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市聚力打造「四個一」市民社區食堂新模式

2020-12-14 海報新聞

萊州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普惠共享、公益便民,試點推進、長遠發展」的原則,初步探索出以「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一個鏈條、一個標準」為核心的的市民社區食堂「四個一」萊州模式。該模式以萊州合力創客空間餐飲創業孵化中心為平臺,由萊州惠家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具體實施,涵蓋種養基地、中央廚房、社區門店、物流配送、網上平臺五大構成,實現了統一食材、統一標準、統一供應、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的「5T」標準。在前期試運營基礎上,近期5家門店集中開業,計劃年底前達到15家,2020年全面鋪開至30家,基本實現城市社區食堂全覆蓋。

一個中心,就是打造中心廚房

中心廚房由萊州惠家餐飲公司和德裕昌醫藥公司共同打造,作為優質菜品供應商,實現統一供應、統一配送,主要體現了三大優勢:

【一是安全高】

有效實現了食材供應關、安全檢測關、品質把握關、標準執行關「四個嚴把」,同時建立社區配餐智慧服務信息系統,實現從源頭到餐桌全程可視化、全透明、無死角監控,確保讓居民吃得更放心。

【二是成本低】

從試運行情況看,1處中心廚房可覆蓋3—5個社區食堂,社區食堂不再單獨購置生產設備,餐廚垃圾可實現一次性集中清運。同時,原材料的大規模集中採購,能從根本上保障品質、低價、實惠。

【三是供應足】

廚房現已推出主食、熱菜、涼菜、副食、零食等近100個平價菜品,大部分在2—4元之間,每天提供20個左右,保證了多口味、不重樣。同時還可針對老人、病患、孕婦等人群專門提供功能餐、月子餐等套餐,更顯貼心周到。

一個平臺,就是研發線上平臺

在實現從中心廚房到社區食堂物流定時配送,居民現場購買、現場就餐的基礎上,依託科技創業園科研能力支撐,開發推出微信公眾號服務功能,手機端APP平臺即將上線,主要有三大功能:

【一是網上訂餐服務】

下載後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網上點餐、網上結算,實現了對中心廚房實時在線可視以及配送全路段顯示,並在就近社區食堂門店不停車提貨,更顯快捷便利。

【二是送餐到門服務】

針對生活不能自理或腿腳不靈便的老弱病殘群體,通過APP終端可訂製上門送餐服務,最短送餐周期為1個月,體現了助老助殘的公益性質。

【三是廚藝展示服務】

開通實時在線觀看的每日網紅直播風味廚藝、營養師講座傳播健康飲食習慣等廚藝文化展示服務,兼具直播家常廚藝,傳播餐飲文化、普及健康知識等功能,打造萊州家住廚房供應O2O平臺。

一個鏈條,就是輻射企業基地

市民社區食堂從原材料供應到配套服務採用「種養基地+食品企業+社區食堂」的全鏈條模式,既有利於實現原材料的食品安全、有機綠色,又有利於帶動農村產業振興、農業增收。

【「種養基地+社區食堂」合作鏈條】針對當前快餐外賣經營不規範、安全難保障等問題,食堂建立之初就把溯源管理作為重中之重,目前已與國家級合作社萊州豐陽合作社等一批種養基地建立合作關係,計劃發展種養基地10處,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安全和品質。【「食品企業+社區食堂」合作鏈條 】

在社區食堂設立特色農產品展示專櫃,與金萊食品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引進特色農產品,採取展示與銷售相結合的形式,實現互利共贏,今明兩年計劃引進20家食品加工企業產品入駐食堂,更好地服務居民需求,帶動產業發展。

一個標準,就是統一門店管理

目前,5處社區食堂設備設施、門頭裝飾、餐具桌椅、員工服裝等全部按照統一標準設計配齊,門店全部實行連鎖經營、統一管理。

【一是統一配備】惠家社區食堂定位三餐「中轉」經營,店內按統一標準配置冷藏、加熱、炸烤、保溫、餐具等設備,配備監控、結算、信息接收與發送等設備,為網上訂貨和直接訂餐者提供「中轉」服務。【二是統一管理】

參考青島、德州、北京等地經驗,引入標準化管理理念,選擇具備一定組織、管理、協調能力者,上崗前統一培訓,負責食堂運營。從5家社區食堂運營情況看,深受社區居民歡迎。

【三是統一規劃】

在自我完善基礎上,與社區養老、便民服務、農業種養、作坊升級相融合,積極招引外部資金,規劃建設中央廚房產業園,力促「小食堂」向「大產業」發展,打造萊州家庭配餐創新平臺新業態。

