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秀甲天下,山勢雄偉,故日「峨眉天下秀」,又因其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 之妙喻。它還以多霧著稱,常年雲霧繚繞,變化萬幹,更有一道活景觀一靈猴。
峨眉的山勢以巍峨雄壯為主,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等山峰,主峰為大峨,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大峨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形如峨眉,故而得名。山中景色以佛寺與自然風光結合為主,主要景點有報國寺、萬年寺、金頂、自然生態猴區等。
養生療法
氧療 在峨眉山生長的植物中, 有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欏,有著名的峨眉冷杉、楨楠、洪樁,有品種繁多的蘭花、杜鵑花等,還有許多名貴的藥用植物和成片的竹林。這些植物為峨眉山披上秀色,創造了一個天然的樂園。遊人可以在清音閣閒庭信步,感受清涼幽靜,觀青山綠水,行林中小路,得觀音聖水,住水邊農家,品神水豆花,打逍遙麻將。
泉療
靈秀溫泉位於峨眉山報國寺附近,是西部規模最大的氡溫泉度假區該溫泉能治療多種慢性病。在這裡,遊客可以選擇靜態的溫泉,也可選擇動力式溫泉 ,享受水力按摩的愉悅。出口水溫高達67°C,含氡、氟、硫化氫、矽酸鹽等十幾種礦物質。泡在溫度達40℃的峨眉山泉中,任由肌膚在水中盡情地享受自然、生態的呵護,一身疲憊全都被融化掉了,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悄然而生。
報國寺是峨眉山的門戶,坐落於峨眉山腳下,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廟,被稱為峨眉山第一景。
報國寺始建於明代萬曆四十三年( 1615年),明末毀於大火。清順治十一年( 1654年)聞達禪師重建,清康熙帝敕名報國寺。匾額為康熙所親書。清嘉慶和光緒時經過兩次擴建,成為四重殿宇和亭臺樓閣俱全的宏大廟宇。
寺內殿宇四重,掩映在蒼松翠柏間,還有新建的亭臺樓榭和精巧雅致的花園。報國寺中有三件珍寶,一是七佛殿內永樂十三年( 1415年)建造的高2.4米的巨型瓷佛;二是高2.3米、重25噸的大銅鐘;三是高7米、四周鑄刻有4700餘尊佛像和華嚴經全文的14層
「華嚴銅塔」
洗象池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寺前有一水池, 傳說普賢菩薩每次騎象至此,總要在池中為白象沐浴後才上金頂,因此得名洗象池,寺院也由此得名。峨眉山月」古已有名,洗象池則因其地勢高峻、視野開闊而成為最佳賞月地點,「象池月夜」也是峨眉勝景中最唯美的景象。
萬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廟之一,始建於東晉元熙二年( 420年),當時叫普賢寺,宋代改名為白水普賢寺。明萬曆二十八年( 1600年)建無梁磚殿,第二年竣工,改名為聖壽萬年寺。
萬年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殿宇五重:山門、彌勒殿、磚殿、巍峨寶殿、大雄寶殿。萬年寺磚殿為我國古代建築一大奇觀,該建築400年來經歷了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被譽為我國古建築史上的奇蹟。1986年以後又修復了彌勒殿、般若堂、幽冥鍾亭、鼓樓長廊、山門等,使整座寺院更加雄偉莊嚴。
明代磚殿內宋代鑄造的普賢騎象銅像為鎮寺之寶。這尊銅像通高7.85米,重62噸。金頂與峨眉頂峰的萬佛頂相鄰,海拔3079.3米,這裡山高雲低,景色壯麗,遊客可在陡峭的捨身巖邊欣賞日出、雲海、佛光、聖燈四大奇景。如
果天氣晴朗,還可遠眺數百裡外的貢嘎雪峰。佛光、雲海、聖燈,是峨眉金頂的三大自然奇觀。
在金頂的睹光臺跳望,臺前白雲平鋪之時,陽光照在雲層上,可見明亮豔麗的七彩光環,通常稱之為「 佛光」,據說影入佛光可獲吉祥,故名金頂祥光。雲海是峨眉金頂的另一奇觀。每當晴空萬裡時,深谷霧起,瀰漫於睹光巖前,越積越厚,一望無涯。峨眉頂部諸峰在茫茫雲海中猶如孤島。如空中無風,雲面似鏡,寂靜無聲,仿佛置身於蓬萊仙境。如遇風起,雲海波濤翻滾,猶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非常壯觀。月黑風清的夜晚,巖下幽谷中有時可以看到一種神秘的聖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