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書店原為法國巴黎左岸的兩個獨立的書店。第一座書店由西爾維亞比奇(Sylvia Beach)於1919年開張,20世紀20年代成為眾多作家的聚集場所,如龐德、歐內斯特海明威、詹姆斯喬伊斯、福特馬多克斯福特等「迷惘的一代」。這座書店在1940年德國佔領巴黎時期關閉,自此之後從未在此開張。
第二家莎士比亞書店坐落於巴黎第五區,1951年由喬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創辦,最開始的時候命名為「西北風(Le Mistral)」,為了表達對西爾維亞比奇書店的尊敬,於1964年改為莎士比亞書店。像西爾維亞一樣,惠特曼把書店的二層闢為圖書館,書堆間還有床鋪,成了文人聚會,甚至臨時棲居的場所。這家書店一直延續至今。
喬治惠特曼與美國東海岸作家來往密切,在50年代,書店成了「垮掉的一代」的作家在巴黎的聚點,金斯堡和威廉巴勒斯都在書店前的空地上朗誦過他們的作品。後來舊金山城市之光書店的店主當時也經常泡在這裡。
目前的書店既是普通的書店,也是供人閱讀的圖書館,尤其是英語文學,還曾出現在電影《日落之前》和《午夜巴黎》中。
書店的四壁都是頂到天花板的書架,滿架子的書擠得看不出一點縫隙,仿佛牆壁就是由書砌成的。這個傳奇的書店一直延續至今,不僅是巴黎最大的英文書店,還是法國文化部承認的文化學院,同樣也成為巴黎不容忽視的一大旅遊景點。
莎士比亞書店深受法國文人的喜愛,世界各地的文學愛好者慕名而來,很多世界名人曾現身書店之中,更為其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