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儲蓄率為45%,截止2019年末,我國居民人民幣存款總額達到82.14萬億元,人均存款金額為5.8萬元,可以說不管是什麼時候,在銀行存錢始終是人們最喜歡的理財方式,不僅僅因為在銀行存錢會比較安全,更加重要的是錢存在銀行還能獲得一筆利息。
自2015年開始,央行推出利率市場化,也就是說央行不再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也就是從2015年開始,人們在銀行存錢的熱情越發高漲了,畢竟能從銀行拿到的利息更多了。
現在的社會形態可以說是一個「高壓」形態,很多人背負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很多人都曾幻想過存一筆錢好讓自己能過上自己想像中的美好生活,但這筆錢又是需要多少呢?50萬夠嗎?還是100萬、1000萬?可以說每個人對於生活的要求都不一樣,有的人只要有飯吃就行了,有的人則想要那種「想買就買,無拘無束」的生活,下面一起來看看,如果有50萬的存款,靠利息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在銀行有50萬存款,每年能有多少利息?
據數據顯示,我國銀行的數量已經達到4000多家,如果按照利率高低來排行的話,那最高的應該是中小型銀行最高,比如信用社、民營銀行等,其次是地方性商業銀行,比如各地的農商行等,再者應該是股份制銀行,最後才是國有銀行。
如果50萬是存在國有銀行的話,以三年期的大額存單為例,年利率大概在3.8%左右,也就是說每年能獲得的利息為19000元;如果50萬存的是農村信用社,以三年期的定期存款為例,年利率大概在4.3%左右,那每年能獲得的利息為21500元。
那每年21500元的利息收入,這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我國人均消費數據來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金額為28063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金額為13328元,而且這個數據是一個平均數據,要知道我國貧富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西部和東部的差距就非常明顯,如果說28063元拿到東部的一些城鎮中的話,那基本上是不能保障生活的,畢竟每個月的開支也僅僅只有2338元,更何況21500元呢?
對此也難怪有銀行員工會說,在銀行有50萬的存款,如果只靠利息生活的話,那只能是保證「餓不死」,其他的就別想了,畢竟50萬存款一年利息大概也只有21500元,平均每個月為1791元,平均每天為59元,而每天59元能做什麼?大概也只能保證「餓不死」吧。
總結
其實在現在這個社會,也許有50萬以上資產的人會非常多,但要是說有50萬存款的人的話,那還是很少的,別以為50萬不值一提,覺得自己早晚能存這些錢,但「早晚」又是什麼時候呢?假設每個月的收入為8000元(算高薪了),一年收入為9.6萬元,即使能保證每年的收入能存下來一半,也就是4.8萬元,那想要存50萬你也需要至少花費10年的時間。
有人說現在賺錢是最重要的,但小編覺得存錢也同樣重要,如果只會賺不會存,那又有什麼用?特別是在一些特殊時候,比如親人生病住院急需用錢,這種時候如果沒有存款的話,那估計會過得很艱難,甚至會覺得當初的自己怎麼那麼混蛋,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