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得以保留至今的老建築,有哪些是你沒見過的?

2020-12-12 大蝦不要跑

「武漢,每天不一樣」。看過武漢宣傳片的小夥伴們都能對這句話很有感覺,近年來武漢發展的速度是可以用飛快來形容的。很多地區每過一段時間,再去看看就會發現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大基建,大發展的時代下,擁有歷史人文建築最密集的武昌區,還能有這些真實又各有故事的老建築得以保留至今,大家如果來武漢旅行,對這些地方和歷史建築感興趣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

辛亥革命紀念館,於1910年(清宣統二年)建成。這個建築其實就在黃鶴樓的山腳下,因為是紅磚的牆面,武漢人都親切的稱之為「紅樓」。當我們站在孫中山先生的雕像前,或許是附近很多張老圖片和起義軍拿著刀,推著炮的雕塑展示的原因,當你望向遠方的紅色磚牆房子,仿佛能感覺到當年起義時期的那種強烈嘶吼的革命意志和背水一戰的革命精神。

曇華林32號,於1901年建成。是一棟獨門獨院歐式洋樓,屬於中西合璧式的住宅建築。這懂上看去就會一眼喜歡的老建築,應該和它現在外牆上的顏色有關係,搭配著院子裡,院牆上綠色的植物,在畫面中融為一體,是不是有種歐洲酒莊的感覺。

仁濟醫院,於1895年建成,屬於文藝復興式建築。整體建築端莊大氣,醫院分為了幾個部分,由幾棟類似風格的老建築和院子連成一片。100多年前,有這麼大規格的幾棟房子組成的醫院,應該就已經把門診部,住院部,藥房,宿舍等功能都能劃分好了區域。不難想像,這樣一座規模的醫院在當時的名氣和影響力,可能都是今天的我們所想像不到的。

這樣的建築設計風格,在當時應該是很具特色的。直到今天看上去,除了牆面的褪色脫落能感覺到年代的久遠,依然沒有過時落後的感覺,是從整體上來看,設計規劃想得是很長遠的。

育嬰堂萬嬰墓,位於花園山2號,建於1928年,為磚木結構建築。現在已經是武漢市兒童福利院,其前身是美國天主教武昌教區首任主教艾原道於1928年創辦的「武昌花園山育嬰堂」。

崇真堂,由倫敦會傳教士楊格非興建於1864年,坐落在武昌戈甲營44號。是現存武漢市最古老的基督教堂。為省城武昌的第一座基督教堂。哥德式風格,可容200人。

天主教教區,建於1888年,該教區為義大利、英國天主教教區,位於曇華林中部以南的花園山山頂上。

眼前這樣的建築,可以想像一下,要在一百多年前的武漢市建造如此雄偉高端的建築。無論是設計風格樣式,建築選材,還是施工工藝,可以說在當時肯定是集中了很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共同完成這個建築。

