無印良品通過其自有品牌切入消費者大腦的不再是傳統營銷學意義上的產品品類——想買運動鞋就自然會想到到耐克,想買咖啡就自然會想到星巴克。

無印良品社長今井正明曾說:「我們並沒有像其他公司那樣,試圖用市場營銷去吸引消費者,因為只有『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才會去追逐品牌。」

已成行業趨勢 且看藥效如何

尼爾森的數據顯示,2018年最後三個月,美國商店所謂的自有品牌食品和飲料、化妝品及其它消費品的銷量增長了4.3%。相比之下,前20大品牌的銷售額僅微幅增長1.2%。自有品牌的日益流行,會動搖人們對老牌品牌價值的舊有確定性嗎?

從零售商來說,開發自有品牌有很多好處:除了能夠在供應商面前腰板更硬以外,自有品牌的產品可以省下了很多中間環節、廣告成本等等,價格也可以更便宜,利潤率更高。

越來越受歡迎的廉價替代品削弱了傳統消費企業提價的能力——當投入成本上升時,這是一個特別的問題。羅德尼·麥克馬倫表示,當競爭對手提價時,「他們最終會把市場份額拱手讓給我們自己的品牌」。

說到底,自有品牌的殺手鐧是低價,但是低價也不意味著只要比市場均價便宜,就會受到消費者歡迎。如今的消費者不只在意價格,也很重視品質,甚至個性化特色。

零售研究分析師傑西卡·拉米雷斯表示,現在零售商面臨的風險是即使他們推出太多的自有品牌產品,也無法填補市場空白。她指出,梅西百貨和彭尼百貨兩家零售商的自有品牌產品之所以沒有取得成功,不是因為他們的產品不好,而是他們沒有解決消費者的問題。

快消品營銷公司Acosta 2018年曾發布過「為什麼品牌重要」的報告,報告指出,零售商自有品牌每年貢獻約1350 億美元,佔快消品市場的 18%。但多數消費者還是比較相信全國性品牌的產品質量,他們認為那些專注在一個領域的製造商比較專業。

尤其是美國人,歐睿研究分析師鮑勃·霍勒(Bob Hoyler)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美國是資本主義的心臟有關。回溯幾代人,家庭對特定品牌的偏好真的很強。」

「你必須提供更好的東西,」歐洲冷凍食品製造商Nomad Foods公司執行長斯特凡說,「如果你不這樣做,那麼在某個階段,問題就會出現:你為什麼需要品牌?」

行業高管和分析人士表示,大品牌的生產商將需要自己進行投資,以停止向零售商進一步讓出地盤。科爾尼諮詢公司(Kearney)首席合伙人格雷格·波特爾(Greg Portell)認為,「需要讓消費者有理由關心你的品牌和產品。」

電子商務分析平臺Profitero 戰略與洞察高級副總裁基思·安德森認為,雖然消費者願意購買自有品牌的產品,但前提是這些產品的價值更高,他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當零售商難以實現增長或利潤率承受巨大壓力時,自有品牌可以從現有需求中獲得更多利潤率。但這不能作為一種長期的戰略來保持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但仍然可以看到的是,發展自有品牌已成為零售渠道變化的一個趨勢,品牌商跟零售商會從相互博弈,變化到相互融合。也許,未來很難分清楚誰是絕對的零售商,誰是絕對的品牌商。

(來源:中國商報 作者:年雙渡)

