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臺灣:邂逅馬祖「藍眼淚」(圖)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行走臺灣:邂逅馬祖「藍眼淚」(圖)

2015-06-18 09:01:29來源:人民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2015年06月18日 09:01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

(

)

  近日,臺灣媒體做了一個「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問卷調查,結果馬祖「藍眼淚」以近五成的得票率榮登榜首。這幾年,每到春夏之交,臺灣島內就湧動「藍眼淚」觀光熱潮。島內外一群「追淚人」上山下海,苦苦追尋,用相機捕捉「藍眼淚」的曼妙身影。

  馬祖「藍眼淚」是什麼?何以如此迷人?原來,「藍眼淚」是一種夜光藻,這幾年在馬祖周邊海域大量繁殖。春夏之交,每當夜幕降臨,隨著海浪的拍打,海面不斷出現藍色的螢光點。夜色中的馬祖海岸線儼然一片藍色夢幻,又仿佛浩瀚的銀河星空。徜徉其間,人們如同置身電影《阿凡達》的奇異世界。不過,馬祖「藍眼淚」僅在春夏交替時節出現,不確定因素很多,想一睹「芳容」,不只季節、風向、地點要對,還需要一點好運氣。

  有趣的是,除了「藍眼淚」,在馬祖的沙灘上也能踩出「藍腳印」。這並非夜光藻使然,而是俗稱為「星沙」的介形蟲。介形蟲被踩到,因為驚嚇而發出藍色光芒,顏色與「藍眼淚」相近,也常和「藍眼淚」一同出現。

  馬祖列島本身就是「海上桃花源」,又被稱為閩東之珠。無論是在自然景觀、人文風俗、戰地風情,還是建築、飲食方面,都極具特色。近幾年又有「藍眼淚」奇景加持,八方賓客紛至沓來。馬祖所在的「連江縣」也乘機擴大宣傳,舉辦「藍眼淚」攝影比賽等活動,大力促進當地觀光事業發展。今年4到9月觀賞「藍眼淚」旺季期間,「連江縣」又規劃了2015馬祖「藍眼淚」系列活動,推出「南竿北海坑道夜間搖櫓觀賞藍眼淚」等遊程。

  隨著「藍眼淚」名聲越來越大,馬祖迎來一批「追淚人」。有數字表明,過去馬祖一年平均遊客約8萬人次,去年增至13萬人次。除了臺灣本島,也有香港等地遊客。「連江縣」「藍眼淚」項目承辦人石人文說,今年光是勞動節3天假期就有上千人來「追淚」。「連江縣長」劉增應表示,「藍眼淚」景色絕美,多次獲全球性觀光雜誌推薦。「連江縣」建設局長劉德全說,南竿的大漢據點、北海坑道、珠螺灣等,每晚都有三四輛遊覽車載遊客「賞淚」。東莒的大炮連、神秘小海灣及大埔石刻等地方也常見藍光美景。

  與馬祖藉助「藍眼淚」竭力推銷觀光之旅不同,同樣有「藍眼淚」美景的金門縣卻並不推薦。金門縣觀光處長王中聖表示,研究顯示「藍眼淚」是一種生態汙染現象,因此金門暫不規劃旅遊行程,而是關注「藍眼淚」是否破壞生態、造成海水水質異常變化。

  臺灣海洋科技博物館專攻藻類研究的張睿升博士表示,自然界不少動植物原本就存在著「生物發光特性」。單細胞藻類的夜光藻,體內神經能控制螢光酵素,促進螢光素蛋白質氧化,若受海浪拍打等物理性刺激,藻類便會產生光亮。當海中大量夜光藻聚集,海浪拍打下,海岸邊便形成一條條藍色光帶,原理與「赤潮」相似,都是海水富營養化的結果,「藍眼淚」反映馬祖海域可能受到汙染。不過並無數據顯示夜光藻具有毒性,會對海洋生物或人類造成直接毒害。

