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處處有,毗陵最為盛」——清朝賽龍舟的盛況在今日的常州依然延續
這群大學生龍舟隊員,最能體會「同舟共濟」
端午節,離不開的關鍵詞是龍舟、粽子。如若我們將時光回溯,「原先,常州人在端午節的時候,早上吃過粽子,接下來是一定要去白雲渡看賽龍舟的。清代常州詩人洪亮吉曾記載了舊時常州城內端陽賽龍舟的盛況,也有人稱讚『龍舟處處有,毗陵最為盛』,可見龍舟與龍城常州真是密不可分的。」常州民俗專家季全保說。
2019首屆「今創杯」長三角西太湖龍舟邀請賽近日在西太湖攬月灣碼頭落下帷幕,11支隊伍進行了激烈角逐,除江蘇各大高校的學生和常州本地的企事業單位人員外,還有來自其他國家的20多名外籍選手參賽。6月22日,我市還將舉行2019運動龍城大聯賽常州市龍舟比賽,預計將有8-10支隊伍參賽。「希望通過龍舟愛好者和龍舟運動,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推動龍城龍文化中的龍舟運動發展,將這項傳統運動傳承、推廣。」常州市龍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洪明說。
本版文字 董逸 本版圖片由被採訪人提供
兩支非專業隊國內外屢創佳績
常大女龍隊和常工程男龍隊比翼齊飛
「經過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和新老交替的隊內傳承,目前我市已經形成了兩支訓練有素的非專業隊伍,一支是常州大學龍舟隊,另一支是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勵志龍舟隊。常大的女隊和常工程的男隊已經是非常成熟和優秀的兩支隊伍,屢屢代表我市參加各類龍舟比賽並取得佳績。」趙洪明說。
2017年4月舉行的蘇州國際教育園蘇南地區高校龍舟邀請賽中,常工程龍舟隊榮獲蘇南地區高校500米直道競速賽第二名;2018中華龍舟大賽長沙芙蓉站的比賽中,常大女龍隊獲青少年女子100米直道競速第三名、200米直道競速第三名;2016年10月,常工程勵志龍舟隊划進了「龍舟世界盃」,他們參加在太湖灣舉辦的世界龍舟聯合會世界盃迷你龍舟賽,與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英國等國家的國際友人同場競技,最終獲得5人迷你龍舟公開組總積分第八名; 2018年6月,勵志龍舟隊走出了國門,參加在德國明登市舉辦的第20屆威悉河杯國際龍舟賽,最終取得了公開組300米競速賽冠軍、2000米追逐賽冠軍的好成績。說起這些成就,趙洪明如數家珍。
「在取得成績之餘,我認為龍舟比賽不僅讓青少年們加深了對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更建起了中外交流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橋梁。」趙洪明說。
風雨同舟、勇往直前、奮力拼搏
常大龍舟隊的「龍舟精神」
6日至7日,常州大學龍舟隊的隊員們正在福州參加中華龍舟大賽福州站的比賽。龍舟隊領隊張筍說,這次比賽對於見慣了大場面的隊員們來說習以為常,不過比賽時間正好趕上端午,因而意義非凡。「隊員們一起划龍舟、吃粽子,在賽場上同舟共濟,團結友愛,體現的正是『龍舟精神』。」
張筍介紹,常州大學龍舟隊成立於2014年,現有男隊員22人,女隊員16人。「常州是龍城,作為以地名直接命名的高校,我們也想在『兩龍』(龍舟、舞龍)文化方面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現在,我們每年都會帶領隊員們參加十多場龍舟比賽,代表常州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
