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半斤,扯麵兩碗」——赤水鎮上的吆喝聲

2021-02-16 華州之家

12.12購物狂歡節

華州之家粉絲福利

支付寶首頁搜索數字532895975

每天領取紅包

赤水扯麵

作者丨馬洪

一日晌午得閒,遊癮大發,便騎車興衝衝沿310國道華縣赤水路口北拐想去感受秋日渭河的魅力。信步漫遊間,一些美景被收於相機中。不覺行至位於赤水鎮街道的扯麵館前,這家扯麵館早有耳聞,聽說扯麵、臘肉、酥油餅是其一絕,經常有縣上乃至渭南市的人們專程趕來品嘗。此時雖未到飯時,店內傳來「臘肉半斤,扯麵兩碗」的吆喝聲還是勾起了我的饞蟲,特別是那「碗」 字,拖著關中人特有的長尾音,關中人生、冷、曽、倔的品格躍然其中,突然產生出一探究竟的念想…

挑簾入店,呵,生意真是個紅火,未到飯點依然坐了不少食客,緊鄰門口一張三鬥桌上扣著玻璃罩,幾個瓷盤內的臘肉呈醬紅色,鮮香味道撲鼻而來,一位女服務員正忙著在一方有些年頭的樹墩砧板上給顧客切肉、稱重,繫著白底紅色碎花圍裙的跑堂服務員穿梭於後廚、客堂之間,剛收拾完殘羹剩碗,變戲法似的又端出一碗碗香氣四溢的扯麵。

「鄉黨,坐嘛,一個人?來碗扯麵?再來點臘肉?來瓶啤酒?」服務員連珠炮式的招呼更加刺激了食慾。關中女性始終缺少印象中江南女子那玲瓏小巧和婀娜靈秀,標準的關中女人臉頰透著紅暈、骨骼粗壯、粗喉嚨大嗓門,像男人一樣趿拉著拖鞋、卷著袖子和褲管,扛起一樁糧食虎虎生風從你身邊走過,渾身上下滿透著黃土高原黃沙漫捲的豪放與彪悍。

細呷了口冒著熱氣的麵湯,這才細細打量起扯麵館的擺設,100來平米的前客堂擺放7張餐桌,紅平絨餐布上扣著玻璃板臺面,高靠背椅墩重厚實,靠背漆面斑駁透出木之本色,似乎有些年頭。整體布局透著古樸氣息,只有依南牆而立的碗筷消毒櫃和小菜玻璃櫃具顯現些現代點綴。

見鄰座端坐一清瘦白衣老者,時而呷口麵湯,時而目光環視一遍食客,看到食客大快朵頤,皺褶的臉上時常閃爍出不易察覺的微笑。「老伯,您是?」我帶有疑惑問道,「呵呵,見你面生,不是常客吧?」老者帶著濃重關中口音反問,「頭一次來。」我如實回答,「在那烙酥油餅的是我兒子,切肉、稱重的是我兒媳,調涼菜、收帳的是我孫女,扯麵、跑堂的幾個是親戚。」老者邊指點邊向我介紹。我問道:「噢,您就是這扯麵館創始人?」「嘿嘿,現在老了,幹不動了,全交給後輩嘍。」老者拖著長音的話語中透著對時光飛逝的無奈。不知不覺間我倆如老友般拉開了話匣子。

「咱關中道人,就愛吃個面,對吧?」老者問道。得到肯定的回答後老者接著說:「有一段順口溜你聽說沒?」「說來聽一下」我說道。老者呷了口麵湯,清了清嗓子拖著韻調道:「說咱關中道啊,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齊吼秦腔,端一碗呥面喜氣洋洋,沒有辣子嘟嘟囔囔。」老伯的風趣引得食客們一片叫好。的確,關中人愛吃麵,究其原因我想跟這裡盛產小麥有關。自古八百裡秦川四季分明,風調雨順,冬種小麥、夏種玉米,一年兩季農作物使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衣食無憂。也許正因如此,長安才成為十三朝都郡之地。幾千年的歷史傳承形成獨特的麵食文化,繁衍出50餘種風味各異的麵食,如歧山臊子麵,楊凌蘸水面,陝北羊肉麵,戶縣擺湯麵、韓城大刀面等。可以說在中國的麵食文化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老者的風趣深深感染了我,不由得想打破砂鍋問到底。「老伯,麵館開了多少年了?」老者伸出個八字手勢說:「嘿嘿,80年開的,已經整整33年了。」這時,那位40歲左右正圍著炭火烤爐做酥油餅的中年漢子接過話:「我父親年齡大了,耳朵有些不靈光,我跟你諞一諞。」從老者兒子處了解到,老人叫李進才,82歲,兒子叫李春生,也41歲了。上輩傳下一手做扯麵的絕活,80年代初剛改革開放,就在赤水街道自家門前支起了面鍋賣起了扯麵,誰知大受歡迎。關中漢子飯量大,習慣吃碗麵時再加個幹饃,閒時又愛就著小菜喝口老酒。於是老人抓住商機,把房屋前廳改成了飯館,增加了酥油餅和秘制臘肉,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正在寒暄,只見門帘一挑,又進來幾位操著陝北口音的食客,「老闆,老哈數,一盤臘肉,四碗扯麵,四個酥油餅。」春生殷勤地招呼著食客落座,給每人發了根猴王,轉身對我道:「都是跑長途拉貨的夥計,每次路過赤水都要來這吃碗扯麵。」其中一位陝北食客彈彈菸灰與我寒暄起來:「這的扯麵味道純正,就著臘肉和酥油餅一咥,那是滿口生香,是你們赤水一絕啊。」