  鑑於此,「連江縣」政府已委託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周宏農繁殖無毒的螢光藻類,希望未來在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也能觀賞到健康美麗的「藍眼淚」。周宏農說,他在實驗室培育出可存活半年以上的無毒夜光藻品種,漂流外海也不會產生危害,堪稱「人造藍眼淚」。藻類更有助消除溫室效應,讓生態環境更健全。他的目標是讓臺灣的外島四季都能「賞淚」。(本報記者 吳亞明 任成琦)

相關焦點

  • 【探索馬祖】一起走進寶島臺灣,邂逅藍眼淚吧~
    馬祖位於臺灣西北方的臺灣海峽上,行政隸屬於連江縣,馬祖一共有南竿鄉、北竿鄉、東引鄉、莒光四鄉,地形為東西窄、南北狹長的地形,其中南竿是第一大島,也是馬祖的政經中心。【線路簡介】:日期行程安排參考景點用餐住宿第一天黃岐碼頭-北竿-南竿八八坑道、天后宮、馬祖酒廠、鄉政府蔬菜公園*中*南竿第二天南竿-東引(船程2h)東引燈塔、國之北疆、一線天、東引酒廠、安東坑道、烈女義坑*中晚東引第三天東引-南竿(船程2h)媽祖巨神像、北海坑道、鐵堡、海上藍眼淚*中*南竿第四天南竿-北竿-黃岐碼頭芹壁聚落、壁山觀景、戰爭和平紀念館、塘岐街頭
  • 出沒馬祖的夢幻藍光 馬祖坑道夜間尋賞藍眼淚
    圖/馬祖管理處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交通部觀光局」馬祖風景區管理處主辦的「南竿北海坑道夜間搖櫓觀賞藍眼淚可體驗馬祖傳統漁船「搖櫓」、近距觀賞藍眼淚,場景如電影般夢幻。    「藍眼淚」是每年4~9月出沒於馬祖海域的夢幻藍光,有如電影「少年Pi」的湛藍夢幻畫面;「它」到底是甚麼?有學者說是夜光藻、渦鞭毛藻,也有人說是介形蟲,必須經過擾動才會發出光芒,因此在沿岸較易賞見。
  • 臺灣馬祖「藍眼淚」季節已至 首波小量現蹤東莒(圖)
    中新網3月28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馬祖2019年「藍眼淚」第一波到了。目前小量現蹤東莒,3月27日晚「追淚團」看到岸礁、碼頭水清澈的地方,有微微發光的「藍眼淚」。
  • 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馬祖「藍眼淚」奪冠
    她曾披著戰地神秘的面紗,如今,「藍眼淚」卻讓她一夕之間成為熱門景點,被臺灣媒體評選為「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榜首。馬祖不僅有「藍眼淚」還有「藍腳印」福州黃岐鎮是大陸距離馬祖最近的地方,相距僅4.8海裡,黃岐—馬祖航線開通後,只需25分即可到達,早上出發,晚上回來,實現「一日生活圈」。
  • 臺灣馬祖最大量赤潮報到 預告藍眼淚首波大爆發
    中新網5月1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馬祖進入藍眼淚季節,相關海域16日上午出現2019年密度最高的赤潮,赤潮就是晚上的藍眼淚,預告近日將出現藍眼淚大爆量,赤潮隨著潮水到處漂流,依往年經驗出現赤潮的地方,應該是緩流區內灣。
  • 臺灣自由行,馬祖南竿藍眼淚生態館
    導語:臺灣自由行,馬祖南竿藍眼淚生態館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藍眼淚生態館是馬祖今年暑假才正式營運的最新景點,同時也是馬祖第一座具有高互動性的自然遺產生態主題館透過海洋大學海洋大學的夜光蟲培育技術,即使是非藍眼淚的季節造訪馬祖也能看到藍眼淚館內除了有靜態的馬祖生態介紹之外,也運用了環繞虛擬實境讓遊客體驗夢幻的傳奇故事,目前想入內參觀都是採預約制,透過專人解說及導覽,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藍眼淚互動館裡近距離的認識且接觸藍眼淚,