相關焦點

  • 沃爾瑪等零售商急速「飆車」 它們緣何力推自有品牌?
    來源:中國商報最新的行業數據顯示,沃爾瑪(Walmart)、好市多(Costco)和塔吉特(Target)等零售商以比美國其他知名品牌快近四倍的速度提升自有產品的銷售。這其中,加快推廣自有品牌步伐最快的當屬沃爾瑪,在上個月剛宣布推出自有品牌MoDRN、主打在線家具之後,彭博社消息稱沃爾瑪正計劃推出一款專門針對兒童用戶的自有品牌平板電腦。CNSPHOTO提供同時,美國其他幾家大型零售商在最近發布業績報告時,也透露了更多如何在從牛奶到內衣等產品中打造自有品牌的細節。
  • 沃爾瑪自有品牌靠什麼逆「市」上揚?
    憑藉沃爾瑪強大的供應鏈優勢,自有品牌商品被高效配送至沃爾瑪全國門店,不僅縮短了運輸時間,還利於成本的優化,得以把節省下來的費用讓利給顧客。另外,因為是跟廠商直接合作,並且有沃爾瑪的全渠道資源,也省去了廣告營銷費用。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往往比非自有品牌成本低、價格更低,能吸引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
  • 沃爾瑪和塔吉特等美國零售商大舉進軍自有品牌 勝過「股神「巴菲特?
    美國最大的零售商與其主要供應商之間的力量平衡正在發生轉變。新的行業數據顯示,沃爾瑪(需求面積:8000-10000平方米)(Walmart)、好市多(Costco)和塔吉特(Target)等零售商以比美國知名品牌快近4倍的速度提升自有產品的銷售,以質優價廉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 家樂福新添自有生鮮品牌 零售商再掀自有品牌熱
    11月12日,太原長風街的沃爾瑪超市大賣場,小到牙籤、紙品、塑料用具,大到日化用品、服裝百貨,沃爾瑪自有品牌隨處可見,與同規格其他品牌相比,價格便宜不少。   儘管沃爾瑪在中國推出自有品牌計劃已經超過了10年,並在國內已發展了12個自有品牌,覆蓋數百個品類的1800種商品,但外界鮮有人知,因為和其他零售企業不同,沃爾瑪的自有品牌全部沒有用「沃爾瑪」這個品牌。
  • 沃爾瑪自有品牌榮獲「2018年中國自有品牌評選」大獎
    沃爾瑪本次由大賣場旗下「惠宜(Great Value)」、「沃集鮮(Marketside)」兩大自有品牌以及山姆會員店旗下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參加本次評選,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惠宜(Great Value)」品牌勇奪「口碑自有品牌零售商獎」,「沃集鮮(Marketside)」品牌摘得「戰略規劃獎」,「Member’s Mark有機雜糧系列」榮獲「綠色產品獎」。
  • 沃爾瑪早期自有品牌經營戰略的研究和剖析
    研究的意義如前所述,目前的研究著眼於評估將自有品牌產品引入其運營的沃爾瑪變革戰略。一個實際的研究的必要性是可以允許其他零售商的商業從業者評估和理解沃爾瑪的戰略。換一種說法,企業的從業人員可以從當前沃爾瑪的項目中吸取到一些實踐經驗。除了這個實際的維度之外,還可以為其他研究人員和其他研究項目創造了支持。
  • 【資訊】沃爾瑪、開市客、亞馬遜等巨頭紛紛開賣自有品牌葡萄酒
    越來越多的購物者在節慶時候都會前往超市選購葡萄酒。超級市場的葡萄酒銷售額已經超過100億美元,例如在加利福尼亞州,當地85%的葡萄酒是通過超級市場銷售。 零售商的自有品牌葡萄酒已經形成良好勢頭。
  • 沃爾瑪加碼自有品牌,將推出近200款新品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自有品牌成為零售商競爭的重要新砝碼。
  • 沃爾瑪自有品牌沃集鮮攜好時獨家發售巧克力蛋糕新品
    此次推出的「沃集鮮好時榛巧慕斯蛋糕、黑白雙色巧克力慕斯杯、巧克力奇普蛋糕卷以及樹莓巧克力慕斯盒」四款新品即日起已在沃爾瑪全國400多家門店及沃爾瑪京東到家平臺等全渠道平臺同步發售。)』一貫堅持的原則,從源頭把控商品,精選優質原材料,與優質的供應商緊密合作,提供令顧客感到驚喜的好商品。」
  • 沃爾瑪發力自有品牌 George首次獨家合作張小泉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趙馳)沃爾瑪正拓展更多的自有品牌商品。7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沃爾瑪自有品牌George已成功拓展了更多家居新品類。其中George與百年老字號張小泉首次獨家合作推出聯名款系列商品。不到2個月的時間,銷售額均已位居品類前二。
  • 好市多:成為全球Top2零售商的7大秘籍
