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內務總長朱啟鈐。資料圖片
朱啟鈐的《定四季節假呈》。資料圖片
常年旅居閬中的古天文學研究者王笑冬。汪仁洪攝
儒略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頒令全國使用四川閬中人落下閎制定的《太初曆》,從此中國人以孟春正月朔日為一元之始,即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常年旅居閬中的古天文學研究者王笑冬考證:公元前103年2月11日,即漢武帝太初二年(夏正)正月丁巳朔(正月初一),是《太初曆》施行以來中國人過的第一個農曆新年。公元1914年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一),中國人才第一次過上一個叫「春節」的農曆新年——1月21日,中華民國內務總長朱啟鈐將農曆「元旦」命名為「春節」報大總統,並獲批「照準」。從此,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農曆新年以「春節」的面貌出現。
王笑冬說,落下閎恆定正月初一為農曆新年,朱啟鈐將農曆新年取名為「春節」,從「元旦」到「春節」,「中國年」生生不息,成為研究華夏文化中的「活化石」和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支柱。
第一個"中國年」
公元前103年2月11日
王笑冬長時間從事古代天文學領域的研究。他根據古代天象記載,推算出孔子誕生於儒略曆公元前552年10月9日(農曆夏正九月二十一日)。2016年曲阜國學院和孔子後裔首次在農曆夏正九月二十一日祭孔。出於研究古天文的需要,王笑冬長期旅居落下閎的家鄉——四川閬中。
王笑冬介紹,中國人過農曆新年(俗稱「年節」)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但是,哪一天為「元旦」?中國歷代的設定日期卻並不一致。
漢武帝當政時,發現國家使用的曆法誤差很大,於是徵聘天文學家改革曆法。由此,落下閎從故鄉閬中趕到京城長安,主持改制曆法。經過6年測算研究,落下閎等人制定了新曆。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漢武帝頒令全國使用落下閎制定的新曆。《太初曆》將24節氣納入中國曆法的體系之中,並確定:以正月為歲首,孟春正月朔日為一元之始。
《太初曆》施行以來,中國人過的第一個農曆新年在哪一年哪一天?王笑冬考證:公元前103年2月11日(漢太初二年正月初一),才是《太初曆》施行以來中國人過的第一個農曆新年,「因為《太初曆》在太初元年五月初一(公元前104年6月20日)開始施行,但是早已過了正月。」
漢代後
「中國年」日期兩次被更改
「《太初曆》把歲首恆定在『正月初一』後,此後2000多年中,中國農曆(漢歷)新年日期都固定在『正月初一』!」對這種說法,王笑冬並不贊同。王笑冬介紹,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發生了兩次從中央政府層面上改動「農曆新年」日期的「奇葩事件」。
漢昭帝元鳳三年(公元前78年),太史令張壽王主張用殷歷(把「十二月初一」作為歲首)。但張壽王的建議未獲得朝廷採納。
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把歲首改為「十二月初一」。這是《太初曆》施行以來,第一次從政府層面上改動了「農曆新年」日期。伴隨王莽政府的垮臺,歲首重新回歸「正月初一」。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武則天自立為帝,宣布更改國號「唐」為「周」,採用周曆,以子月(農曆十一月)為歲首。於是在公元690年,竟然出現了兩次「正月初一」:公元690年的2月15日、公元690年的12月6日。當年,大周「公務員」們歡度了兩個「年」。10年後(公元700年)又改回「建寅為歲首」的夏曆,即以農曆一月為正月,「正月初一」為「元旦」。
從此到中國帝制結束,中國農曆新年日期被恆定在「正月初一」。「元旦」也一直被恆定在夏正的「正月初一」。
第一個叫「春節」的「中國年」
1914年1月26日
恆定「正月初一」為「農曆新年」的是四川閬中人落下閎,而給「農曆新年」取名為「春節」的是貴州開陽人朱啟鈐。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決定使用公曆,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官方和學界都有取消農曆元旦的聲音。但是民間並不買帳,仍然要過元旦節,元旦仍然是農曆正月初一。「中國出現兩個元旦,今後豈不亂套?」中華民國內務總長朱啟鈐立即著手解決「兩個元旦」的問題。
公曆1月1日叫「元旦」,這是民國成立時定下的政策,這肯定不能動。朱啟鈐只好在農曆「元旦」(正月初一)上打主意了。朱啟鈐很快便想到「春節」一詞。1914年1月21日,朱啟鈐在致大總統袁世凱的《定四季節假呈》中寫道: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呈請大總統鑑核施行。
袁世凱當天批曰:「據呈已悉,應即照準,此批」。1914年1月23日,內務部轉發各省執行。於是,在1914年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一),中國人第一次度過了一個名叫「春節」的農曆新年,而且在喜慶的氛圍中上班的公務人員也有了一天的假期。「農曆新年」以「春節」的形式延續下來。從此,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被官方正式確定下來。
不過,同時被批准的夏節、秋節和冬節,卻沒有春節那麼幸運,至今還沒什麼名氣。
王笑冬認為,理清春節形成、演變的歷史脈絡後,可以看出:中國春節具有4000多年悠久歷史,落下閎恆定春節為「正月初一」,至今未變,稱「落下閎是中國的春節老人」名至實歸,稱「閬中是中國春節文化之鄉」也名正言順,但因此稱「春節是落下閎創造的」「落下閎是春節創始人」是不科學的「戲說」。同樣,朱啟鈐對中國春節文化的傳承功不可沒,但不能說春節才100多年的歷史,更不能說「春節是朱啟鈐發明的」。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