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浪毛線的旅途見聞,有趣的靈魂期待路上見。
說到上海的網紅打卡地,1933老場坊肯定有一席之地。
很多人最早知道它,是在電影《小時代》中。作為這部熱門文藝愛情電影的取景地,1933老場坊也自然帶著特殊的氣質。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古羅馬巴西利卡式的建築風格,樸實大氣中又透露著精巧。
不過,1933老場坊到底是幹嘛的呢?只是一個建築景點嗎?實際上,它是一個以創意休閒,文化設計等為主題的創意園區。它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溧陽路611號,約3萬平方米的巨大建築體量,容納著各種創意工坊、公司、店鋪等等。
如此具備文藝質感的老場坊,它的前身卻讓人大吃一驚——上海工部局宰牲場。據說,這座宰牲廠,斥資約白銀三百三十多萬元,是當時最大的宰牲場。而如今的它,卻早已「面目全非」。不過從一些保留的特色構架,特別是「牛道」上,還是能讓人感受到它原本的面貌。
由於建築面積很大,在一些完全室內的區域,如果沒什麼人同行的話,又聯想到前身,有時還是會讓人感覺有些陰森的。但撇去這種情緒,著眼於老場坊的建築本身,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畢竟,它可是被評為「優秀歷史建築」的。
從1933老場坊整體建築上來看,廊橋可以說是它最為顯著的建築特色了。不同尺寸的廊橋相連,空間交錯重疊,神秘又有趣。據說這些廊橋都是為了給當時的動物(主要是牛),能夠分流進入屠宰區域而準備的。四層外廊,26座斜橋,成功打造出了豐富的空間。
此外,老場坊最值得去參觀的,就是空中舞臺了。位於主建築中心圓區4樓的空中舞臺,面積約為1500平方米,而它中央約有600平米的面積是「懸空」的,原本鋼筋混凝土的地面,全部被換成了鋼化玻璃,透明的玻璃,又增添了空間的層次感。再加上特別的圓形穹頂結構,讓這個空中舞臺更加的特別,有衝擊力。
曾經進行屠宰的車間,算是建築比較核心的部分,又可以叫做中心圓區。中心圓區的1到3層都是是創意活動區,許多的創意、藝術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行。而很多活動也是免費開放的,歡迎著愛好藝術的大家前來。
如今,1933老場坊已成為上海的新地標之一,老建築也能煥發出新的生機。雖然早就不是屠宰場了,但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它有些詭異陰森。不管是喜歡還是有一點害怕,這種舊建築翻新的方式還是非常值得推崇的,既保留了原始建築的特色,又呈現出不一樣的現代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