好一通讚譽美詞更勾起了我對扯麵的好奇,便隨春生進了後廚房,只見兩位女後廚正圍著8尺見方的厚實案板在拉扯麵,案板左側灶臺上一口大鐵鍋冒著熱氣,水花卷著白生生的扯麵不停翻滾著,只見偌大案板上整整齊齊擺著七、八塊小孩手掌寬食油餵好的麵餅,只見一位操起一塊麵餅對角輕輕一抻拉,柔韌性極好的麵餅便成了麵條狀,把麵條往空中一彈形成一道彎曲的弧線,接著又往面板上「啪」的一摔,麵條就又長了一倍,兩手相對食指對角一勾,麵條便成了兩根,重複在面板上再「啪啪」一摔再一勾,麵條又變成了四根,順著慣性左手一甩,一叢麵條在空中划過一道美麗的弧線,準確落在熱湯翻滾的鐵鍋中,二人嫻熟的抻面手法讓我看的目瞪口呆,心中只有佩服的份。春生道:「只有小偃6號小麥麵粉才能使扯麵筋道味正。」原來他們家與幾位種糧農戶籤訂了協議,只用小偃6號小麥作為扯麵的原料。說話間,一位服務員手託一盤剛出鍋的臘肉擱至菜板上進行切塊整理,肥瘦相間的臘肉呈醬紅色,切一塊入口,瘦肉筋道,肥肉不膩,滿口生香。「一口臘肉再就一口金黃香脆的酥油餅,那才叫一個過癮啊。」春生眼睛眯成一條細縫憨憨的說道。怪不得幾位陝北食客專程趕到這裡吃扯麵,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啊。

當夕陽的那抹光輝穿過疊嶂山巒灑向這赤水小街時,喧囂一天的這條街道頓顯清靜許多,緊鄰的滔滔渭河滾滾東去,河面的清風挾著幾屢嫋嫋炊煙在街面上飄蕩,將門額上方「赤水扯麵館」的牌匾更加襯託得古樸肅穆,不變的依舊是那扯麵館內大快朵頤的食客們爽朗的笑聲和春生那聲拖著「秦」味的吆喝聲。春生子承父業為的是以己之長養家餬口,但父子倆在三十年的創業中卻不經意間把扯麵做成了一個品牌,為陝西眾多麵食中又增添了獨特的赤水扯麵,形成了一種文化,這也許是他們父子最大的貢獻吧。

再見了,赤水扯麵館,那滿口生香的回味成為我不能釋懷的一種情結,久久不願散去…

原文來源丨陝化文苑

原文作者丨馬洪

轉載來源丨華州文史薈萃

整理編輯丨華州文史薈萃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華州論壇」 自由發帖、料吐槽、同城交友、廣告發布

