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注意,這段時間農村很多人養的母雞都不下蛋,啥原因

2020-12-15 農村一山貨

我養過雞,不過不是建養殖場養的,而是自家養的吃的,數量比較少,每年大約養上十隻,在房子旁邊建了個雞籠,每天早上把它們從雞籠裡放出來,先撒一把玉米給它們吃,等它們吃完了再把它們趕到野外,到了傍晚的時候,它們會陸續的回來在院子裡溜達,等著你餵它們,吃完餵的玉米之後,我再把它們關在雞籠裡過夜,第二天早上再把它們放出來,每天如此。

每年一開春,天氣漸暖的時候,雞就會陸續的開始下蛋,不過這時候下的少,有時是兩天一個,有時是幾天一個,隨著氣溫的升高,雞下蛋也勤了起來,特別是到了夏季,是雞的產蛋高峰,每隻雞每天可以保證下一個蛋。

夏季不僅是雞的產蛋高峰期,也是雞的繁殖期,在這一時期,有的老母雞有強烈的繁殖欲望,表現異常,上竄下跳的想要抱窩孵雞蛋,這時候你就得在雞窩裡給它準備好一窩雞,約摸上十個就可以了。

雞蛋準備好之後,母雞就會自動的去孵雞蛋,在此期間它很少吃喝,即便出去找吃的,時間也很短,不等窩裡的雞蛋變涼,它就會自主返回繼續孵雞蛋,很稱職也很辛苦,21天過後,小雞會破殼而出,它就可以當雞媽媽了,會帶著一群自己孵出來的小雞到處找吃的。

夏季過後秋季來臨,氣溫會逐漸下降,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雞的活動能力也會下降,蛋也下得不勤了,由一天一個逐漸的到幾天一個,直至冬季來臨歇窩完全不下蛋了。

影響雞下蛋的因素主要是氣候變化,在春、夏兩季,氣溫高、光照足,野外的食物來源豐富,雞的能量、營養都補充得上,因此,生長快,過剩的營養會轉化為雞蛋,所以產蛋率高。

到了秋、冬兩季,氣溫低、光照時間短,野外能獲取的食物又少,雞還要消耗體內的熱量來抵禦嚴寒,實在是沒有多餘的能量來下蛋,就是想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在秋、冬兩季,雞的產蛋率低。

春、夏兩季,雞的產蛋率高,秋、冬兩季產蛋率低,是自然的規律。除了大型養殖場,在秋、冬兩季,會下成本採取措施,來提高雞的產蛋率外,像是農戶,基本不會採取啥措施,下不下蛋都能接受,說實在的雞不下蛋你著急也沒用,不如順其自然。

