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皆蒼翠 處處是風景--資陽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綜述

2021-01-10 湘湘愛旅行

寒冬時節,資陽城區依然是如畫美景。道路兩旁各色鮮花爭豔,綠色林木蒼翠;公園裡亭臺樓閣,景致優美;沱江、九曲河沿岸彩燈閃爍,交相輝映……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是人們對美好城市生活的期許,而在資陽,這些已經實現並融入了群眾的生活。這,是資陽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驕人成果。

2016年4月,資陽成功創建為四川省園林城市,在此基礎上又啟動了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20餘個政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創園」指揮部。

連續幾年,全市緊緊圍繞「山水攬翠、城景相映、綠色資陽」的創建主題,按照「改造、完善、提升」的建設思路,直接投入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資金超過5億元,以創促綠、以創促建、以創促管,全力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6.11%,綠地率達34.3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7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82.95%。

高點謀劃推動 科學編制規劃

繪製園林城市藍圖

精準定位「創園」的必要性,充分利用「一江、一河」(沱江、九曲河)、98座城市山體等良好的自然資源優勢,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優化城市性質和職能。圍繞「水更淨、地更綠、空氣更清新」目標,將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列為全市工作的重要「板塊」重點推進,組織開展全域水生態治理行動、大規模綠化全市行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十大專項行動。

圍繞打造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秀美靚麗的生態空間,完成資陽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並於2018年11月9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臨空經濟區資陽片區總體規劃把「生態」放在第一,讓城市為「青山綠水」讓位,實行「先定山水後定城」。

編制完成《資陽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修編》(2017-2035)、《資陽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規劃(2017-2020)》、《資陽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資陽市中心城區慢行系統專項規劃》、《資陽市城市綠道建設規劃》、《資陽市中心城區山體綠化規劃》等專項規劃,並在多種媒體和公共場所向社會公布,同時結合資陽實際,制定出臺了《資陽市城市綠線管理實施辦法》。

做好山水文章 打響增綠戰役

彰顯城市特色魅力

「現在只要一出門,到處能看到綠樹、賞到鮮花,路邊還有涼亭座椅可以休息乘涼,這樣的生活安逸!」在資陽城區生活了30餘年的郭女士,提起「創園」以來的變化,幸福感溢於言表。

「創園」期間,我市以增綠、提質、護綠、增靚、增色「五大行動」為載體,以園林綠化建設項目為支撐,立足山水人文,改建鳳嶺公園、沱西(東)濱江景觀帶等大型公園,為廣大市民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綠色福利。通過增綠行動,建成區公園綠地總面積達到587.77公頃,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2.95%。

立足水系做文章,增添城市靈性。九曲河穿城而過,是資陽市民的「母親河」。一度時期,九曲河水受到嚴重汙染,沿河兩岸髒、亂、差、臭現象突出。2009年,開展九曲河綜合整治,帶動一河兩岸棚戶區城中村改造。按照「水清、路暢、岸綠、景美」理念,完成九曲河沿線12.5公裡景觀帶建設。帶動了30平方公裡的老城區改造,整治25公裡的濱河道路、防洪堤、截汙管網和31座橋梁,沿河的水體通過「引沱濟九」引水工程進行了修復。

立足山體做文章,增添城市綠肺。資陽地貌形態以丘陵為主,城區內有98個山體、約15187畝。為實現「山中建城,城中見山」的城市生態宜居環境,對城區山體治理統一規劃、分類實施,將規劃區98座山體鎖定為永久保留山體。通過山體公園建設、山體小遊園建設、山體綠色植被建設,構築天然綠色屏障。

資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創園」緊緊結合人文歷史,為城市增添魅力,實現園林景觀與歷史文化的完美融合。三賢文化公園內廊橋、亭臺樓閣等人文景觀及藝術雕塑小品展示了資陽人的雅致情懷,讓園林景觀充滿了詩情畫意。鳳嶺公園原址建於1892年的近代園林--章園,有127年的歷史,通過提升改造後再現了兩處古代雁城八景之「蓮池夜月」「鳳嶺晴雲」景觀。字庫山公園是一座體現字庫和漢字文化的主題公園,山頂字庫閣的建造不僅突出了公園的敬天惜字主題文化核心,更加彰顯了一座城市發展的文化底蘊。

除了打造山水公園、突顯人文歷史,還對道路綠化檔次進行了提升管理。按照「一街一景」標準,實施行道樹改造,完成外環路、幸福大道、南駿大道、建設西路等10餘條道路附屬綠化改造,提升了道路綠化景觀。

構建長效機制 強化精細管理

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今年以來,我市繼續拓展園林綠化建管資金籌集渠道,改造完善園林綠化基礎設施,推進「城市雙修」,推進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為資陽建設山水魅力之城、美麗幸福之城、生態宜居之城貢獻園林力量。