小夥伴們看到這裡感覺怎麼樣?是不是在武昌區內得以保留下來的這些歷史老建築,背後一定隱藏著很多的歷史故事,喜歡的朋友們可以前來武漢,一探究竟。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可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重生後,武漢這些老建築變成「新網紅」
    一座座老建築,記載城市的發展變遷,承載幾代人的記憶。武漢有豐富的近現代文物建築資源,近幾年隨著大眾對保護老建築的意識增強,許多老建築重獲新生,回歸大眾視野。02老建築變身「新網紅」武漢老建築「重生」的例子不在少數,坐落在武昌臨江大道上的Big House當代藝術中心,前身是武昌第一紗廠也是當時華中最大的紡織廠,如今,原辦公大樓得以保留,變成了極具藝術氣息的「網紅打卡地」。
  • 北京、上海、天津、青島、武漢,哪座城市的租界老建築更好看
    老租界建築,作為現在城市旅遊中一種比較重要的資源稟賦,在保護和發展之中,有的逐漸落寞了,有的得到了恢復,有的得到了創新和發展。還有一些,被改得面目全非了。上海外灘可能是目前這些租界老建築中轉型最成功的地方,上海外灘不僅成為旅遊區、商業區,保留下來的那些老建築,特別是那些銀行建築正在被現在的銀行繼續所沿用。
  • 武漢一文藝街區,幾十棟百年老建築,一磚一瓦都是老武漢的歷史
    這條街道不長,據資料上來看的話,大約有1200米左右,武昌花園山以北、鳳凰山以南,東起中山路,西至得勝橋,聚集了許多咖啡店和特色小店,還有幾十處百年老建築,是1371年武昌城擴建定型後逐漸形成的一條老街。各流派建築於此,中西文化交匯,風雨不變百年古街,一磚一瓦都刻著老武漢的歷史記憶。
  • 北京近代保留下的著名建築有哪些
    世界上有很多近代保留下來的著名建築物,那麼北京的著名建築物你都了解哪些呢。青雲閣整修一新的大柵欄西街張燈結彩,兩側的建築的建築古色古香,老招幌的旗幟迎風擺動街北一座二層的小洋樓青磚到頂,磨磚對縫甚是搶眼。
  • 上海、北京、天津、武漢、青島,哪座城市的租界老建築更吸引人
    上海外灘可能是目前這些租界老建築中轉型最成功的地方,上海外灘不僅成為旅遊區、商業區,保留下來的那些老建築,特別是那些銀行建築正在被現在的銀行繼續所沿用。即使是在日租界軍官宿舍的舊址旁,也有著八路軍辦事處舊址和新四軍軍部舊址形成夾擊之勢,這就這麼符合武漢人的胃口。江漢關大樓、大智門火車站、美國海軍青年會、德明飯店、俄國東正教堂、民眾樂園、花樓街等等,都只是在用建築提示人們,武漢曾經也是有過租界區的。
  • 住進百年老建築是啥感覺?有武漢內味了
    自從【惠遊湖北 打卡大武漢】活動開啟,八方賓客薈聚,武漢好不熱鬧。大部隊自然都會去黃鶴樓、東湖等地打卡,更會玩的那一小撮,悄悄住進了老武漢風情的民宿。與北京的胡同、上海的裡弄一樣,武漢也有小樓深巷,老武漢人親切地稱之為「裡份」,小玩子挑選了4家特色民宿,它們有的坐落於百年裡份之中,有的藏在優秀歷史建築裡,歷史感濃厚,武漢味兒十足。
  • 在北歐有跨越千年木質建築,而且還是你沒見過的教堂
    你知道嗎?在北歐不僅有冰天雪地,還有木質建築,而且這些木質建築是宏偉壯觀的教堂。設計非常巧妙,非常的堅固,所以才能夠跨越千年來見到你。這些建築是曾經稱霸北歐的維京人建造的,雖然提到維京人,大家肯定會想到彪悍的漢子,但是維京人的建築工藝非常高超,而且設計藝術非常的高超,相信維京的木質教堂能夠讓你眼前一亮。由於挪威有非常豐富的植物資源,各種木材遍布國土,所以維京人才會善於利用木材製作各種建築。大家應該見過木製的廟宇,但是肯定沒見過木質的教堂吧。
  • 夜拍武漢黃鶴樓:600餘年的武昌老街,令這座仿古建築充滿韻味
    近期,武漢一直秋雨綿綿,溫度也驟降,盛夏餘溫不足,城市的秋色悄然已至,雨夜中的黃鶴樓在我的腦海裡至今揮灑不去它倒映在600年的街面上,仿佛眼前這座仿古建築並非是1981年重建的,1800年的歷史文化猶如是從三國時期就一直沉澱至今
  • 民國時期西方風格老建築,很多毀於戰火,保留至今的寥寥無幾……
    不過很多建於晚清或是民國時期的西洋建築卻在戰火中保留了下來,這些建築多是建於德國人、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俄國人之手,就連日式建築也保留了很多。在如今的上海、天津、廣東、煙臺、哈爾濱、青島等地,各式各樣的西方建築聳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這些老建築多為火車站、洋行、大使館、郵電局、教堂、報社、會館、個人住所等。
  • 武漢又一老街巷即將消失,保留200米長的青石板,建於數百年前
    而相比之下,那些充滿人間煙火味氣息的老街巷更能尋到不少有關老武漢的味道,在那裡沒有車水馬龍的喧鬧人群,也沒有高大上的摩登建築物,有的就是「超然物外」的狀態,和一種「與世隔絕」的寧靜感覺。,也是即將面臨「消失」,這條老街巷已存在數百年的時光,在靠近曾經的漢正街一旁保壽橋一帶的僻靜小巷裡,裡面保留著200米長的青石板,它就是被很多老武漢人都早已遺忘的「藥幫一巷」。
  • 武漢著名地標有哪些?5大雄偉建築為你推薦,非常武漢哦!
