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青島5月27日訊(記者 李英 通訊員 玄子)為弘揚傳統媽祖文化,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一行由會長趙起良帶隊於近日前往威海赤山、煙臺、蓬萊、萊陽的媽祖宮廟參訪。
22日,聯誼會一行首先來到威海,受到威海臺辦領導的隆重接待,雙方就媽祖文化的傳承弘揚及山東媽祖文化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溝通,表示願意共同將山東媽祖文化事業發揚光大。
下午,聯誼會一行來到位於赤山景區的威海石島天后宮,宮廟始建於1752年,距今已有二百餘年歷史。訪問時,在龍王殿的東、北、西三面牆上發現壁畫,據分析考證,壁畫的創作時間為晚清,它的物質本體、畫面內容、創作手法能夠體現其創作與發展過程中的歷史信息,尤其是畫面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膠東民間當時社會生活的影像。交流期間,趙會長在接受當地新聞媒體的採訪時介紹了青島市媽祖聯誼會的發展,並表示大家一起為山東的媽祖文化傳播盡心盡力。下午前往榮城最大的海洋養殖場參觀訪問。
23日,聯誼會先訪問了被譽為「魯東第一工程」、北方僅存的具有閩南風格的煙臺天后宮,因這座宮廟自湄洲祖廟分靈,又被稱為「天后行宮」。天后行宮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至卅二年(1906年)才竣工,前後歷時22年建成。
之後一行參觀考察了聯誼會的煙臺籍理事陳照海的海娜水產有限公司,參觀了海洋牧場、海上平臺,陳理事就海洋養殖業的前景和規劃與趙會長做了詳細介紹,為媽祖文化事業今後會有更好的發展做出每個人的努力,大大加強了與煙臺的緊密合作,
傍晚抵達山東著名的旅遊景區----長島,趙會長與長島媽祖協會相關領導座談,暢談了山東媽祖文化的發展現狀,兩會希望能夠緊密合作,為山東媽祖文化的發展貢獻力量。
24日早上前往因有媽祖廟而得名的廟島。島上的顯應宮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由福建商賈和船民籌資興建。自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敕修廟宇以來,清朝和民國時期又多次修葺,形成目前規模較為宏大的古建築群。
經過幾個小時的長途,聯誼會來到此行最後一站萊陽天后聖母宮,亦稱天后宮,系海神天后真君廟,民俗稱謂:「海神娘娘廟」,是萊陽八景之一。該宮殿位於萊陽市高格莊鎮小梁家村後娘娘山風景區主峰。2007年由金山董事長王成合在舊址上重建,2008年5月對外開放,主殿在2008年11月23日舉行開光大典。
三日短暫但充實的山東省內媽祖宮廟考察訪問讓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同仁親身體驗了媽祖文化流傳的一千多年中,海神娘娘留下的許許多多傳奇,見證了千百年來千千萬萬信眾追隨信奉的真實故事,更深入山東省內各地發掘媽祖文化歷史淵源,並在此基礎上開展深入的媽祖文化交流,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造一個山東媽祖文化旅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