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暗示,特斯拉未來可能在亞洲新建一間特斯拉超級工廠,但是不會在中國。
這不禁讓大家產生聯想,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馬斯克在暗示中都表示出不會再中國建廠呢?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標杆,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車都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貢獻,也是因為特斯拉的出現導致中國國內不管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都開始對新能源汽車展開研發,到現在為止,國內很多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都已經具備較高的科技水準,並且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例如:理想、小鵬、比亞迪。也恰恰是這些自主品牌的崛起,讓曾經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不可一世的特斯拉感到巨大壓力,從而轉變目標,攻陷其他國家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車在國內依然尚存著許多問題,電池安全問題是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問題之一。在最近一段時間裡,新能源汽車自燃成為社會關注度極高的一件事,網友們表示,車沒電可以充,著火連車都沒了。雖然有部分自燃事件和日常的使用無關,但是依然讓人十分後怕。相信作為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最大贏家的馬斯克在聽聞這些信息後,心中多少也會有些打鼓,會不會自己努力很多年的產業,因為裝配不當、後期維護的失誤而倒下?最終放棄在中國建廠的想法。
雖然特斯拉已經實現了國產化,但是一些關鍵的零部件依然是國外進口,就在前不久一起消費者維權的新聞吸引了大家的眼球,特斯拉官方宣傳上表示裝配的HW3.0晶片,結果備件配成HW2.5的晶片,不得不說真的佩服國人的細心啊。雖然在後面「晶片門」得以解決,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就是供貨問題,中國的汽車市場還是十分龐大的,如果供貨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量便會產生很多問題,如果僅僅在上海建設一間工廠,在後期的供貨上會節約很大一部分成本,即便出現了供不應求,也就是消費者們多等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