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叄石/文
「一邊欣賞著風光旖旎的閩江畔,一邊邀上三五好友品鑑著花鳥魚寵、奇石古董等,自在又愜意!」
這絕非憑空想像,不用多久,在東江濱的人們也將享受到這樣愜意的生活。
據了解,在歷經十年沉澱和開發之後,東江濱1800畝港灣版圖締造者——名城,將在此打造出集零售、批發、展覽、娛樂、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海西首席花鳥專業市場,目前已成功招商80%,其中多數為鰲峰洲花鳥市場的老商戶。
加上2013年成功引進的福州大鞋城,東江濱在近兩年的大型商貿綜合體「外遷潮」中佔得先機,這方公認的宜居之地,將進一步朝著「宜業」的人氣聚集地穩步前進。
利好再臨 大鞋城來了,花鳥市場也來了
2013年,福州大鞋城的「東遷」一度引來全城關注,時隔一年多,位於鰲峰洲的福州花鳥市場也面臨著搬遷之困,何去何從,再次牽動人心。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在12月31日前實現鰲峰洲花鳥市場徹底關閉清場,相關搬遷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而未來花鳥市場將搬遷至何地,至今仍未有定論。
此時,位於東江濱的名城匯花鳥市場成為老商戶們的全新選擇。據了解,名城匯花鳥市場坐落於風光秀麗的江濱東大道68號東方名城(麥當勞對面),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涵蓋花鳥魚寵、根藝苗木、奇石古董、工藝飾品等多類商品,致力於打造成集零售、批發、展覽、娛樂、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海西首席花鳥專業市場,截至目前,已成功招商超80%。
一位寵物店商戶周女士表示,早在10月,就已經傳出花鳥市場搬遷的消息,當時她與灣邊一家花鳥市場籤訂了搬遷協議,但遲遲未交付裝修,而且只有5年過渡期,5年後還要折騰著搬遷。
「所以考慮很久,還是選擇可以長久經營的東江濱名城匯花鳥市場,租了200多平方米的店面。」周女士進一步說,而且名城匯花鳥市場還推出針對鰲峰洲花鳥市場老商戶的專屬優惠,比如對老商戶無償提供拆遷後三個月過渡期的商鋪,保證商戶可以持續經營,而且免8個月租金,三年內不遞增,種種利好,促使她最後做出了決定。
城市發展 花鳥市場搬遷大勢所趨選永久性經營場所至關重要
事實上,這並非福州花鳥市場的首次搬遷。
據專家介紹,在上世紀80年代,福州花鳥市場擠在臺江小橋邊上一條狹長的便道裡,後來改到達道路、南公園等地。
1991年建成的臺江花鳥市場,位於六一中路光明橋畔,由臨時佔用舊防洪堤壩興建的簡易市場、晉安河旁露天圩市及花鳥藝術城三部分組成。
2004年10月,福州花鳥市場搬遷至鰲峰路68號,佔地53畝,面積是原來的3倍,大部分商家是從原六一中路花鳥市場搬過來的,涵蓋花卉、寵物、魚蟲、古玩、壽山石等。
隨著附近的副食品批發市場陸續搬遷,鰲峰洲僅剩花鳥市場留守。福州市規劃部門相關人士曾表示,各類批發市場搬遷後,包括花鳥市場在內的該地塊將定位為金融、商務中心區。
「從花鳥市場的搬遷史可以看出,這類大型商貿批發聚集地的不斷外遷,是福州城市發展的大勢所趨,然而,對於新花鳥市場的選址和商圈氛圍的培育,也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一位商業專家表示,一般來說,花鳥市場的培育期長達3~5年,花鳥市場的客流特點決定其選址的重要性,會直接影響到市場形成的進度,因此即便是不得不搬,也要建議商戶選址交通便捷、已有一定發展的成熟的區域,否則既不利於市場規模的形成,也缺乏生態環境。
該專家表示,花鳥市場作為市民生活的點綴,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是城市的會所,特點就是「閒、慢、靜」。原先位於鰲峰洲的花鳥市場,經過多年的沉澱,已經形成一定的客流量和購物習慣。搬遷的新址,若要形成商業中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也需要對市場的精心培育。
東江濱 匯集百萬高端消費人群福州新區發展「橋頭堡」
相較之下,歷經十年發展的東江濱,已是豪宅聚集、坐擁百萬高端消費人群的成熟板塊,更是銜接福州主城區與福州新區的「橋頭堡」,核心區位優勢,不言而喻。
「這裡有豐富又發達的交通網絡,三環和繞城高速通達全城,同時倉儲物流配套齊全,還有居住在這裡的上萬戶業主和未來名城中心綜合體帶來的大量消費人群,前景光明,最重要的是不用再搬遷折騰,有利於商業氛圍的營造和形成,所以在福州大鞋城之後,不少花鳥市場的商戶也選擇這裡,可謂人旺地旺財運旺!」名城匯花鳥市場相關負責人坦言。
對於東江濱而言,這座海西首席花鳥市場的打造,更是東江濱發展乃至未來福州新區發展的一大重磅商業利好。東江濱在歷經十年發展後,已經形成一方成熟宜居區,下一步將朝著「宜業區」邁進,因此商業配套的進駐,除了將帶來更大的人氣和消費量以外,還將造就眾多的就業機會,進一步為福州新區未來的發展助力。
因此,無論是花鳥市場的老商戶,還是東江濱本身,名城匯花鳥市場對於雙方而言是絕對的共贏,未來花鳥市場與福州大鞋城、名城中心將互為聯動,形成「三位一體」的大型商業旗艦,集購物、休閒、娛樂、倉儲、物流、花鳥等多重業態於一身。
東江濱的未來,將更加令人期待!
詳詢:8356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