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和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這次帶來一個資本主義的童話故事,小時候看會覺得,這部電影是如此的神奇,就是充滿了童心的美好故事。
電影的名字聽起來就是老少鹹宜,長大了才覺得童年的回憶都是騙人的,還覺得還有點恐怖。
整部影片中始終存在著一些詭異的不和諧因素,會如此的詭異,與導演作品的拍攝風格是息息相關的。
因為這個導演,從來就和溫馨、家庭、勵志統統不搭邊,出了名的(哥德式)暗黑系風格導演——蒂姆波頓(Tim Bruton)
他是好萊塢的另類天才,當熱愛電影的蒂姆決定要把「哥特」、「黑暗」、「古怪」的風格在電影史上大刀闊斧時,上帝將約翰尼德普送給了他。
當熱愛搖滾的德普發現音樂之路磕磕絆絆而表演給他打開另一扇門決定投身電影時,上帝又把蒂姆帶給了他。
於是他們倆一拍即合,兩個天才,成就了七部電影的傳奇,他們合作的作品一合一個準,都幾乎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豆瓣評分7.9分
這一次的合作相比其他還真是與眾不同,因為看起來歡樂了許多,「光明」了許多。
很感謝蒂姆很難得的為我們帶來了這樣的作品,《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表面還是一個關於家的溫暖的故事。
用一句接地氣的老話說就是「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家的狗窩」,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小主人公查理(弗萊迪·海默 飾),家住在一棟反力學原理的破房子裡。爺爺奶奶終日臥床,而且是在同一張床上。這張床同時也是查理家的餐桌。
他們每天只能喝著捲心菜湯,父親也只能在牙膏廠工作,而且薪水十分單薄,無法撐起這個家庭。
整個家庭充斥著貧窮,苦不堪言,但是查理的爺爺告訴他這個小鎮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工廠。
對於查理來說吃到一塊巧克力是十分幸福的,他也一直夢想著進入巧克力工廠裡一探究竟。
這個工廠的主人就是我們德普扮演的,影片裡該角色的名字叫「威利旺卡」。
威力·旺卡有個可悲的童年,他的父親是個牙科醫生,為了保護他的牙齒而禁止他吃糖,給他戴上極誇張的牙齒矯正器。
給自己童年留下陰影的小威力·旺卡最後出於反叛而離家出走,創立了自己的糖果帝國,但是在他字典裡已經沒有「家人」二字了。
德普的樣子總是多變的,這次也不意外,硬是沒看出來是德普嘛。
這次威利旺卡做了個感恩大回饋,全世界的小孩都希望能得到巧克力工廠的邀請金券,然而只有五塊巧克力中有邀請金券。
德普,真是很會做營銷啊,巧克力好吃又有噱頭。
但是他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選一個小孩當這個工廠的繼承人。
貧窮的要命的,一生基本吃不到巧克力的查理,卻在此時得到了巧克力,他不敢拆開。
當他終於拆開巧克力時,他發現自己就是最後一個得到邀請券的人。他十分的激動,因為他終於可以進入工廠了。
周圍的人看到,都對他進行了金錢誘惑,有用五十美元加一部單車,或者更高的是500美元。
但這些誘惑很快的就給店員阻止了,讓他趕快回家。
查理的爺爺還曾經是這家工廠裡一個快樂的工人,因為工廠發現洩密事件,被迫離開工廠。
當得知查理是最後一個被選中的孩子時,爺爺難掩喜悅之情,都開始了舞蹈,可以回到久違的工廠了。
毫無疑問,最後陪同查理前往工廠的是他的爺爺,十分貧窮的他們,如今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
和那五個被選中的孩子,並排站在了工廠的門口。
這些小孩子除了查理個個陰陽怪氣的,他們都想竭力在威利旺卡先生面前,表現自己,所謂的拍馬屁。
第一個得到金獎券的幸運兒是一來自德國的超級胖男孩奧古塔斯·格盧普,他是個暴發戶的孩子,從小在肉店裡長大的小胖墩兒,每天都要吃好多巧克力。
但是貪吃這個可怕的缺點,讓他註定不會是那個得大獎的人,於是這個貪婪可惡又幼稚的胖墩兒掉進了巧克力河。
眼看就要溺死,旺卡卻是一副不屑的表情,不為所動,因為明顯這個不是他要的「繼承人」。
這個小胖墩兒被淘汰了。
第二個幸運兒是一家堅果業工廠老闆的千金維露卡,這個女孩,也許配不上「幸運」二字。
這個小女孩的父親十分寵女兒,幾乎要寵上天了,維露卡想要金券,於是父親買下大量巧克力。
置公司生產於不顧,號令全體員工停下手裡的工作去拆巧克力包裝盒來幫女兒實現「夢想」。
好了,來到威利的工廠裡,恐怕什麼要求都滿足不了她了,因為不是她的主場。