  • 馬祖「藍眼淚」
    ↑在馬祖地區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1日攝)。 每年4至6月是馬祖地區觀賞「藍眼淚」現象的最佳季節。產生「藍眼淚」現象的是一種名為夜光藻的海洋浮遊生物,其因能在受刺激後發出藍光得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在馬祖地區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2日攝)。↑在馬祖地區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1日攝)。↑在馬祖地區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2日攝)。↑在馬祖地區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1日攝)。
  • 坐海峽號去馬祖看「藍眼淚」
    位於臺灣海峽正北閩江口的馬祖地區,由5個四季分明的島嶼組成,島上有獨特的軍事建築、坑道、碉堡,旅遊資源豐富。不過,不少旅遊達人近年專程前往馬祖,不是為了看碉堡,而是尋找一種舉世罕見的景觀——「藍眼淚」。入夜後,岸邊的海面發出如夢似幻的藍色光芒,這種奇景就是「藍眼淚」。
  • 馬祖驚現「藍眼淚」奇觀 沙灘能踩出「藍腳印」
    原標題:馬祖驚現「藍眼淚」奇觀 沙灘能踩出「藍腳印」 原標題:馬祖驚現「藍眼淚」奇觀 沙灘能踩出「藍腳印」(圖/馬祖管理處顧哲嘉提供)  中新網8月1日電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導  據了解,每年約4至5月出現的藍眼淚,在馬祖直到現在都還看得到。30日晚間9點左右,在馬祖遊客中心前的大漢據點周遭海面,出現點點藍光,隨著海浪拍打在岸邊,螢光色亮點不斷出現,漆黑的海面上,仿佛出現閃爍流星。原本預計只出現兩至三周的馬祖特產「藍眼淚」,竟然到夏天都還看得到,連馬祖人都忍不住感嘆,今年藍眼淚出現期間超過三個月,令人驚喜。
  • 馬祖的「藍眼淚」,比平潭美千百倍(獻上美圖)
    有網友說:這裡的藍眼淚,比平潭美千百倍!手輕輕滑過水麵,漆黑中泛起一片藍光,搖櫓仿佛置身銀河星空,如夢似幻。近日,東南快報記者隨福州市榕臺新聞交流協會赴馬祖參訪,在馬祖南竿北海坑道,李安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一場經典幻境場景,竟然真實上演。(北竿馬鼻灣沙灘的藍眼淚 王樹欽供圖)
  • 馬祖「藍眼淚」大爆發!手機就能拍到
    馬祖每年4月進入「藍眼淚」高發期,海面近日開始閃爍微微藍光。前晚藍眼淚爆量,讓人驚豔。圖/周治孝提供 圖片來源:臺媒  據臺灣媒體報導,馬祖每年4月進入「藍眼淚」高發期,海面近日開始閃爍微微藍光。前晚藍眼淚爆量,讓人驚豔,不少馬祖鄉親的臉書和攝影粉絲團昨天都被藍眼淚「洗版」,並吸引許多人到海邊「追淚」。  據報導,連江縣交通旅遊局副局長劉性謙說,藍眼淚這次是「四鄉五島宇宙大爆發」,這樣的盛況一年不超過五次,時間點也難預測。
  • 看臺灣如何玩轉藍眼淚!
    2014年7月14日,臺灣當地媒體公布的網絡票選結果,馬祖藍眼淚以網友半數支持率獲「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之冠。2015年6月19日的夏夜,隔著一彎淺淺的海峽,平潭時報騎行隊在壇南灣遠壋澳沙灘,再次邂逅藍眼淚,追淚潮也為此而起。  其實,平潭的藍眼淚很早就有了。父輩們說,這藍眼淚他們從小就見過,而且比現在的更美更盛。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藍眼淚完全可以作為平潭長期開發的一項旅遊資源。
  • 臺灣馬祖「藍眼淚」季節已至 首波小量現蹤東莒