相關焦點

  • 這段時間農村很多人養的母雞都不下蛋,是什麼原因?
    農村人自己家養的母雞到了冬天,按道理來說是很少下蛋了,不過母雞下不下蛋,也不是一概而論,這就要看你家每天給母雞投放的食量多不多來決定的。到了冬天母雞為什麼都很少下蛋了呢?這就要以下兩個主要原因來決定了。
  • 愁人,農村散養母雞不下蛋,這樣做可改變
    農村大多數人養雞都是散養,放養的,雞也都是在家周圍活動,它們自由採食,慢慢長大,以前農戶養雞都捨不得吃,留著雞用來下蛋,下了的雞蛋拿去換生活用品,那時候一年到頭都吃不上一個雞蛋,全都補貼家用了,而現在,家家養雞就是為了吃雞蛋,吃肉,因為農村這樣散養的雞下的蛋,長的肉都比飼料雞味道好,也健康。
  • 母雞不下蛋怎麼辦 家養老母雞不生蛋怎麼辦
    前段時間小編生病了,別人送來兩隻土生土長的老母雞。後來母雞開始生蛋了,就沒有殺她們,而是用閒置的籠子養了起來。兩隻母雞一隔一天就生一隻正宗的土雞蛋,然後就開始不生了,光吃東西不下蛋。為了讓她們恢復下蛋,小編也徹底學習了養雞的知識。母雞不下蛋怎麼辦?家養老母雞不生蛋怎麼辦?
  • 如何判斷母雞要下蛋?農村老人這般操作,90後兒時沒少幹!
    記憶中小時候村裡很多人家裡都養有十幾隻雞,公雞、母雞還有被閹割了的閹雞,每天清晨,雞群就會被放出,它們會在村子裡四處覓食,不過,多會在稻草垛和草叢中覓食,草垛下的泥土都是雞爪的痕跡,它們把泥土都翻得細碎疏鬆,偶爾會在稻草堆的附近發現一兩個雞蛋,常常被路過的人撿了去,主人為了防止母雞亂下蛋,早上都要對母雞進行一波操作,母雞在家裡下了蛋才能出門戲耍。
  • 農村散養的母雞不下蛋,怎麼辦?真不下蛋跟沒發現下蛋,做法不同
    在農村,人們散養雞很常見,而母雞是散養狀態,也就是說平時白天大部分的時間是不在家裡的,說它不下蛋,有可能是真不下蛋,也有可能是在戶外其他的地方下蛋了而你卻不知道而已,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一、若是母雞真的不下蛋了,那你得看看是不是你養的這隻母雞產蛋太久了
  • 養殖小知識:雞是白天下蛋,為何鴨是晚上下蛋?鵝啥時候下蛋?
    養殖小知識:雞是白天下蛋,為何鴨是晚上下蛋?鵝啥時候下蛋?文/農夫也瘋狂雞、鴨和鵝,這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動物了,很人家中都會養殖。尤其是養雞的,那家家戶戶都會養上幾隻。由於鴨子喜歡在有水的地方,如果附近沒有水源,那鴨子就容易生病,所以一般只有靠近水源的農戶人家才會養鴨子。而鵝雖然比較漂亮,但是具有攻擊性,老輩人還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而且鵝一年產蛋量非常少,所以農村裡養鵝的很少,近兩年已經看不到有人養鵝了。很多人都明白公雞是半夜打鳴,而母雞則是在白天下蛋。那為何鴨是晚上下蛋?鵝又是在什麼時候下蛋呢?
  • 家裡餵的母雞,在冬天不下蛋了,怎麼回事?看完就明白了
    家裡餵的母雞,冬天不下蛋了,怎麼回事?看完就明白了在農村裡,很多農民經常會遇到這一情況,在秋天的時候的母雞還正常的下蛋,但是進入冬季以後,家裡養的母雞就不下蛋了,進入了「歇窩」的狀態。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蛋雞養殖戶餵養的蛋雞在冬天仍舊下蛋,而農民們餵養的母雞在冬天就不下蛋了呢?李子來回答。李子認為,影響母雞冬季產蛋的要素有多方面的,比如光照,母雞的糧食缺乏,維生素缺乏,溫度,品種等,這些都是母雞冬季不下蛋的原因。
  • 養了5年的母雞從不下蛋,主人剖開肚子後,竟意外獲得230萬
    雞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最常見的一種家禽,只要家裡養幾隻雞,那麼每天都會有吃不完的雞蛋。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依舊有養雞的。但是這些人養雞並不是為了吃雞蛋,而是把雞養的肥肥胖胖的,等到過年的時候宰殺他們來吃肉也是非常好的。
  • 農村偏愛母雞,公雞不受歡迎,養大了不吃,閹了公雞有什麼好處?
    在農村很多人喜歡養雞,一般都是養母雞的多,公雞的少,鄉居小菜的媽媽以前也養有公雞,後面有人到村裡來閹雞,家裡的那隻公雞也就閹了,說到公雞被閹之後的好處,鄉居小菜還是知道一些的:平時在農村集市上買小雞的時候人們也是根據經驗來買的,想著都挑選母雞
  • 「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說起農村的俗語俗話,可能有些朋友會略知一二,因為這些俗語俗話,都是經歷了幾千年而流傳下來的。雖然有一些沒有科學考證,聽起來也像無稽之談,但有一些老話,卻也是非常有道理的,都是經過生活經驗的總結,從而得出的。那麼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可能第一次聽,不知道其說的是什麼,但去細細深究的話,到也能感嘆出老人們的智慧。像有句俗語叫做,「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
  • 母雞為啥不下蛋!
    ,其原因除了一些疾病導致的生理缺陷外,大多數都是氣溫,光照以及飲食營養的差異造成的。   今天要說的是母雞下蛋的事,按常理說母雞到了下蛋的年齡,就應該安心產蛋才行,可是有的母雞就是幹不好自己的本份事兒,光吃飼料不產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鴨子小知識:鴨子下蛋都選在晚上,白天為何不下蛋?