在剝果仁車間,受過特殊訓練的松鼠熟練地取出完整的核桃仁,當然松鼠們也能輕易地分檢出壞堅果。
當她想要一隻工廠內部經過訓練的松鼠時,威利拒絕了,跋扈女孩維露卡當即向爸爸發出命令:「我要一隻松鼠,抓一隻松鼠給我!」
這個任性的要求,給旺卡直接拒絕了,狂妄的她直接下去工作區抓,毫無疑問這樣是倒大黴的。
最後,遭到松鼠集體攻擊,給當作一顆壞堅果扔進垃圾槽,旺卡卻視而不見,因為這之前已經阻止過她了。
驕縱跋扈的小女孩比那個德國胖男孩更讓人討厭,父母這樣寵壞女孩子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活該受到這樣的報應吧。
第三個幸運兒來自美國亞特蘭大的紫羅蘭博雷加德,這從小就是個女強人啊,「攻」氣十足。
可以看到這個小女孩是個求勝心極強的人,她想要獲得一切的大獎,
在她看來,終極大獎就是她的囊中之物。
在發明室裡,旺卡帶來一枚頂三餐的神奇口香糖,但是這個口香糖還處於研發階段,還不能正常食用。
跆拳道女孩紫羅蘭博雷加德不聽旺卡勸告,她認為只要是有關口香糖的事,她沒有做不到的。
因為她是嚼口香糖冠軍啊,結果不聽勸告的她,變成了一個超大藍莓球。
這個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小女孩同樣不讓人喜歡,最後慘遭淘汰,變成了一個十分靈活的「藍色」小女孩。
第四個幸運兒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麥克蒂維,這是個電玩男孩。
他拿到金獎券絕對不是靠運氣,更不是靠財力,而是靠他無與倫比的智商。
他只買一盒巧克力就把獎券拿到手,因為他知道很多知識並且善於計算,他拿到金獎券靠的是他的最強大腦。
他認為「糖果是在浪費時間」,哪個孩子不愛吃糖果呢?不愛吃糖果意味著他已經失去了純真的童心。
之後又來到一個神奇的實驗室,有個傳送器能夠通過電視傳送巧克力。
麥克蒂維則天真的認為這也能夠傳送人,但是沒有人性目的的科學,只能被困在電視屏幕上。
他是個很有才華的孩子,不應止步於此,太聰明的也無法成為一個合適的繼承人。
當救出來的時候,就變成了跟電視比例一樣大的「小人」了。
所以沒有童心的孩子還是不可愛啊,而且性格孤傲,固執,不招人喜歡,哪怕他聰明絕頂。
威利旺卡,發現自己長了白頭髮,才驚覺需要一個合適的繼承人,而他一定具有優秀的品質,這樣看來最後留下的人選只剩下查理了。
當然這樣的結局從開頭就可以猜到,在這部的確很簡單的電影裡,唯一曲折的便是查理得到邀請券的過程。
我們知道查理一定會中金券,他也一定會是最後的贏家。
威力·旺卡給出得大獎是,繼承巧克力工廠,但是前提必須拋棄家人才能繼承巧克力工廠,遭到了查理的斷然拒絕。
沒有愛,有再多的財富又有什麼用。
最後這個大獎得主,也沒有歸屬了,諷刺的是,正因為查理拒絕了這個大獎,最後他們家卻走向了興旺。
糊塗的外婆開始說話清楚,爺爺不再經常臥床,屋頂的漏洞得到修補,連爸爸都重新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查理一家的日子過得好極了。
最後威力·旺卡也知道了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家,他們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天堂。
最終巧克力工廠還是交給查理,他的家人也一起搬到工廠裡生活。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上帝總是用貧窮來考驗一個人的德行,然後根據他的表現來做出獎懲。
威力·旺卡用巧克力創造了一個美妙的童話世界,我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吸引住了。
我們可以驚嘆導演是多麼的有想像力,可以創造出這一切。
但是仔細發現,電影裡具有很多詭異的不和諧因素。
比如一個從來不見天日的巧克力鎮,從頭到尾慘白的廠主威利·旺卡的臉,對幾個變態孩子的變態處理方法等等。
這一切不知道是因為蒂姆·波頓與生俱來的殘酷美感還是因為這部影片本身就不得蒂姆·波頓喜愛
他把整個工廠布置得童話一樣,就是要告訴你,貪婪、虛榮、自負都是壞的品質,就是要告訴你,現在該輪到懲罰誰了。
他就是要告訴你,家庭比什麼都重要。
對於如今的社會,錢固然重要。但是人們卻越來越忽略對於親情的呵護,有家,才會有後續的一切。
德普本人也是真的充滿童心,演了很多這種類型的片子,裡面的他更多的應該是讓人驚奇,他帶來了一個很好的巧克力天才。
-End-
文字:JET
圖片:網絡
編輯:@JET
校對:VT
圖片來源網絡,文字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