    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馬祖2019年「藍眼淚」第一波到了。目前小量現蹤東莒,3月27日晚「追淚團」看到岸礁、碼頭水清澈的地方,有微微發光的「藍眼淚」。資料圖:福建平潭沿海附近出現的「藍眼淚」奇觀。
  • 馬祖「藍眼淚」意外爆量在地人:沒看過這麼藍
    馬祖藍眼淚每年4月進入好發期,15日晚上為今年度第一波爆量。圖/周治孝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華夏經緯網4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每年4月到9月,是馬祖「藍眼淚」好發大量期,本周夜間陸續有在地人發現,海面開始閃爍微微藍光,沒想到15日晚上藍眼淚意外「爆量」,不只在地鄉親的個人臉書頁面、攝影粉絲團,都被藍眼淚照片「洗版」,更有在地人驚呼,「一輩子沒看過這麼藍!」
  • 臺灣高校揭開馬祖「藍眼淚」之謎 其究竟是啥?
    中新社臺北7月11日電 臺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11日透露,通過單離培養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為「夜光蟲」。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近年來每逢春夏之際,馬祖沿岸及坑道的海面上會發出藍光,這種景象被外界稱為「藍眼淚」。
  • 絕美奇境,馬祖夢幻藍眼淚.
    曾經,《ETtoday民調雲》設計了「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問卷調查,結果由如夢似幻的「馬祖藍眼淚」以近五成獲票率奪下冠軍。「馬祖藍眼淚」實在不是浪得虛名。單單聽到「藍眼淚」這個名字,腦海裡就浮現了無數憂傷又美麗的故事啊。 實景更是如夢如幻。
  • 走進臺灣 探秘馬祖 還有神秘的「藍眼淚」在等你……
    而近年來,馬祖最受歡迎的就是「藍眼淚」了,如夢境般的生態景象,你能錯過嗎?著名的藍眼淚,是一種生存在海中的非寄生海藻,能進行生物發光,因此在有藍眼淚的海域,人們能看到夜光藻發出的光芒,有時還會隨著海浪浮動,美不勝收。
  • 閩江口馬祖的「藍眼淚」 比平潭的美千百倍
    她曾披著戰地神秘的面紗,如今,「藍眼淚」卻讓她一夕之間成為熱門景點,被臺灣媒體評選為「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榜首。福州黃岐鎮是大陸距離馬祖最近的地方,相距僅4.8海裡,黃岐—馬祖航線開通後,只需25分即可到達,早上出發,晚上回來,實現「一日生活圈」。去馬祖,絕對不能錯過「藍眼淚」。
  • 臺灣馬祖「藍眼淚」人氣旺 端午連假訂房率增2成
    中新網6月5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每年4月至9月為「藍眼淚」旺季,適逢端午連假將至,臺灣連江縣交通旅遊局長林長青表示,連假訂房率較2018年同期增加近2成,將努力紓解人潮。臺灣馬祖氣候四季分明,加上近年來掀起一波「藍眼淚」風潮,成功將馬祖觀光營銷出去,臺灣本島不少遊客也趁著端午連假前往馬祖「追淚」。「藍眼淚可遇不可求!」林長青表示,4月至9月為藍眼淚旺季,但礙於天候因素,並非天天可以看到藍眼淚,遊客有時也要賭賭運氣,若天候不佳,遊客可改往南竿的藍眼淚生態館或北海坑道欣賞。
  • 馬祖"藍眼淚"旺季一票難求 兩岸直航舒解交通問題
    馬祖「藍眼淚」被CNN選為世界15大自然奇景、美國太空總署NASA列為國際級特殊景觀,每年4月至9月為藍眼淚旺季。    馬祖「藍眼淚」被CNN選為世界15大自然奇景、美國太空總署NASA列為國際級特殊景觀,每年4月至9月為藍眼淚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