據悉,常大龍舟隊的隊員們每周要進行6天訓練,每天訓練時間至少兩小時。寒暑假裡,隊員們往往也要提前到校進行訓練。所以,在領隊生涯中,最讓張筍感動的,就是同學們放棄課餘時間的犧牲精神和訓練場上的吃苦耐勞精神。
張筍記得,2017年全運會的時候,常大女龍隊的8個隊員和其他各市的代表組隊為江蘇出戰,最終摘得1銀3銅。賽前她們在太湖灣進行集訓,早晨要上早操,上午和下午都是反覆水上練習、技術訓練,晚上還要進行力量訓練和身體素質訓練,就是在這樣連續6個月、每天不間斷的高強度模式下,隊員們之間互相打氣、相互支撐著完成了集訓,無人發出怨言。
去年12月在海南舉行的中華龍舟大賽總決賽中,女隊隊員們最終拿到了100米和200米直道競速第二、500米第三的好成績。回想起訓練過程,張筍說,賽前在科教城天琴湖練習的時候,當時湖面已結起了薄冰,隊員們在划槳的過程中手會沒入水中,一個來回劃下來手就已經通紅了,但是大家互相搓搓手、哈哈熱氣,馬上就投入下一回合的訓練中。
「冬天訓練受凍、夏天訓練暴曬,甚至有時候比賽成績不理想, 隊員們會主動提出增加訓練時間。對於我們這樣的業餘隊伍來說,隊員們能堅持下來全憑自己的喜愛和執著。我認為,風雨同舟、勇往直前、奮力拼搏,這樣的『龍舟精神』,在我們隊員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張筍說。
從划槳小白,到如今成為勵志龍舟隊男隊的核心人物,王士超——
愛上龍舟運動,擁抱傳統文化
去年9月舉行的省運會龍舟比賽中,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勵志龍舟隊男隊取得了近乎於「大滿貫」的成績,直到現在想來,隊長王士超依舊覺得心潮澎湃。「那時候我還是個剛剛升上大二的毛頭小夥,那次也是我第一次參加大型比賽,所以賽前整個人緊張到不行。好在最後參加的4個項目,取得了3金1銀,我和兄弟們都開心瘋了。」王士超回憶道。
從剛進大一就報名龍舟隊的無心之舉,到如今成為勵志龍舟隊男隊的核心人物,1999年出生的王士超回想起剛學習龍舟時候的經歷還是覺得頗為好笑。「由於我一直坐的是領槳手的位置,也就是龍舟的第一排,所以一開始我划槳的動作即使是錯的也沒人發現。後來有一次,上任隊長讓我們分別體驗一下龍舟的各個位置,我直到坐在後面的時候,才發現我在回槳的時候會帶水,前進的過程中我相當於一直在往前排人的後腦勺上潑水,不僅影響隊員狀態,還會影響整體節奏。在別人的指導下,我一個人反覆練習回槳動作,後來坐回第一排也一直刻意提醒自己保持標準動作。」
王士超記得,參加去年省運會的預賽成績並不理想。「那次參賽的大多都是新隊員,大家在賽前既緊張又興奮。第一場比賽是500米直道競速,這個項目是需要爆發力和耐力兼具的。當時起步的時候由於心急致使槳頻太快,導致後半程沒力,只能看著後面的龍舟一艘艘超過我們。後來我們立即調整了戰術,在中程的時候儘量把槳頻放慢,以保存體力準備最後的衝刺,果然接連拿下複賽和決賽的第一名。」
當了隊長之後的王士超,除了自己的訓練項目外,還要兼顧隊內各項管理職責和布置每天的訓練任務。他還記得剛當上隊長時,有次比賽只需要抽12個人出來,但是隊裡共有30人,剩下沒選到的人就表現出了小情緒,甚至訓練也不按時參加。王士超了解情況後,特意給這些隊員們開了一次會,「龍舟比賽不是靠混就能出成績的,只要保證每天好好訓練,下次比賽出場的很有可能就是你。」從這以後,他也更加注意出場人員的合理調配。
王士超坦言,在接觸龍舟運動前,端午節對他而言,除了會吃兩個粽子外,對這個傳統節日並沒有太深的概念。「愛上龍舟這項運動以後,我和隊員們會積極地去了解龍舟的歷史和文化,也希望通過身體力行向更多人宣傳這項運動,擁抱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來源:常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