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
瑪曲草原
經歷了冬的休眠和春的喚醒
在東南季風的愛撫中
七八月
草原又到了一年中最美的盛夏時光
其實
觀景遊已過時
生態體驗遊
才是這個季節最好的瑪曲之行
大小夥伴們
請安排好你們的檔期
呼朋喚友,相約草原吧
讓瑪曲在你的行程上
讓你在瑪曲的視線裡
我們在廣袤的草原上
進行一次深度的文化體驗遊
除了觀景納涼消暑
學習自然知識
學習生態保護的方法
體驗牧民的遊牧生活
藏族的生態智慧
跨省遊已解禁
你還觀望憂慮什麼
上路吧
朋友
瑪曲位於甘青川三省交界處,黃河第一灣曲部,甘南州西南部,是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藏族為主、多民族聚居的純牧業縣。
瑪曲藏語意思為「孔雀河」,漢語意為「黃河」。因為河水青翠如孔雀的羽毛而得名,是全國唯一一條以中華母親河——黃河命名的縣域。
瑪曲自然風光旖旎獨特,草原雄奇遼闊,河水九曲迴腸, 人文景觀頗具神秘,旅遊資源豐富。尤其以「天下黃河第一灣」「中國賽馬之鄉」「格薩爾發祥地」「世界最大最美溼地草原」「藏族民歌彈唱故裡」享譽海內外。
♠ 格薩爾廣場
位於縣城中心地帶,為紀念英雄格薩爾王所建。雕塑栩栩如生,河曲神馬騰躍若飛,通體鎏金,閃閃發光。夜晚漫步其間,霓虹閃爍,令人目不暇接。白天,雪山與草原相輝映,令人心曠神怡。
♠ 黃河首曲第一橋
距離縣城4公裡,長280米,寬7.5米,建成於1979年。是黃河上遊建成的第一座大橋,因此有「黃河第一橋」之稱。其北接縣城,南連阿萬倉鄉,架通黃河南北,為瑪曲草原打開了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門。
♠ 九曲黃河第一灣
黃河自巴顏喀拉山奔流而下,一路向東,但到了瑪曲,卻從東、西、南三面環繞瑪曲,而後又折返青海遠去。在瑪曲縣迂迴曲折了433公裡,形成了著名的「九曲黃河第一灣」奇景。
♠ 阿萬倉溼地草原
是瑪曲最典型的沼澤、湖泊溼地,黃河自西向東從青海的久治進入瑪曲的木西合,由於地勢平坦、低洼,水洩不暢而聚集形成很多河汊和沼澤,造就了這片廣袤的草原水草茂盛,牛肥羊壯。
一眼望去,青青草原,無邊無際;羊群潔白,牛群烏黑,星星點點,悠然自得;河水靜美,彎曲縱橫,美輪美奐;山巒起伏,野花爛漫;村子紅牆紅瓦,炊煙嫋嫋,好一幅田園山水畫——靜美、溫馨、祥和、安好。
♠ 寧瑪寺光明宮
寧瑪寺位於不起眼的阿萬倉鄉,規模宏大,歷史悠久,頗具盛名。寺院裡蓮花光明宮猶如璀璨的明珠,和金頂紅牆的大經堂交相輝映,堪稱一絕,印入眼帘頓生敬仰。
♠ 億萬塊尼瑪石牆
寺院裡建有300米長的瑪尼牆,21米高的菩提塔,還有30米高的大藏經轉經輪,以及大白傘蓋佛母大殿。這些連綿的建築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美輪美奐,盡收眼底。朗朗的誦經聲悠悠傳來,潔淨、虔誠、空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 大藏經轉經輪
深度遊、體驗遊、文旅遊並不是新鮮事物,前人已有嘗試,而且反響不錯。只是組織起來比較麻煩,前期準備工作量很大,所以大部分甘南行都是傳統的觀光遊。一路行色匆匆,一日數個景點,走馬觀花式的「到此一遊」,很難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更不要說探究它的文化根脈和歷史淵源,這樣的旅行已滿足不了人們的興趣和愛好。因此,深度遊將是一大發展趨勢。不信,請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 朋友圈截圖一
♠ 朋友圈截圖二
看了這些朋友圈留言,你有何感想?是不是心馳神往了呢?自然美景、藏式美食、有趣的活動、新奇的體驗、越玩越親密的夥伴,不多的消費就能為草原環境保護做出小小的貢獻,一舉多功,何樂而不為?