    雖然提供最好的價格是Costco的核心競爭力,但保持低價通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Costco在便宜的零售領域擁有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其中包括沃爾瑪,美元商店以及Aldi和Trader Joe's等折扣連鎖超市。不過,Costco仍然在努力擊敗競爭對手:2017財年,該公司報告收入1262億美元,同比增長9%。
  • 對標山姆和好市多,盒馬是怎麼做「自有品牌」的?
    然而當天整體客流的火爆程度,並未再現一年多前Costco同城開業時因超大規模人流而一度中斷營業的景象。當人們推著購物車在賣場通道內途經一大排桶裝「盒馬MAX」鹽烤混合堅果時,熟悉Costco的消費者可能會對應聯想到那裡的明星產品之一——自有品牌「科克蘭」(Kirkland Signature)綜合堅果。
  • 沃爾瑪新政:全國試水社區團購,山姆會員店加碼自有品牌,銷售佔比超...
    這恐怕是沃爾瑪中國近年來的切身體驗。雖然有觀點認為「船大難掉頭」,但沃爾瑪的對策實際上也已醞釀多時,逐步推進。 12月1日,沃爾瑪旗下山姆會員店表示將升級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商品,再度優化商品標準體系。據山姆會員商店中國首席採購官張青透露,其自有品牌商品銷售佔比已超30%,相比較國內零售商大多將10%作為自有品牌銷售佔比第一階梯來說,已經明顯超出。
  • 打造商品差異化,沃爾瑪推快時尚自有品牌George
    圖/企業供圖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9月16日,新京報記者從沃爾瑪方面了解到,沃爾瑪宣布將推行深度差異化商品策略,首次官方在全渠道推出快時尚自有品牌「George」,顧客可以通過國內400多家門店及沃爾瑪到家線上平臺購買
  • 總統之選:北美零售自有品牌開發的先行者(上)
    如果有人告訴你總統之選是北美地區零售自有品牌最早的先行者之一,1991年曾應山姆.沃頓(Sam Walton)之邀,與美國沃爾瑪合作,冠以沃爾瑪Sam's Choice(山姆之選)和Great Value的品牌,在美國市場大賣總統之選的產品,你可能會十分驚訝。
  • 沃爾瑪自有品牌提速 約3500款商品覆蓋各個品類
    近日,沃爾瑪旗下兩大自有品牌「惠宜」和「沃集鮮(Marketside)」在全國400多家門店及沃爾瑪到家等線上平臺全渠道上市近200款新品,這是沃爾瑪中國自有品牌發展的又一新裡程碑。同時,「沃集鮮(Marketside)」為了更好地向顧客詮釋品牌理念「新鮮優質每一天」,本年度還推出了從標識到包裝的全新設計。
  • 好市多2015年銷售額增7% 增速遠超沃爾瑪
    今年五月美國會員制零售商Costco好市多因銷售數據下滑,股價也跟著小幅下跌。不過,根據最新財務數據現實,在2015年財務年,Costco銷售額增速贏了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沃爾瑪,達到7%。  Costco今年總銷售額1137億美金,比去年增長35億美金,在銷售額排行榜上蟬聯美國第二大零售商。  銷售數據增長反映了北美消費者對Costco會員制模式的認可,下圖為2013年統計的最大零售商數據,來源德勤,其中Wal-Mart以超過Costco三倍的銷售額位居第一,家樂福排名第三。
  • 激蕩零售新格局,永輝如何藉助自有品牌彎道超車?_發現頻道_中國...
    ,永輝超市、沃爾瑪與山姆會員店成為過去一年內自有品牌表現最好的零售商。  如何打造自有品牌,制勝零售市場?《白皮書》基於市場數據和零售商表現,通過預測全球消費市場趨勢,結合消費者購買行為洞察,總結出了引領疫情常態化下中國自有品牌行業發展方向的三大趨勢,即:高價值、新品類和多業態。
  • 中國自有品牌市場強勢增長 消費者購買意願上升
    《白皮書》顯示,零售商對自有品牌的投入均獲得了可觀回報,如沃爾瑪、永輝與家樂福一直致力於投資自有品牌項目。根據《白皮書》顯示,自有品牌在過去兩年間增長26%,遠超同期快消品增長11%的市場表現。雖然中國自有品牌市場份額仍不足1%,但自有品牌增長勢頭強勁,其中大部分來自消費者單次消費支出和購買頻次上升。
  • 自有品牌佔比10%,95後愛做飯,盒馬:我們和Costco沃爾瑪不一樣
    10月20日,盒馬全國標品採購總經理趙家鈺在盒馬自有品牌戰略升級發布會上透露,目前盒馬自有品牌商品比例已超過10%。招商零售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自有品牌市場佔有率僅有1%,而北美、歐洲、日本零售業自有品牌佔比分別為18%、30-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