    提要:鴨子為何選擇晚上下蛋?如何讓鴨子多下蛋?農村人家很喜歡養一些雞鴨鵝這些家禽,不僅能夠吃肉還能夠吃蛋。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家裡面的鴨子了,不僅模樣討喜,脾氣也要比家裡的大鵝好的很多。那麼鴨子什麼時候下蛋呢?鴨子什麼時候下蛋?鴨子的產蛋時間要稍微比母雞晚一些,一般鴨子需要生長5個月左右才能進入產蛋期,當然不同的鴨子品種以及不同的飼養方式都會影響到鴨子的產蛋時間。
  • 農村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和二房妻」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和二房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蘊涵了什麼道理呢?
  • 母雞總是抱窩不下蛋怎麼辦?催醒母雞抱窩的方法匯總
    如果具有場地和一定的養殖技術,飼養土雞也是比較有前景的;肉雞和雞蛋的市場需求量都比較大,合理規劃養殖規模和加快出欄周期是提高養雞效益的根本保障。農村養土雞的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搭配母雞和公雞的數量比例,同時要加強營養餵養、提高母雞產蛋的繁育能力。很多農村的朋友都聽過「抱窩」,就是指的母雞在一段時期的下蛋之後,進入類似於休眠的狀態。
  • 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大自然的規律下,每天按部就班的。村民們每天都在忙碌著同一件事情,如果碰上一些比較反常的現象,村民們都認為那是一種不吉利的表現。就像我們覺得在農村,男女之間就應該分工明細,要按照規矩來參考。
  • 在農村,怎麼才能讓母雞不抱窩孵蛋?這三個土方法簡單又實用
    在農村,怎麼才能讓母雞不抱窩孵蛋?這三個土方法簡單又實用!文/農夫也瘋狂在春天的時候,很多的動物也迎來了發情期。農村裡很多人家中都會散養幾隻土雞,原因是土雞不僅可以下蛋,而且有時候還能殺了吃改善家人的夥食,這也是很多農村人養雞的原因。在過去生活條件艱苦,養雞就是一個小金庫,會有不斷的收益。可是到了春天的時候,有些母雞就不會下蛋了,它們會整天待在雞窩裡面,只是偶爾出來找吃的,吃飽了又會到雞窩裡去。如果你去抓它,還會表現出不友善的一面,不僅會炸毛,甚至還會啄人。
  • 為什麼母雞有沒有公雞都能下蛋,難道是雌雄同體嗎?怎樣區分?
    這個問題也成為了一個千古難題,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不過也是一個奇葩的問題,但是細心的朋友們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麼母雞為什麼沒有公雞也能夠下蛋呢?難道是雌雄同體嗎?其實在我們所認知的範圍內,是需要雌性和雄性交配以後,才能夠受精從而產生卵,然後才會有結晶,可是有些母雞根本就不需要公雞也能夠下蛋,這不禁讓人感到驚訝,也讓人感到好奇。
  • 母雞不用交配,天天在下蛋,那公雞存在有啥用?
    在消費量上僅次於豬肉,因此當豬肉漲價的時候,雞蛋也會跟著順勢水漲船高,因為買不起豬肉就只能吃雞蛋或者雞肉來獲取蛋白質了。我國現在已經成為了禽蛋消費量第一大國,每年至少要吃掉4000億枚雞蛋,相當於兩千多萬噸,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這也意味著每時每刻養殖場的母雞都閒不下來,都需要加緊製造雞蛋。
  • 在農村,為什麼母雞學公雞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有道理嗎?
    文/農夫也瘋狂農村裡養雞的不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那他們每年都會養幾隻雞,對於他們來說,如果不養雞那就是不稱職的農民。而農村人養雞的原因也是比較好理解的,農村的場地大,養雞也比較方便,每天早上把雞舍打開,把它們餵飽以後就不用管了,等到天黑了會自己從野外回來,吃完了雞食又會自己主動進入到雞舍,算得上是一種很讓人省心的家禽了。而且養雞還能下蛋,吃不完的雞蛋、雞都是可以拿去集市上售賣的,然後可以補貼家用。那你可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如果自家養的母雞在半夜的時候學公雞打鳴,那就要把它殺掉,這是一種怎樣的民俗呢?
  • 「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啥意思?三年老母雞咋就不受待見
    現在養雞很多是圈養了,就是養在院子裡,院子空間大小看自家規模了,所以現在的農家雞也變得「宅」了,這也是為了農村環境變得乾淨,農民生活幸福感增強的一個表現。「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這句話是啥意思呢?這句話從字面上可以這樣理解:家裡的雞是養千日的大蟲,過了千日再養的話,會越來越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