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尤其是對底層的公平。對於發達地區來說,當地的教育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尤其是一些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還可以通過購買教育的方式來獲取資源。
但對於一些邊遠地區和山區農村的普通家庭來說,教育的公平性就非常重要了,某種意義上來說,讀書,上大學,這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進入上升通道的唯一方式。
教育改革這麼多年,出現了一個現象,如衡水中學這類的超級中學開始崛起,伴隨著這些超級中學的崛起,縣中已經不可避免地走向沒落,這對寒門學子來說,極其不公平!
l 生源被壟斷,縣中再無一流生源
在河北,幾乎超一流的生源絕大部分都被衡水中學壟斷,伴隨著衡水中學超高的清華北大錄取率,縣中的錄取率卻斷崖式的下跌。
很多地方的縣一中風光不再,近年來,只要有超級中學的地方,縣一中的高考成績基本都是逐年下滑,儘管這些學校的教職員工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根本無法阻止頹勢。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源問題。一流的生源幾乎全部去了超級中學,縣一中再無拔尖的學生,這種差距並不僅僅體現在高考,而是正在向中考乃至小學蔓延。
這反映出了一個極大的問題,義務教育的差距已經開始拉開,並越來越明顯。
l 優秀教職員工被挖走,師資成了很大問題
超級中學的師資強嗎?很強!但這種強並不是超級中學自身造血能力強悍,而是通過各種手段兼收並蓄的結果。
比如,福建某地區的縣一中,在不到5年的時間裡,離開的教職員工多達近30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這些人是學校教學質量的靈魂,他們離開會直接導致學科教學質量大幅度下滑,更嚴重的是影響到了其他教師對學校的信心。
縣中的解決方法是向下挖,挖掘本縣的鄉鎮中學骨幹教師。其結果就是越往基層,越落後的地區,優秀教師流失的現象就越嚴重。
l 昂貴的學費讓寒門學子望而生畏
雖然說超級中學也是公開招生,只要確實成績優秀的學生,誰都有機會。但這個公平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
超級中學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每學期都不是個小數字,比如衡水中學,學費每學期一萬多,再加上住宿費和夥食費,3年高中,近10萬的花費總是要的。
對於貧困山區的學生家庭來說,這就算不是天文數字,也是家庭無法承擔的費用。即使孩子再優秀,付不起學習的費用也是枉然。
本來有機會上大學的學生,因為家庭經濟情況所限,只能在當地接受教育,而當地的優秀老師大幅度流失,讓這些學生和其他學生完全不在一個跑道上比賽,極不公平!
生源,師資,經濟條件,這三者結合,造就了超級中學的神話,也造成了無數縣中走向沒落。縣中如此,鄉鎮一級的學校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超級中學肆意擴張絕非好事。這會造成強者恆強,弱者再無出頭之日的馬太效應。
這種現象如果發生在發達地區,問題還不是很大,至少那裡教育資源相對充沛,且還能通過市場化的手段購買教育。
但在貧困地區和山區農村,那就是大問題。這些地方本來教育資源就相對匱乏,如果再被超級中學擠壓,幾乎完全沒有生存的空間。絕大部分當地的學生再無出路。
限制超級中學野蠻擴張,均衡落後地區基礎教育資源,花大力氣,大代價引進優秀教育工作者是落後地區教育部門必須做到的三件事,且必須無條件做到。
不然,用不了多長時間,農村寒門學子將再無任何機會,階層會被永遠固化,這對他們極其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