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嶺上的翠竹--記樂昌市坪石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範賤生(圖) | ||
NEWS.SOHU.COM 2004年11月25日16:18 來源:羊城晚報 |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 ||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 ||
任憑大風起寧折不彎腰 範賤生原在樂昌市白石鎮當副書記。1989年底,全國首次在鄉鎮設專職紀委書記,範賤生調到坪石鎮任紀委書記。 一天,一疊厚厚的卷宗放到範賤生的跟前,攤開來,眼前閃過的全是鎮計生辦的那串熟面孔。 2003年8月,新老坪石鎮合併後,原老坪石鎮4個飯店老闆跑到鎮政府來,要求付清原老坪石鎮計生辦的3.5萬元餐費欠款;跟著又有兩位個體老闆也遞上了建計生宣傳欄的1.8萬元欠單。一共5.3萬元。數目雖然不大,但對地處山區、經濟發展滯後的坪石鎮而言,卻夠得上沉重,計生辦的那幫「哥們」就是想把這個沉重的包袱卸給鎮政府啊!老範眼裡容不得沙子,他帶領調查組像撒網一樣,網來計生辦全部帳目,細細核查,順藤摸瓜。這一摸就摸到了老虎屁股上。計生辦的工作人員有的是領導幹部的親屬子女,有的是範賤生的熟人老鄉。他們聞訊後紛紛趕來,將老範團團圍住。面善地勸他手下留情,脾氣惡的就有點出言不遜了:「人家老坪石鎮都不管,你憑什麼要管?」 其貌不揚、只有1.65米高且背有點弓的範賤生被這咄咄氣勢一逼,那弓著的背忽然一下繃直了:「憑什麼,憑我是一個共產黨員!」 他頂著壓力,很快就查清了原老坪石鎮主管計生工作的幾個負責人違反規定報銷手機費和手機話費共15680多元;違反規定給計生幹部亂發補貼30380多元等事實,跟著又發現他們甚至將計生對象的23700多元押金也花掉了。老範十分生氣,他堅持依紀處理,該處分的處分,該處理的處理,該退賠的退賠。 長期以來,工程建設領域成了腐敗易發高發的「黑洞」。範賤生不懼邪,大膽捅「黑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在全市鄉鎮一級的工程建設還沒有實行招投標的情況下,在鎮黨委的支持下,他嚴把工程造價關。鎮政府大樓工程竣工後,包工頭結算的造價是190多萬元,他帶領審計小組對每間辦公室的面積都用皮尺丈量過,對地磚、牆磚一塊一塊地數過。包工頭對嚴格的審查恨之入骨。有人勸他不要過於認真,防止狗急跳牆。但他斬釘截鐵地說,我這百十來斤的「骨頭」,要煎要炒,隨便!結果,最終審定工程造價是170多萬元,節省了19.8萬元。 1994年,鎮成立審計小組,他兼任組長。開始時,有些部門不配合,個別部門和主管領導甚至設置障礙,封鎖帳本和票據,還質問是誰叫這樣幹的。但他堅持原則,毫不退縮,對鎮政府各經濟部門堅持每半年審計一次,凡村支書、主任和企業負責人離任,進行離任審計;幹部調動、退休,進行離任審計,否則不給予辦理調動、退休手續;有人舉報,隨時審計。 他的汗水浸透了那厚厚一疊審計帳簿,也為坪石鎮幹部的防微杜漸築起了一道牢固的防火牆。 10年來,老範共查處違紀違法案件30多宗,處理違紀違法黨員幹部30多人;嚴格審核建設工程13宗,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85.4萬元,也為坪石建立良好投資環境起到保駕護航的特殊作用。 鐵腳走村落為民辦實事 一個月黑風高夜,一粒火星趁風作案,將山窩裡的一家莊戶小院燒了個精光。母子三人跑了出來,一場不期而遇的暴雨又接踵而至,將他們一家淋了個透溼。 分管該村駐隊工作的老範聞訊後二話沒說,當即組織了糧食、衣服、被褥,連夜出發。車到山前,沒有路了。他們只好每人扛著三四十斤重的物品沿山道而進。因為下雨,手電的燈泡被燒壞了,他們只能摸黑前進,差一點就跌下了山溝。就這樣一步一滑,幾近零點,他們終於到達。那家因抽菸惹禍的傻兒子見他們來了,呲著牙呵呵傻笑,而那位樸實的老媽媽則禁不住抓住老範的手號啕大哭:「感謝黨和政府救了我們全家!」 像這種雪中送炭的故事在老範的生活中俯拾皆是。 哪裡最艱苦,哪裡就有範賤生。因為他是農民的兒子,他的心裡撇不開那群樸實憨厚的父老鄉親。他曾在貧困的石灰巖地區———白石鎮工作,並被安排到條件最艱苦的壇祖、水井兩村駐隊,一駐就是十幾年。那種缺水少油的日子,那寡淡無味的番薯、稀飯以及超負荷的工作,令他那瘦弱的身軀實在難以支撐,他先後五次胃出血,幾次因胃出血昏倒而被送進醫院,但只要病情稍稍好轉,他又背著一大包藥品,佝僂著身子出現在田間地頭。農民兄弟看著心疼,一個個拉住他的手,勸他回去休息,他搖搖頭,他牽掛的事情太多太多。至今,當地的鄉民說起他還直豎拇指頭。 坪石鎮的新巖下村和京口村是朱德等革命前輩戰鬥過的革命老區,讓老區人民儘快踏上致富路,是老範的最大心願。他時時戴上草帽,挨家挨戶地調查摸底,幫他們調整產業結構,種水果、蔬菜、毛竹、黃煙,修路、打井等。樸實的老百姓好想「知恩圖報」,老範下到農村,大家知道他有胃病,就煮爛飯同他一起吃。他們到鎮上,會像走親戚一樣到他家坐一坐,聊聊天,送點自己種的大米和養的雞,他不收,說心領了。每當休息日他陪妻子上街買菜,他掛點的新巖村下村的村民,賣雞、鴨的就抓一隻雞、鴨要送給他;賣水果的就裝一袋水果要送給他;賣菜的就捆一把要送給他。嚇得他不敢去這些農民的攤檔買菜。他感慨地說,幾十年的經歷,我親身感受到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體現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也親身感受到老百姓是最講實際、最重感情的。 品格如翠竹廉潔做公僕 公生明,廉生威,範賤生廉潔自律的品格令人肅然起敬。十幾年來,他沒有參加過一次與案件有關的宴請,沒有接受過一次與案件有關的禮物,沒有去過一次高消費的娛樂場所。他為村委會、為農民群眾聯繫落實了不少資金,但他卻從不同錢打交道,從不插手基建工程和具體事務,放手讓基層幹部和群眾去辦。 他做了近30年的鄉鎮領導,幹了十幾年的紀檢工作,至今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當鎮委的副職,而且原地踏步達21年之久。而不少手下卻「產房傳喜訊———升(生)了」!有人為他抱不平,但老範卻很豁達,照樣地任勞任怨,「只要能實實在在為鄉親們做點好事實事,我就心滿意足了。」本報記者朱榮燊本報通訊員粵紀宣樂紀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