全面加強養護管理,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規定。引進園林專業技術高層次人才,大力完善城市園林綠化數位化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園林信息發布與社會服務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實現數位化採集和集中處理,實現管理常態化、長效化。

狠抓城市環境治理,深入開展市容市貌綜合整治。完成資陽市第二自來水廠擴建工程,啟動資陽市環保發電等項目建設,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廠擴容建設、資陽市城市汙水處理廠提標擴能建設等項目,城市管網水檢驗項目合格率100%,汙水處理率達到97.3%,汙泥達標處置率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強力推進城市道路新建改造,以改舊擴新、疏脈通暢、增綠扮靚、文化築魂、提質惠民 「五大工程」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中心城區改造完善提升。

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快捷通暢、功能完備的城市格局,自然生態、清新宜人的城市風貌,溫馨舒適、方便精緻的人居環境,造就了大氣包容、海納百川的開放氛圍,更唱響了幹群團結、人心思進的和諧樂章。

如今,市民行走於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怡人綠景入畫來,「資陽綠」已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這座城市也愈加生機勃勃。「創園」,切實改善了民生環境,讓群眾的幸福感全面提升!(記者 韓成璽)

【來源:資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千年府州,處處綻放文明花——陝西省府谷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在風景如畫的千年古城府州,20多萬府谷百姓正在奮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今年是陝西府谷縣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的攻堅之年,府谷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全縣上下處處湧動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熱潮。
  • 惠州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不斷增加城市「綠」量
    900多年前,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寓居惠州,助修蘇堤和西新、東新二橋,給惠州留下絢麗風景和深厚人文底蘊。面對建設公園城市這一新理念、新方向,惠州這座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生態名城應如何擔當作為?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第四次會議提出,打造一流的生態環境,使「看山望水記住鄉愁」的美麗惠州更加令人嚮往。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城市形象革新,塑造公園城市特色風貌。
  • 安平縣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工作勢在必行
    4月20日下午,縣委書記範慶法,縣長曹向東調研指導國家級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縣政協主席劉偉,副縣長張勳,縣高新區主任許繼為,縣住建局、交通局、綜合執法局、安平鎮負責同志及規劃設計單位負責同志參加調研。、景觀新建、園林配套設施建設等情況,詳細了解國家級園林城市創建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就如何實施好安平縣重要節點景觀的改造提升和加強園林城市建設管理工作進行了現場調研指導。
  • ...鞏固脫貧成果——永靖縣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向縱深發展綜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擦亮文明底色 鞏固脫貧成果——永靖縣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向縱深發展綜述這裡曾是國家「三區三州」、全省「兩州一縣」脫貧攻堅重點縣。2013年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4萬,貧困發生率27.26%。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永靖縣堅持「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愚」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完成了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2019年底順利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 北海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綜述:以創衛增進民生福祉、用初心建設...
    城市面貌取得的新變化,是北海創衛取得的新成效,更是北海創衛的努力與見證。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17年,北海決定啟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2018年9月,北海首次提交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申請。自此,加快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的鼓點響徹珠城大地。
  • 共創文明城 處處皆風景 ——婺城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側記
    城市鄉村、街頭巷尾,講文明、樹新風,市民群眾總能和正能量的宣傳不期而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金華市民的美好夙願。婺城區作為金華的主城區、核心區,積極投身創建,通過發動群眾、狠抓細節、確保長效,深入推進「體系機制、人文基礎、硬體設施、城鄉環境、示範亮點、文明素養」等各方面工作,切實扛起了核心之責。
  • 未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苗木花卉哪裡來?資陽「特供」!
    未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苗木花卉哪裡來?資陽「特供」!雖然不與龍泉山接壤,但資陽市部分區域將作為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協同區,打造資陽(樂至)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四川樂至國家林業科技示範園區7月29日,資妹兒在四川樂至縣國家林業科技示範園區裡看到,四川省林科院園林花卉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正在生物技術組培中心忙碌著,珍稀植物園內楨楠、海南黃花梨、黑木相思等長勢喜人。
  • 森林進城 城在景中——安順市奮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綜述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共完成重點工程建設204.65萬畝,其中實施完成退耕還林36.65萬畝,石漠化綜合治理49.2萬畝。建成了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邢江河國家溼地公園和虹山湖、婁家湖、貫城河等林水修復工程,全面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系統。中心城區的166座荒山變身山體公園,建成黃果樹大街、安普大道等高標準綠化交通幹線。6個建制縣區全部獲得省級森林城市稱號。