相關焦點

  • 陝西扯麵的做法和調料扯麵一斤放多少鹽
    扯得寬窄薄厚均勻的扯麵,下入滾沸的大鍋中,再搭配幾顆青翠的綠葉菜,光在視覺上就是一種享受,扯麵的做法很多,可油潑,可幹拌,可湯食,當然最經典的還是油潑扯麵和臊子幹拌扯麵,一大勺滾燙的油潑在綴滿豆芽、青菜、辣子面的扯麵上,伴隨著滋啦啦的聲音,升騰起一股無法言喻的香氣!
  • 自製臘肉
    正是由於這樣的背景,所以我家雖然生活在北方,但飲食習慣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川、湘特色,各種腊味是春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北方的人們沒有自製腊味的習慣,連奶奶和老媽都漸漸丟掉了這個手藝。每年春節前,老家的親戚會郵寄一些腊味過來,倍覺珍貴,但總是不夠解饞。
  • 穀雨前後,河南三門峽靈寶砂鍋扯麵的做法,味道不比海底撈扯麵差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家如何做砂鍋扯麵,筋道美味,又薄Q彈。第一步,準備500g麵粉,5g鹽,用涼水和面,分批次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絮狀,揉成光滑的麵團,麵團可以稍微和的硬一點。蓋上保鮮膜或者蓋子,放在稍微暖和的地方醒面30分鐘。
  • 河南三門峽靈寶砂鍋扯麵的做法,味道不比海底撈扯麵差,價格便宜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家如何做砂鍋扯麵,筋道美味,又薄Q彈。 第一步,準備500g麵粉,5g鹽,用涼水和面,分批次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絮狀,揉成光滑的麵團,麵團可以稍微和的硬一點。蓋上保鮮膜或者蓋子,放在稍微暖和的地方醒面30分鐘。
  • 桂林清晨的吆喝聲
    也許我就是這樣吧,走入一個地方,便能很快喜歡上。比如在桂林,我發現自己除了喜歡這裡的山山水水,又喜歡上一樣,就是每天早上從外面飄進來的吆喝聲。 桂林清晨小區裡的吆喝聲無非是賣早點的聲音,有糯米飯、河南饅頭、豆腐腦、馬蹄糕等,每一聲吆喝都帶著濃濃的嶺南味道,或者說桂林的味道。
  • 荷蘭豆炒臘肉的做法 荷蘭豆炒臘肉的做法大全
    準備食材:辣肉200克、荷蘭豆半斤、蒜頭2瓣、薑片適量、京蔥適量、豆瓣適量、辣椒醬適量。製作方法:把臘肉洗乾淨,放在鍋裡蒸熟後,切片待用。荷蘭豆洗乾淨,在鍋裡汆一下,取出涼水衝一下待用,蔥切段、姜切絲、蒜切片後待用。起油鍋,倒入少量油,待油熱後,倒入蔥姜蒜爆香,加入豆瓣醬、辣椒醬,炒出紅油後,倒入臘肉翻炒。臘肉翻炒均勻後,倒入荷蘭豆,繼續翻炒均勻即可裝盤。
  • 楊廣虎|老味扯麵
    原材不用說,我們講,吃扯麵首先要用八百裡秦川不用化肥的小麥,泉水淘麥旋磨細籮精製的白面,要用高粱香醋、岐山雞糞上的辣麵;要請來農家師傅,和面、餳面、沃面、揉面,招招見功夫,步步做到位。小時候,我非常好奇,喜歡看下扯麵。
  • 陝西小夥用油潑麵招待客人,熱油一潑兩碗下肚,食材調料很簡單
    圖中的青年叫做九斤,他比較喜歡做陝西的麵食,拉條子扯麵等等都做的挺好的,從14歲開始就在別人的店裡打工,那時候因為家裡比較窮,很早就不上學了,早早去就麵館裡當學徒了。這是搓好的面劑子,有的要做成扯麵,有的要做成拉條子,都是刷好油放在託盤裡面的,用保鮮膜封起來,防止面的表面發乾,一般用來做這種麵條都是用高筋粉,今天九師傅用的是中筋粉,也可以做的。有個從外地來的朋友,說今天就想吃拉條子,九師傅開始準備做拉條子了,先把面劑子搓成更長的條狀,一般四根面就是一碗,面搓好後就開始準備拉麵了。
  • 臘肉炒鹹菜的做法
    臘肉炒鹹菜原料:臘肉(最好是五花臘肉),鹹菜(四川手工做鹹菜)
  • 臘肉土豆米飯,軟糯肉香,很好吃
    臘肉土豆米飯By 紅袖添飯*從冰箱裡翻出一塊臘肉和一段火腿腸,那就配上土豆,做一個臘肉土豆米飯。原料:臘肉、火腿腸、米、土豆、花生油、胡椒粉、鹽。做法步驟:第1步、臘肉切塊。第2步、土豆洗淨刮去外皮。第3步、切成滾刀塊,放水中清洗乾淨。