你可能會說,這些都是常規活動,哪個草原都可以玩。但我們認為,常規絕不等於普通和平庸,依然擁有你期待的最獨特、最精彩的活動和美好體驗。因為這裡是中國最大最美的溼地草原,是黃河小溪變成河的最初地段,擁有世界名馬——河曲馬,藏族牧民古老傳統的生活方式,還有來自不同地域的志願者朋友……
♠ 迎接東方第一縷陽光
♠ 小朋友學習獨自騎馬
♠ 巡查草原水系,調查汙染情況
♠ 辨認草原上生長的各種花卉
♠ 測量植被高度和草地含水量
♠ 運動會後,與藏族小朋友合張影吧,多麼難忘的經歷
♠ 第一次學擠牛奶,還是犛牛哎
♠ 傍晚,鍋莊舞跳起來,親密無間一家人
♠ 藍天為頂,綠地是毯,帳篷就是家
♠ 瞧瞧,做起測量來,夠認真夠專業吧
♠ 看著這張照片,你能不嗨嗎
♠ 精彩、壯觀、圓滿的一次深度遊
一幅幅彌足珍貴的照片記錄的是一次永不退色的經歷,留存的難道僅僅是這次經歷嗎?對孩童而言,或許有恐懼害怕,或許有激動迷戀,不管怎樣,他都是難以忘懷的,在這一生。長大以後,每當想起這段往事,他會在不禁莞爾中品出些許的人生況味,或甜或酸刺激著他。對成人而言,除了自身享樂其中,放鬆身心外,看著自己的孩子經歷著從未經歷的事情,參與者不曾有過的活動,開心而又樂此不疲,還有比這更高興的事嗎?
體驗遊特別適合親子遊,寓教於樂,研學結合,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就是最好的素質教育。
每一次旅遊都是一次成長,不論見聞還是體驗。在行走的腳步聲中,你會不知不覺讓思想境界在耳濡目染的風華中得以升華,讓靈魂在靜綠的草原薰染下不再浮躁,遠離城市喧囂的短暫安靜足以讓你重新回歸本真的生活。在活動中感知友誼的純潔,素不相識卻配合默契,互相協助、相互學習裡種下了這一世的情緣。住帳篷、捏糌粑、學騎馬、擠牛奶、識花草、測氣象、踢足球等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小活動,孕育著明天可能出現的偉大,誰敢說不會呢?
這個時代變化快,體現在各個方面,旅遊方式的漸次升級換代就是最明顯的例證。從最初的走馬觀花看風景,到不但玩好還要吃好,再到如今的體驗遊、深度遊,甚至個性定製遊,無不反映著人們對生活上的精神追求,由淺到深,由粗到細,由感性到理性的螺旋式上升,我們應該順應這一趨勢,並盡力提供滿足遊客需求的產品與線路。
甘南不華麗,卻給人一種驚豔的感覺。這裡質樸,這裡遠離凡塵,這裡是藏傳佛教的聖地,這裡是背包客的天堂。在這裡,你更可以找到本色的藏區,感受到那份執著和信仰。
1.瑪曲海拔較高,大氣含氧量只及平地70%左右,初到者多少會出現高山反應,可以通過服用葡萄糖,單晶冰糖等糖類藥物來消除反應,同時,多喝開水,多歇息,注意保暖,不要做劇烈運動。
2.備好常用物品,比如消炎藥、止咳藥、止瀉藥、防暈藥、創可貼等。還有手電筒、衛生用品、工具刀、墨鏡、花露水等。
3.海拔高、晝夜溫差大。所以帶上厚衣服是必要的。另外,需帶好墨鏡,遮陽帽,旅遊鞋。
4.風俗。每到一處都要遵從當地的風俗。甘南地區受藏族宗教影響,形成了一些獨有的現象和習慣,所以不能以常人的心態來看待。不要獨自去看天葬,否則會冒犯當地人,引禍上身,造成沒必要麻煩。
5.在藏南地區拍攝是少不了的,但是要注意殿堂內是嚴禁拍攝的,好多藏族人民不喜歡被別人拍攝,所以在拍藏民的時候,要和藏民友善的打招呼,讓他們信服自己,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爭執。
6.切記在藏區任何地方都不要談及政治,藏民對政治問題特別敏感。
7.隨地吐痰、摸頭搭肩、大聲喧譁都是藏民忌諱的事情,所以不要做這些動作。
8.帶好必帶的東西,比如身份證、手機、口罩等防護消毒用品,並確保電池電量足夠。
我是 願意在網上陪你遊天下,交流與學習,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