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至7日,由中國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承辦、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孔子學院協辦的2020年全俄「漢語橋」大、中學生中文比賽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賽區區域賽在新西伯利亞圓滿謝幕。
來自託木斯克、葉卡捷琳堡、秋明、鄂木斯克、車里雅賓斯克、戈爾諾阿爾泰和新西伯利亞等11所高校的11名大學生,和來自6所中學以及孔子學院的12名中學生參加了本次比賽。
本次比賽採取在線形式,創新地採用了網絡現場直播方式,吸引了1萬餘人次觀看。觀眾在家就可以輕鬆看直播,並通過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為喜歡的選手投票,評委實時線上打分,比賽扣人心弦。
駐葉卡捷琳堡總領事崔少純致辭時表示,雖因新冠肺炎疫情不能到現場為大家助威,但「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線上比賽也同樣能感受到漢語愛好者對漢語和中國文化的理解和熱愛。本次大學生組的比賽主題「天下一家」體現了「世界大同」這一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蘊含了中國自古提倡的「協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的和諧文化理念。這同樣也與現今全球多元化發展、創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追求高度契合。中學生組「追夢中文,不負韶華」的主題則體現了漢語學習者的心聲。語言是文化融合與互建的橋梁,願大家通過學習漢語成為中國文化傳播和交流的使者,成為中俄友誼和民心相通的使者,為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實現天下一家的美好願景而共同努力。
駐葉卡捷琳堡總領事崔少純致辭
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外事副校長涅克拉索夫( Некрасов B.B)在致辭中對本次比賽的組織者、參賽選手以及培訓老師表示感謝,並為所有參賽者送上美好的祝願。
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外事副校長涅克拉索夫致辭
受疫情影響,本屆「漢語橋」組委會決定以線上問答和提交視頻的形式進行預選賽。比賽分為有備演講、回答問題,即興演講,才藝展示三個環節。有備演講和才藝展示環節由候選人錄製視頻現場播放。
在有備演講環節,大學組和中學組選手分別以「天下一家」和「追夢中文,不負韶華」」為主題,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學習漢語的體會,講述對「天下一家」和「追夢中文,不負韶華」的理解。他們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和聲情並茂的演講,打動了在場的評委和線上觀眾。
第二環節知識問答涵蓋語言知識、文化和國情。選手們在ZOOM上在線答題。即興演講採用選手選號,實時答題的形式,考察了學生的漢語功底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才藝展示環節,選手們大展身手,表演了歌曲、樂器演奏、古典舞蹈、廚藝、詩詞朗讀、書法、配音等中華才藝,其中富有創意的以vlog形式講述疫情期間的生活將比賽氛圍推向高潮。
經過兩天的比賽,來自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的拜達克(Байдак .М)和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孔院的阿季旭科(Тищук. А)分別摘得大學生組和中學生組桂冠,拜達克同時獲得最佳知識獎、最佳才藝獎,阿季旭科同時獲得最佳知識獎。
來自西伯利亞國立交通大學的德羅茲多娃(Дроздова. А)、俄羅斯國民經濟管理學院的普羅赫洛娃(Прохорова. Д)和車里雅賓斯克第41中學的勃列塔耶娃(Полетаева. В)分別獲得第二名。
來自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的拉索洛娃(Рассолова .Д)和新技大孔院的馬卡耶娃(Макаева. С)分別獲得第三名。馬卡耶娃同時獲得最佳才藝獎。
烏拉爾聯邦大學的拉格哈(Лагоха. С)和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孔院塞斯塔科娃(Шестакова. П)分別獲得最佳人氣獎。
本次大賽評委由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畢新惠、託木斯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王國紅、俄羅斯國立廣播師範大學孔子課堂中方院長武威、新西伯利亞國立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博物館學教研室漢語教師奇斯佳科娃(Чистякова .А)和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國際關係與區域學教研室副教授謝列茲涅娃 (Селезнева. Н)擔任。
閉幕式上,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教育領事趙巖對在特殊時期採用特殊方式成功舉辦此次比賽的組織方、參賽選手和評委表示感謝。她表示,越是特殊時期,越應該團結,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定能克服萬難。她希望選手們在學習漢語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教育領事趙巖致辭
疫情之下,「漢語橋」比賽首次採用線上比賽和在線直播兩種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觀賽人數創歷史新高,提升了影響力。觀賽過程中,觀眾們積極地在評論區為自己喜愛的選手加油助威。其中,一位名叫尤利婭的網友評論道:「祝賀所有獲獎者,能參加這麼重要的漢語比賽太厲害了。」
「非常感謝此次比賽的組織者——新西伯利亞技術大學孔子學院,你們一如既往的那麼優秀!」
目前,學習漢語的俄羅斯人越來越多,學習漢語成為一種新潮流。「漢語橋」不僅是語言交流的橋、還是文化相通的橋,願所有熱愛漢語的學子都能始終保持赤子之心,願你們始終追夢漢語,不負韶華。(供稿/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 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孔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