  • 浙江建德投1.4億元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中國園林網6月20日消息:浙江省建德市近年來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目標,3年來先後投入財政綠化經費1.4億元,建成城區公園14座,道路綠化普及率達95.03%,城市公共設施綠地達標率為96.43%。
  • 舟山,一座美麗的海上花園城——舟山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紀事
    宜居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我市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論為指導,堅持秉承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對標國際化城市,實踐綠色發展,積極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打造品質舟山、幸福舟山,建設海上花園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
  • 彬州詩經文化風情園 | 樹樹皆秋色 處處皆風景
    在滿眼秋色的世界裡,來彬州市詩經文化風情園深感受來自「天然氧吧」的清新與愜意,樹樹皆秋色,處處皆風景。彬州市詩經文化風情園,一年四時皆不同,四季皆可看,然而最美的,還是這金秋十月的景色。穿過不同主題區,體驗不同的風景,柳枝在秋風裡搖曳,陽光點燃一束束金黃,空氣裡泛著草木的清香,這是秋天的味道。秋天沒有了夏天的熱烈燦爛,更多的是沉靜和內斂,如果你錯過了夏天的風情園又等不及冬天的到來那就趁著現在去邂逅秋日的美好吧,體驗大自然帶給你的魅力。
  • 打造生態宜居地 同心共築幸福城——七星關區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
    近年來,七星關區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全力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讓城鄉的山水底色更綠、更清,讓百姓的生活環境更舒適、更幸福。伴隨著「創園」工作的深入推進,七星關區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大氣汙染防治、水環境綜合治理等工程,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彌補生態建設短板,著力構築城市綠色生態屏障;圍繞「煤改清潔能源、礦山生態治理、礦產資源開採集中治理、流域治理和水源地治理工程、環境保護設施提升、環保能力建設」等領域實施六大工程,不斷提升環保工作的針對性和精準度。
  • 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獲得創建國家5A級景區「入場券」
    日前,國家文旅部資源開發司下發函件,通報廈門市園林植物園(以下簡稱廈門植物園)通過了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專家評審,同意將廈門植物園列入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名單。這意味著廈門植物園獲得了創建國家5A級景區的「入場券」。
  • 泰政發[2006]19號泰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泰安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要以「植樹節」為依託,廣泛發動,全民參與,深入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掀起爭創國家園林城市、綠化美化泰城的新高潮,全方位拓展城市綠色空間,增加城市綠量。要按照國家園林城市標準要求,實施義務植樹登記卡制度,植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於85%,盡責率在80%以上,提升全民義務植樹的熱情,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 2、抓好重點工程建設。
  • 繁峙高標準推進創建工作力爭跨入國家園林縣城行列--山西青年報...
    繁峙高標準推進創建工作力爭跨入國家園林縣城行列   本報記者 陳曉平 通訊員 李永春 夏雨   近日,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忻州市繁峙縣啟動國家園林縣城創建工作,力爭於2021年建成綜合管理到位、綠地建設合格、建設管控科學、市政設施完善、節能減排達標、生態環境優良的園林新格局,跨入國家園林縣城行列。
  • 海澱區園林局長王志偉: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全面建設「六個園林」
    十四五期間海澱的綠化建設將是什麼樣要新增多少公園海澱國家森林城市將如何創建能夠給海澱老百姓帶來什麼推窗可聞花香,出門就逛公園的目標如何實現1月12日海澱融媒2021年海澱區「兩會」對於上述目標,區園林綠化局提出要通過規劃引領解決園林建設中南北不平衡、東西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具體來說,重點關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科學城南區和西山地區三個區域的園林建設。要在南區廣植城市森林,在北區建設園林,通俗地說,就是「森林進城,園林下鄉」,通過城鄉園林要素的互動化解南北的不平衡。
  • 年會報導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20年會分會場:風景園林管理與高質量...
    2020年11月21~23日,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20年會在成都順利召開。本屆年會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會議主題為 「風景園林·公園城市·健康生活」,以「線下會議+雲端直播」的方式進行。
  • 廣德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綜述
    「中國最美生態休閒旅遊名城」「全國十佳生態休閒旅行城市」「中國最佳休閒旅遊縣」「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一個個沉甸甸的國家和省級稱號,無疑是對廣德縣旅遊工作取得成績的最好肯定。廣德縣委、縣政府連續兩年將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定位為年度重點工作,2018年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納入全縣「1166」發展戰略,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制定出臺了《廣德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方案》,明確了各鄉鎮和18個牽頭單位承擔的「六項工程」共78項創建任務,並先後組織召開了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推進會、專題培訓班、專家解讀會、新聞發布會,不斷凝聚創建共識。
  • 婁底強力推進園林式單位和小區創建工作
    婁底強力推進園林式單位和小區創建工作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鄒鵬)3月23日,記者從婁底市園林式單位和園林式小區創建工作會議上獲悉
  • 鐵力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倡議書
    創園林城市 建生態家園 --鐵力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倡議市民朋友們:園林城市是一個城市靚麗的名片。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是鐵力市委、市政府為優化發展環境、改善人居條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決策,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