相關焦點

  • 日照:便民社區食堂打造養老服務新模式
    12月2日,東港區日照街道利群社區東關裡的社區福彩長者便民食堂裡十分熱鬧。該食堂由日照普天安泰養老服務公司打造,主要為周邊老年居民提供生活便利,打造智能養老服務新模式。近年來,日照普天安泰養老服務公司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經營、惠及老人」的發展方向和運營思路,打造沒有圍牆的養老院和便民服務生活圈。
  • 煙臺市民社區食堂行業協會成立 引領打造有溫度、受歡迎的「民生...
    2019年起,煙臺市在創建為老服務助餐點的基礎上,啟動了「市民社區食堂」建設新模式。截至目前,煙臺全市已建成市民社區食堂73處,日均服務社區居民1.5萬餘人,其中老年居民4000餘人。市民社區食堂 「敬老愛幼,便民利民,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公益屬性日益突出,已成為百姓心中響噹噹的「民生品牌」。
  • 我市試點規模化經營社區食堂 毓西市民社區食堂中心店正式開業
    大小新聞客戶端11月28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曉陽 攝影報導)11月28日,我市試點規模化經營社區食堂---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 正式開業。記者在現場看到,中午11點剛過,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 內就熙熙攘攘,前來就餐的居民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可口的飯菜,隊伍排到了大門口。食堂運營商負責人宋文洋表示,政府鼓勵有意願參與社區食堂的餐飲企業,在社區內按照社區食堂建設和服務標準要求獨立打造,由企業自主規模化經營,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 就是試點之一。
  • 煙臺首家社區食堂「一周歲」啦 6區38處社區食堂打造溫暖民生品牌
    目前,全市6區共建成運營市民社區食堂38處,日均服務3700餘人次,其中老年人1020餘人次,煙臺市民社區食堂,百姓「舌尖上的幸福」,暖身更暖心,為老年人打造了一個「家門口」的食堂。365個日夜關愛暖入人心6月11日,位於芝罘區通世裡50號的毓璜頂街道翡翠社區食堂,迎來了一周歲生日。
  • 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正式開業
    膠東在線12月3日訊(通訊員 董士傑) 自11月19日以來,每天中午11點剛過,煙臺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內就熙熙攘攘,前來就餐的居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可口的飯菜。試營業以來,社區食堂因其物美價廉、乾淨衛生、色香味俱全、方便就餐而深受轄區居民的喜歡,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在「家門口」就餐的衛生、安全和實惠。經過一周試營業,大約每天450人前來就餐。11月28日,全市首家規模化經營的食堂——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正式開業。「魚香肉絲、紅燒茄子、有機花菜各一份,一個花卷,一碗粥。」
  •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煙臺打造讓群眾滿意的社區食堂
    圍繞「突出公益服務標準,突出硬體建設標準,突出管理服務標準,」2019年全市共建成運營市民社區食堂38處,日均服務3700餘人次,其中老年人1020餘人次,為市民打造了一個「家門口」的食堂,社區食堂除實現自身功能外,還無形中承擔起黨建活動平臺、社區鄰裡互助平臺、就業再就業平臺。
  • 江北推出「中央廚房+營養配餐」新模式 養老食堂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
    11月23日,記者從江北區華新街街道獲悉,該街道創新「黨建+養老」服務方式,由專業養老機構、國資機構、社區居民三方合作打造養老食堂,推出「中央廚房+營養配餐」新模式,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  東方家園社區是典型的老舊社區,30棟住宅樓內生活著8000餘名居民,老年人群體佔四成以上,其中獨居老人不在少數。平日,由於子女要上班,不少老年人沒有精力做一日三餐,加之有的老人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為他們按需配備營養餐和老年病食餐非常必要。
  • 萊州市坊苑社區預防接種門診正式成立
    ,提高預防接種服務的合理性和可及性,2017年,萊州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石坊路401號新建一處數位化預防接種門診。  6日上午,萊州市坊苑預防接種門診揭牌成立儀式正式舉行,萊州市衛生計生局班子成員、各科室負責人、市疾控中心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程郭鎮政府鎮長侯旭明、西坊北村書記孫國生、原萊州市人民醫院院長王希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領導班子成員及醫務人員代表、坊苑社區居民代表共計60人參加了活動。  活動由萊州市衛計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真強主持。
  • 市北將在100個社區試點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一站...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去年以來,青島市市北區抓住青島市獲批全國第四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城市的契機,依託專業養老機構的資源和管理優勢,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並向下延伸至社區網格,探索網格化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取得成效
