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匯區:調研水產新模式,打造問十新名片

2020-12-25 河南經濟報

河南經濟報記者 石桂林 通訊員 陳曉東 曹靜靜

為實現生態宜居名鎮建設目標,問十鄉著力打造「一紅一黃一水產」特色產業。利用問十鄉周邊唐河、唐江河、草河等水域生態體系優勢,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黨委書記楊耀勤一行到三地市調研水產養殖新模式。

3月3日上午,問十鄉黨委書記楊耀勤、源匯區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員高級水產師胡軍娜一行到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西姜寨鄉現代農業產業園調研學習魚菜共生項目。

調研中了解到其魚菜共生是通過水循環系統將養魚產生的糞便等微生物進行分解,轉化為蔬菜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生態種養模式,並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調研結束後,就有關項目設施、生產成本、生產效益、產業扶貧情況等做詳細了解。

接著,楊耀勤一行又來到位於河南省長垣縣的河南水投華銳水產有限公司(布袋養蝦)進行參觀學習。該公司負責人牛總介紹:通過自製海水保持南美白對蝦的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礦物質、鹽度等,利用電廠餘熱保障所需溫度以及一套完整的水循環系統,保持水質條件,加上精心養護,確保布袋養蝦成活率和後期效益。後期將通過科技手段實現一鍵投餵、一鍵控溫、一鍵水循環等自動化,從而減少人力投入,進一步縮減人工成本。

第三站來到了位於鄢陵縣的許昌眾潤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楊耀勤就該基地生產建設投入周期、建設成本、畝產效益等進行詢問。胡軍娜向負責人了解南美白對蝦疾病控制和預防時,該負責人說:需要做好苗種選擇、通過水循環改良水質,氨氮濃度保持在0.02mg/L以下,同時保證室內大棚溫度等即可減少蝦類疾病。