    去武漢旅遊,首先得了解武漢的標誌性建築,武漢著名地標性建築有哪些?武漢地標,古典與現代熔鑄、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觀賞武漢地標,不僅僅獲得愉快,更能使心靈與宇宙意象互滲互融,從而使心靈淨化。5大著名地標為你介紹:5、武漢世貿中心 武漢世界貿易中心總高度438米,位於武漢CBD的核心區,西臨體育公園,南鄰夢澤湖公園,東臨武漢中心等核心區高樓,總佔地面積21.3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43萬平方米。
  • 這是最「老武漢」的地方,也是最時尚的地方
    武漢,因水而生,兩江三鎮,歷史很長。秉承著始終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無論是戰爭、商業、人文都呈現著現代都市的多元複合。江水不歇,武漢向前,不舍晝夜,它始終在發展,並在發展中不斷調整著自己的姿態,我們謂之「城市更新」。保留舊的建築,改造舊的建築,在舊圍牆後面建新建築。
  • 江漢關博物館開館 武漢老建築變身城市文化新地標
    由它們改造而成的江漢關博物館、武漢科技館新館昨日同日揭幕,賦予兩個城市地標新的意義。  兩館都由漢口核心區域的老建築改造而成,保留了原來建築的形貌風格,與周邊環境和諧共處。江漢關大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文物」中陳列文物,無疑能加深市民對城市的認知與熱愛。科技館新館保留了原武漢客運港的船形外形,又設置獨具特色的「水」展廳,也在保留原建築寓意的基礎上有新的升華。
  • 胡朝陽油畫展武漢開幕 訴說武漢老建築傳奇
    胡朝陽油畫展武漢開幕 訴說武漢老建築傳奇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6日 16:20 來源:中新網湖北   展覽展出胡朝陽以現場寫生方式創作的近30幅武漢老建築油畫作品,包括獨立建築、裡弄巷落和街道風景等。作品通過藝術視角詮釋城市老建築的獨特風貌,記錄武漢的地域文化和歷史變遷,呈現歲月厚重下的溫情與浪漫。
  • 連接中朝的「友誼橋」和「斷橋」,保留至今,你肯定沒見過!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鴨綠江大橋和其它橋一起共同承擔起軍需物資供應和後方支持前線的運輸任務美軍為切斷我志願軍的兵力和物資後援,調集大部分空中力量,出動轟炸機600餘架次對鴨綠江上溝通中朝兩國重要交通要道的鐵路、公路橋梁實施封鎖和摧毀朝鮮北部頃刻間化為廢墟,鴨綠江沿岸一片火海,下橋也被攔腰炸斷,朝方一側的8孔橋梁全部沉入江中,中國邊境一方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習慣稱
  • 老建築前排長隊 365天全城有戲 看看上海今年創造了哪些文化現象
    原標題:老建築前排長隊、365天「全城有戲」……上海今年創造了這些「文化現象」舊式洋房在保留老上海人家風情的同時,融入了更多現代氣息,變身社區家門口的文化客廳,吸引各種年齡段的居民前來活動。去年以來,靜安區對20個分布在居民區的基層文化服務點進行改造,原來只是吸引老年人的基層文化站,開始有了年輕人的身影,出現了「萬有引力現象」。這一現象得益於靜安積極探索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新模式、新途徑,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民共建」的思路,進行服務站的改造。
  • 遊覽武漢城區少有的國營老廠小區:建在僻靜湖畔,保留上世紀風格
    武漢城市的發展,是一個新舊替換的過程,尤其對於建築來說,這個替換過程非常明顯。不過,雖然武漢城區類似的拆遷改造進行了多年,但仍然有很多老舊建築因為各種原因得以保留,它們既是城市發展的見證,也是城市文化底蘊的體現。比如在青山區就有一處少見的國營老廠舊小區,它建在湖邊,環境清幽僻靜,鮮有外人駐足,整個建築仍然保留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風格,它的名字叫做471廠湖畔花園。
  • 2016中國最美大學排行榜,有你母校沒?
    你猜中國最美大學是? 大學和人一樣,顏值當然重要,但主要看氣質。2016年,有的大學在「氣質」上稍有退步,排名不如去年;也有大學憑大師級的建築藝術,首次上榜便殺入三強。 文/馮柒 對於初進大學的少男少女而言,青春微涼,而世界新生伊始。無論以後走過多少路,看過多少美景,大學校園都會是一生中見過的最美風景之一。
  • 武漢成都西安各有千秋,相比西成,武漢並非一無是處,很有優勢
    西安人特別有文化自信,哪怕是一個沒讀過什麼書的老頭老太太,都能跟你拉扯半天。所以,西安是一個靠歷史文化旅遊硬實力吸引遊客的城市。成都,很有韻味,不論是寬窄巷子還是九眼橋,不論是杜甫草堂還是武侯祠,都打造得特別有味道。
  • 這個110歲的武漢老建築將大變樣
    記者葉飛豔 攝這是武漢旅遊體育集團在漢口歷史風貌區舊城改造的首個開工項目巴公房子片區將打造為歷史文化展示、文創客廳街區漫步漢口歷史風貌區,隨處可見各種歷史建築。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李先生說,「真希望巴公房子能被合理的保護利用,讓這座歷經滄桑的百年老建築,煥發新生。」巴公房子將如何改造?記者了解到,巴公房子保護性改造項目將對巴公房子進行保護修繕、結構加固、活化利用等改造,將其建為酒店、書店、博物館等混搭的商業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