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記者 錢毓) 新疆登頂珠峰第一人楊春風又續傳奇。1日,從K2(K2)登山大本營傳來消息,楊春風率領的K2國際登山隊成功登頂,他本人於7月31日18時30分安全下撤至大本營。此次登頂打破了近3年K2南坡無人登頂的紀錄,也是第一批登頂的商業團隊,第二批登頂K2的中國人。
楊春風
楊春風2009年攀登K2途中 網絡資料圖
K2海拔8611米,是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K2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攀登難度較大的山峰之一. 亞心網記者 朱翊 攝
1日下午,楊春風通過衛星電話告訴記者,這次他率領的國際登山隊由10個國家的隊員組成,加上高山協作人員在內共有25人。楊春風選擇了傳統路線巴基斯坦境內的南側進行攀登,他和隊友於7月30日晚11點開始衝擊頂峰。7月31日8時30分,楊春風第一個到達頂峰,用時9個半小時,他於當天18時30分左右返回大本營。饒劍鋒和張京川還有其他外國隊員,昨天從C4往大本營下撤。如果一切順利,所有人員將在當晚全部安全抵達大本營。預計一周後從巴基斯坦回國。
據了解,楊春風作為這支特殊的「多國部隊」登山的開路先鋒,憑藉他多年的8000米以上團隊攀登操作經驗,實際上在此次攀登中起到了「核心決策者」的作用,得到了外國登山隊友的信賴。參加這次攀登的外國隊員來自義大利、法國、伊朗、日本、韓國等國家。
44歲的楊春風曾做過多年的中醫,是最早登頂博格達峰(1998年)的8名中國人之一,他也是最早登頂珠峰的新疆人。到目前為止,他已成功登頂10座8000米級山峰。2009年7月至8月間,楊春風獨自前往K2(K2)巴基斯坦一側大本營進行攀登,最終因天氣原因兩次止步於K2(K2)C3營地(海拔:7400米)。
在此次登頂的團隊中,還有饒劍峰、張京川兩個中國人。47歲的貴州人饒劍峰現任深圳特發地產總經理,目前已登頂10座8000米級山峰。來自昆明的張京川曾於2007年和楊春風一起登頂珠峰,他也完成了數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登頂。
K2海拔8611米,是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世界第二高峰,登山界公認的高難度山峰之一, 電影《垂直極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喀喇崑崙山脈上高峰密集,包括K2在內,這裡緊密相連地排列著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級著名高峰,7000米以上的高峰則有20多座。因此,這裡就成了世界登山家們矚目的第二個登山中心。目前已有逾千人攀登了它。目前有約300人登頂,77人為登頂而死亡,死亡率之高為所有山峰之冠。
1902年,英國登山隊首次攀登K2,以失敗告終。以後的50多年裡,人類多次嘗試也未成功。直到1954年7月31日,義大利登山隊的日勒·拉切捷利和悶·康比奧氏兩人,從巴基斯坦一側沿東南山脊才開創首次登頂的紀錄,費時將近l00天。
1982年8月4日,日本山嶽協會K2登山隊首次從北坡沿北山脊登頂。之後,又有義大利、日本橫濱山嶽協會登山隊、美國登山隊等,先後從中國一側成功地徵服了K2。2004年春夏之際,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5支登山隊集結到K2腳下,分別從南北兩側攀登K2,西藏登山探險隊是最後衝頂時間最短、一次登頂人數最多且無傷亡的惟一一支隊伍。這也是第一批登頂K2的中國人。
新疆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金英傑說,雖然從南坡登頂比北坡難度稍小,但作為世界上攀登難度最高的山峰之一,「能夠登頂,值得祝賀」。
新聞人物
楊春風:夢想繼續
楊春風,新疆烏魯木齊人,他已經成功登頂10座8000米級山峰,包括珠峰、卓奧友、馬納斯魯、道拉吉裡、幹城章嘉、迦舒布魯姆I、迦舒布魯姆II、安納普爾納及K2,離他的14座夢想還有4座尚未完成。
主要攀登經歷:
2000年-2005年期間 4次參加或帶隊登頂博格達峰(5445米)
2001年-2008年期間 以嚮導、領隊身份,共10次帶領140多人登頂慕士塔格峰(7546米)