參觀結束後,黨委書記楊耀勤說道,我們要通過多考察,多結合優秀地區經驗,汲取精華,同時要與我們問十鄉水產業現狀、我們的水資源優勢相結合,打造問十水產新名片。

相關焦點

  • 漯河市源匯區問十鄉村級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在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開班
    河南經濟報 記者 石桂林 通訊員 陳曉東12月15日,漯河市源匯區問十鄉村級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在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開班,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胡長徵出席開班式並介紹了學院基本情況,問十鄉黨委書記楊耀勤作了動員講話。
  • 農業部副部長: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上強調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7月5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暨生態健康養殖技術集成現場會在銀川召開。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強調,水產養殖業要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新理念,把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作為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為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于康震指出,實現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念好「地、水、飼、種、潔、防、安、工」八字訣。
  • 湖北仙桃市委書記胡玖明到衛祥水產洪淵澤水產調研黃鱔產業
    湖北仙桃市委書記胡玖明到衛祥水產洪淵澤水產調研黃鱔產業2019-09-01 09:4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仙桃日報        瀏覽量: 14120 次 我要評論   8月29日,湖北仙桃市委書記胡玖明率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來到西流河鎮,對衛祥、洪淵澤兩家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開展專題調研
  • ...打造農業新標杆---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等一行調研開封市...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9月25日上午,正值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崔利鋒、辦公室主任李勝利、學術交流處處長趙文武、辦公室工程師王祖峰、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張西瑞、河南省水產站王飛站長來我區開展水產技術推廣重點工作專題調研。
  • 漯河市源匯區:14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68.5億元
    漯河市源匯區2020年第三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醫療器械標準化廠房項目奠基儀式如期舉行,漯河市領導高喜東、鄧武昌及源匯區四大班子相關領導揮鍬鏟土,為項目開工奠基培土,鳴響了該區新一輪發展的發令槍,這也是該區重點發力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對衝疫情對經濟發展影響,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舉措之一。 此次共有14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68.5億元。
  • 後疫情時代注入新活力 甘孜九龍縣打造旅遊新模式
    7月2日,由九龍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發起,並由成都旅遊協會、成都旅遊集散中心承辦的「九龍縣藏彝直通車,旅遊考察發車儀式」在成都新南門汽車站成功舉辦,開啟了為期三天的九龍縣旅遊與農牧項目調研活動。
  • 雲南臨滄臨翔區全力打造水產養殖綠色生態名片
    雲南臨滄臨翔區全力打造水產養殖綠色生態名片2016-06-16 10: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臨滄新聞網        瀏覽量: 4830 次 我要評論   來到南汀河畔綠蔭深處的忙遠水產養殖場,只見片片青綠凝碧的魚塘,白鷺翔集、鵝鴨戲水、魚躍人歡……場主人楊廣元是個61歲的重慶人
  • 讓歷史「活」起來 打造洋浦文化新「名片」
    讓歷史「活」起來 打造洋浦文化新「名片」 2020年11月16日23:23  來源:洋浦政務 原標題:讓歷史「活」起來 打造洋浦文化新「名片」
  • 打造「貢椒+旅遊」新模式
    近年來,漢源縣借力貢椒名片,找準涉旅著力點,推動旅遊營銷和「產業+旅遊」再上新臺階。如今,採摘花椒,遊茶馬古道,成為漢源縣一條新旅遊線路。7月31日下午,漢源縣清溪鎮新黎村村民李光華笑著說,村裡外出務工的人少,基本上都留在村裡種植花椒及其他經濟作物,如今,組裡的兩戶貧困戶家裡也種了花椒,成功脫貧。新黎村有著悠久的歷史,除去眾所周知的花椒,這裡還有茶馬古道的遺址。傳說中的茶馬古道二十四道古道遺址就在李光華家的花椒地旁。
  •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調研狼城崗鎮水產技術推廣工作
    本報訊 為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全面構建文明、美麗、富饒、幸福的狼城崗鎮,9月24日,中牟縣狼城崗鎮黃河灘區遷建指揮部召開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鄭州調研座談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崔利鋒率調研組到狼城崗鎮調研水產技術推廣工作,省市縣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陪同調研。
  • 連江全速打造這張最美新名片
    3月27日上午,連江縣長鄭立敏調研溫麻歷史文化街區調研街區建設進展以及我縣落實世遺大會古厝保護提升工作,現場協調解決建設難題,副縣長劉麟翔參加調研。就做好連江縣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和落實世遺大會古厝保護提升工作,鄭立敏強調:要做到定位再明確。
  • 漯河市源匯區:優化城市服務促夜間經濟繁榮
    12月1日,市民劉先生看見又在執勤的同學郭琰,熱情地打著招呼,郭琰是漯河市源匯區城市發展服務中心的幹部,按照工作安排,他和同事晚上輪流在文化路夜市值班,為夜市經營提供管理服務。源匯區共設置文化路、受降路、伏牛山路三個夜市集中擺放點,提供攤位332個,創造就業崗位700多個。隨著夜經濟的火爆,城市治理也面臨新的考驗,練好「繡花功」,讓夜經濟兼顧「煙火味」與「城市文明」,在城市管理與方便群眾之間找到平衡點。
  • 廣東惠州吳波畜牧水產有限公司「網際網路+」水產養殖 打造綠色漁業
    廣東惠州吳波畜牧水產有限公司「網際網路+」水產養殖 打造綠色漁業2018-10-24 15:19:00  水產養殖網近年來,惠州市以創建漁業品牌為動力,發展了一批極具代表性的漁業企業,如吳波畜牧水產有限公司打造了池塘內循環的現代化養殖模式,結合"不三不四"養殖理念推出的超級衝浪魚滿足了市場的高端需求;三華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堅持綠色生態健康養殖道路,成為廣東省首家獲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的中華鱉品牌;海燕水產養殖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擁有實用新型專利8項,海水工廠化健康養殖技術走在行業前列
  • 創新發展,打造君山新名片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通訊員 何瑤 孫舒)11月25日,君山區委書記魏淑萍來到區工業園,走訪調研湖南吉興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了該企業生產需求,為企業排憂解難。湖南吉興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是君山區第一家生產5G室內信號分布天線的企業,以中國移動等三家運營商為主要客戶,目前已完成前期設備、模具的預定、試產工作,並不斷加快產品本地化採購、拓展產品類別及銷售,力爭將5G室內分布天線打造成君山新名片。當了解到該企業目前存在配套設施無法完善、融資困難等問題,魏淑萍逐一對每一項問題支招,現場辦公,幫助該企業解決問題。
  •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助理王玉堂一行來浙調研水產技術推廣...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助理王玉堂一行來浙調研水產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2018-08-13 09:5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浙江省漁業信息網        瀏覽量: 1460次 我要評論 8月6日至8月9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助理王玉堂、質量安全處處長陳學洲等一行四人來浙開展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建設與改革專題調研。
  • 清遠市委政策研究室到興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調研水產養殖、謀劃...
    清遠市委政策研究室到興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調研水產養殖、謀劃未來發展2016-01-27 11: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北江水產科學研究所        瀏覽量: 3514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近日,中共清遠市委政研室藍玉鈿副主任一行4人冒雨來到清遠市興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和清遠市北江水產科學研究所位於英德市連江口鎮的特種水產養殖基地調研水產業發展狀況
  • 漯河源匯區:「紅色物業」破解基層民生難題
    11月5日晚上8點,漯河市源匯區新華街社區東安街黨小組組長陳紅樂手持小喇叭,像往常一樣帶領3名志願者開始了每晚雷打不動的安全巡邏,他們不但查看居民停在門口的自行車、電動車是否落鎖,提醒住戶及時推進屋裡,還時不時的走進留守老人、鰥寡孤獨戶中走訪看望,詢問其身體健康狀況,他們共巡邏四條街,一圈下來約四十分鐘,循環往復直至深夜。
  • 廈大博士團調研福建羅源紅樹林 探究生態修復新模式
    經濟」生態修復新模式,為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把福建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福建羅源縣在人工清除互花米草的同時,開展一定規模的紅樹林造林,並留出部分灘涂給社區居民用於貝類增養殖,宜林則林,宜養則養,實現了「生態+經濟」共享發展的生態修復新模式,是我國迄今在非自然保護區兼顧紅樹林修復和社區居民增收的典型案例。今年年初,該案例成為自然資源部紅樹林調研團的重點調研對象。自然資源部領導指示:「儘快總結經驗,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推廣該案例。」
  • 打造新起點新燃點新經典!書記市長現場調研專題部署,「定調」青島...
    未來,大港、館陶路、中山路、青島灣四片區將更新功能互補,協同推進,打造商貿文旅中軸。其中,國際郵輪母港區將打造成為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館陶路深挖「百年華爾街」的歷史底蘊,打造成為青年人在新金融領域創業投資的重要聚集地;中山路將成為國際知名的特色旅遊文化目的地;青島灣將打造成為鬧市中精緻的濱海休閒帶。想清楚了就幹。
  • 福州打造環城溫泉休憩圈 十多家溫泉景區開放
    11日訊(記者朱麗萍)溫泉,是福州的一張名片。近十年來,福州十多家溫泉景區先後對外開放。去年,福州入選「溫泉之都」,溫泉遊開發更是邁向新階段,已逐漸由養生向休閒度假型轉變,環榕城溫泉休憩圈越來越完善。昨日,記者探訪福州首個集溫泉與高爾夫於一體的溫泉旅遊項目,對這一新旅遊模式進行了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