  • 陝西扯麵的做法技巧和配方配比
    扯麵的麵條十分勁道,在廚師多次的拉扯之中變得十分的薄透,所以到適口口裡才能更加爽滑。扯麵的過程十分有趣,拉拉扯扯直接扔到鍋裡,像是在表演雜技。吃過海底撈的人們都知道撈麵小哥的魅力吧!扯麵就是那樣子做來的。嘮嗑說完了扯麵的好玩好吃之處,下面是嘉諾師傅傳授的扯麵技巧。
  • 酸辣扯麵,酸辣開胃,筋道可口
    酸辣扯麵By 小小多和包子這段時間中央一臺在播放電視劇《裝臺》,經常會出現陝西的各種美食,什麼扯麵啦、臊子麵啦、涼皮啦、肉夾饅、羊肉泡饅等等。好吧,去不了西安,嘗不了地道的西安美食,那我就自己來折騰吧,試試我最愛的扯麵。本來是想做油潑扯麵的,但是因為家裡有之前炸的辣椒油,那就省點事,搞個酸辣扯麵吧。原料:金龍魚餃子麵粉、水、蔥花、榨菜絲、香菜、鹽、花椒油、辣椒油、生抽、醋、老抽。
  • 臘汁肉夾饃、羊肉扯麵、涼皮,8折嘗鮮!
    孜然羊肉扯麵在寒冷的冬天,沒有什麼能比一碗麵更暖心暖胃的了!一碗不夠,那就兩碗唄!西安最最最有名的當屬扯麵啦!最經典的吃法之一就是羊肉扯麵~主角 - 扯麵來了!老西安家的麵條真是把扯麵的精髓發揚光大了!
  • 記憶中的味道——臘肉豌豆糯米飯
    想想都很奢侈,現在想吃什麼基本都是能吃上的,生活還算是幸福不已~小時候農村基本都是用柴火灶來做飯,燒著柴火來控制火的大小,那個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四季豆土豆飯,把大米煮到6、7成熟之後瀝起來,米湯可以拿來喝,然後在把四季豆和土豆用油炒一下加點水,把瀝乾的米飯放在四季豆和土豆上燜上一會,下面的米飯會有鍋巴,家裡有肉的話加點臘肉進去都不需要有菜,也能吃上兩碗~現在雖然沒有柴火,
  • 平菇尖椒炒臘肉的做法,下飯又美味!
    食材:平菇300克、臘肉150克、尖椒2根、剁辣椒2大勺、蔥末蒜片適量、食用油、糖、料酒、蠔油2、買來的臘肉,做如下處理:鍋內放入清水煮沸,放入適量的臘肉條,中火煮25分鐘。然後取出來切均勻薄片。7、接著放入臘肉,適量蠔油,翻炒均勻等2分鐘,這時候炒鍋裡平菇析出的水分會比較多,建議中火蓋蓋子燜。
  • 念想冰糖葫蘆的吆喝聲
    沾滿糖稀的「糖球」吃起來甜中帶酸,球球上的糖稀,凝聚後像冰一樣閃閃發亮,吃起來脆甜脆甜,入口即化,汁液入進心田,這即是由山楂演變成「冰糖葫蘆」的經過。 每到秋冬,大街小巷糖葫蘆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過去,賣糖葫蘆的傢伙什是一個「扛把子」,是一個直溜溜的木頭槓子,在一頭幫上麥秸或稻草,兩頭紮緊,中間隔一段就扎一下,留下的空擋就插上糖葫蘆,插滿一圈又一圈的糖葫蘆,像個紅彤彤的大圓柱,扛在生意人肩膀上,就是養家餬口的希望。
  • 「超時空」徐崢扯麵搶鏡 幕後原來更精彩
    「超時空」徐崢扯麵搶鏡 幕後原來更精彩 半島晨報
  • 家常蒜薹炒臘肉才最有年味!配上米飯,兩碗都不夠
    現在快過年了,也正當是蒜薹(蒜苔)大量上市的時節,冬季的蒜薹非常嫩,是一種具有很好保健功能蔬菜,蒜薹帶些辛辣的味道和香氣撲鼻的臘肉堪稱絕配,做法也很簡單,兩者一同入口,鹹淡味剛剛好,雖是家常小菜卻非常下飯。
  • 扯麵郎老碗面怎麼樣?關中老碗面加盟費多少?
    餐飲市場豐富多樣化,選擇了餐飲市場就是選擇了創業的方向,那麼在這麼多的加盟品牌中,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個不錯的麵館品牌——扯麵郎關中老碗面。這個品牌的實力強,也有很多的加盟優勢,扯麵郎關中老碗面有很多特色吸引人的地方,扯麵郎關中老碗面加盟怎麼樣?人氣特色品牌。
  • 半斤鴨腸、半斤牛肉,好吃又過癮!成都老字號冒菜,每天爆滿排隊
    半斤毛肚、半斤牛肉,讓你一次就能吃過癮!聽這裡的老顧客介紹說,最初他們店只是在荷花池這邊擺攤,而且是很小的那種攤位。老闆就是夫妻二人,沒想到他們做出的冒菜的味道受到了不少顧客的喜愛,口口相傳,如今成為了荷花池這邊著名的特色美食。他們家的冒菜口味屬於比較傳統那種,不會過分的麻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