  • ...區辛莊鎮三鑫社區創新治理模式「四社」聯動打造老人「幸福食堂」
    每天中午11點半,家住辛莊鎮三鑫社區的高大爺都會前往社區老人家食堂就餐。一年來,他已經把老人家食堂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每天按時到此就餐成為一種習慣。「感謝社區,讓我們不再為吃飯發愁。」高大爺感激的話,也是前來就餐老人們說的最多的話。
  • 普陀7個社區食堂建成投用:8元就可吃到四菜一湯
    圖片說明:老人對社區食堂的飯菜讚不絕口/普陀區新聞辦供圖圖片說明:食堂服務員推薦的最具性價比的套餐  青菜、豆腐、油爆蝦……在普陀社區食堂居然能以8元吃到一份四菜一湯的套餐,不少老年人頻頻豎起大拇指。  記者5日從普陀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區25個計劃片區已經有7個社區食堂建成投入使用,9個在建中,還有9個馬上開工建設,2019年將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另外,2019年還將新增建設長壽膠州片區社區食堂。  為誰服務?主要針對老年人  位於真光路798弄21號的是長徵鎮新城片區網絡化綜合管理服務中心二樓的社區食堂。
  • 煙臺芝罘區全面推開市民社區食堂建設
    近年來,我區多個社區建立了市民社區食堂,解決老年群體「吃飯難」的問題。作為具有公益屬性的餐飲服務項目,今年,依據毓璜頂街道翡翠社區食堂試點情況,在試點工作基礎上將在全區全面推開市民社區食堂建設。市民社區食堂秉承「市場運作、政府補助、保障老人、服務社區」的理念,以服務保障社區老年人就餐需求為重點,突出公益屬性,兼顧微利,發揮社區的組織發動作用,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市民社區食堂建設和運營,實現社區食堂可持續發展。
  • 賈汪打造社區矯正「自助崗」新模式
    賈汪打造社區矯正「自助崗」新模式 2020-06-12 0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煙臺市民社區食堂讓老年人「吃飯不愁」
    山東煙臺市民社區食堂讓老年人「吃飯不愁」 2019-06-25 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24日,煙臺市福山區福惠、宋家疃兩處市民社區食堂投入使用
  • 東風社區「市民大食堂」試營業 這些人員可免費
    德州新聞網訊為方便轄區的低保、特困人員、困境兒童及老年人用餐,經過近兩個月籌備,10月26日,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河街道辦事處東風社區「市民大食堂」已經開始試運營了。乾淨整潔的就餐環境、安全衛生的菜品質量、平民價格的就餐標準,這家「大食堂」讓群眾感受到了社區人性化服務的點點滴滴。「我就住在天玉銘城小區,今天孩子們帶我在家門口吃了快餐,感覺還真好。」李女士對記者說,「大食堂」就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側,既方便了群眾就餐,又方便辦理業務。一旁的崔先生還補充說,這裡對困難群眾就餐實行免費,他為政府提供的利民措施豎起了大拇指。
  • 青龍街道打造「一街一品」特色項目 創新社區教育新模式
    青龍街道打造「一街一品」特色項目 創新社區教育新模式來源:雲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旭忠 陳學容  2020年12月10日 15:51 雲陽網訊(記者 鄧庭庭)「糖畫是一種傳統民間手藝,小時候很常見,現在會的人很少了。」
  • 社區食堂、一元公交 山東煙臺交出暖心民生答卷(圖)
    煙臺成為實現「一元公交」主城區全覆蓋的城市。 李洪偉 攝中新網煙臺12月26日電 (張玉雷)冬日裡的煙臺街頭寒風瑟瑟,但煙臺遲家市民社區食堂裡卻暖意融融。臨近中午,食堂準備了種類豐富、營養均衡的熱菜熱飯,吸引許多社區民眾來此就餐,其中大多是老年人。這座社區食堂為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服務,根據老年人用餐特點,還設計製作適合老年人消費習慣的少鹽、少油、少糖、鬆軟的營養配餐。食堂僅收取老年人成本價,早中晚分別按照5元、8元、8元收費。目前,煙臺市共建成運營市民社區食堂38處。
  • 又一家社區食堂開餐
    孩子們非常喜歡社區食堂飯菜的口味。煙臺文明網11月23日訊 21日,毓璜頂街道聯合山東煜桓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打造市民社區食堂規模化運營試點——毓西社區中心店開始試營業,這是市政府今年100件民生事項中,新增加的10個社區食堂之一。
  • 四菜一湯僅七八元 淄博「長者食堂」讓老年人食有所依
    在淄博市張店區體育場街道興喬社區,有這樣一家食堂,每天中午,它都會出售一套「老人餐」,凡是體育場街道60歲以上的居民,只需要花費七、八塊錢,就能在這裡買到一份四菜一湯的豐盛午餐——這就是位於張店區人民東路上的興喬社區長者食堂。10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興喬社區長者食堂,從一餐可口飯菜來看淄博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 創新探索,融合聚力 河口區著力打造油地軍港深度融合醫共體新模式
    遠程醫療覆蓋全部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打造了信息化建設「一盤棋」。權責清單從人力資源管理、醫療質量管理、健康服務管理、信息管理、績效考核、教育培訓等6個方面規定油地軍港醫療機構的各自職責,層級清晰、責任明確、規範有力、優勢互補,有力提升醫共體內油地軍港醫療機構協同發展。三級聯動聚力,變「單指發力」為「握指成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