2002年-2009年期間 2次登頂珠穆朗瑪峰(8844.43米),2次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8611米)
2005年-2008年期間 3次組織攀登卓奧友峰(8201米),並於2008年帶領9名隊員登頂
2007年春季 組織帶領「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隊」攀登珠峰,5名隊員登頂
2009年春季 組織帶領「中國聯通珠峰登山隊」攀登珠峰,8名隊員登頂
2009年秋季 組織帶領國內首支民間登山隊赴境外攀登馬納斯魯峰(8163米),8名隊員登頂
2010年秋季 帶領國內民間登山隊再次登頂馬納斯魯峰
2011年5月 成功登頂位於尼泊爾境內世界第三高峰---幹城章嘉峰(海拔 8586 米)
2011年8月 成功登頂迦舒布魯姆II峰、I峰
2011年10月 率隊第三次成功登頂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
2012年4月 成功登頂海拔8091米的安納普爾納峰
2012年5月 成功登頂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
K2探險史,猶如招魂史
楊春風說,K2(K2)的難度應該算最大的。就像運動員都有參加奧運會、世界盃賽的夢想一樣,攀登K2就是登山者心中的崇高夢想。
早在2002年的時候,楊春風就作為當時波蘭K2探險隊的聯絡官試攀過K2。當時波蘭隊在中國一側反季節攀登K2,楊春風跟波蘭隊在山裡待了有近100天的時間。波蘭隊領隊問他是否想嘗試一下攀登,於是他欣然答應。
楊春風回憶說,當時國內還沒有像樣兒的攀登裝備,他楊春風的登山裝備是不少山友湊的,「最好的也不過就是雙塑料登山靴而已」。而且當時他也沒有8000米的攀登經驗,所以連C1營地都沒到就下來了,不過當時學到了很多整個攀登運作上的知識。「通過那次的學習,2003年,我組織的慕士塔格商業隊獲得了成功,13名隊員全部登頂。」。
2009年7月,楊春風從巴基斯坦一側東南山脊開始攀登,他在巴基斯坦請了一名當地高山協作員。
由於資金、天氣等條件的限制,整個攀登周期3次上高營(C1以上),其中一次向C1運輸物資,兩次正式攀登,兩次攀登都上到了C3營地(7400米),也都是因為天氣原因最終被迫下撤。
楊春風說,他見過不少國外的登山牛人,都攀登過好幾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但他們對於攀登K2都很謹慎,一般不會一支隊伍獨自去攀登,他們會在合適的時機邀請幾支隊伍一起攀登。因為K2的綜合性難度太大了。
首先是天氣。喀喇崑崙山脈的天氣和喜馬拉雅山脈不同,天氣很不穩定,變化頻繁,好天氣周期很短,經常只有一天。所以在一次攀登周期中要儘可能地趕時間。「我的兩次攀登都是直接從BC(5000米)上C2(6700米),一天1700米的海拔跨度,這讓我的體力有些吃不消。」。
然後是路線的難度。楊春風第一次攀登選擇的是東南山脊的Abruzzi Spur(阿布魯齊山脊)路線,大本營在海拔5000米左右,換冰爪的地方在海拔5350米。然後是C1(6100米)開始到C3(7400米)。這一段巖石路段很多,而且坡度大多在40度以上,很多地方需要藉助金屬梯,「在穿著冰爪的前提下過金屬梯攀登起來很不舒服」。而且線路上的滾石特別多,攀登中常有石頭帶著呼嘯聲從你身邊經過,非常恐怖。當然線路上最難的應該是8000米以上的那段「"瓶頸」"地帶。
還有就是K2的高空風了。在大本營通過雲團可以看到,晴天的時候K2的上空卻很可能有很強勁的高空風。在K2的攀登上上,幾次著名的山難都因為那魔鬼般的高空風。
K2暴戾無常的脾氣,與它的高度一樣聞名於世。很多登山家認為,K2的幾次著名的山難,多半因多變的惡劣天氣造成的。有時往往是好幾個優秀登山家的集體死亡。
1986年K2登頂27人,死亡高達13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世界聲明顯赫的一流登山家,包括三個女人。
1995年,K2又發生了一次山難。英國最著名的女子登山家,33歲的英國登山家,艾莉森·哈格麗芙斯遇難。艾莉森是第一位無氧登頂珠穆朗瑪峰的女性登山者。
正因為如此,有人形容K2的探險史「猶如一部招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