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士林官邸:褪去"神秘外衣"的蔣介石舊居(圖)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蔣介石的臺北舊居正逐步脫去最後的「神秘外衣」,從一個歷史場域變為一個文化場域,向民眾敞開大門

  水泥構造、墨綠色的外牆,西式建築體、中式家具陳設。走在池塘、假山、小徑邊,更能感受到一種中式園林的意趣。

  這就是蔣介石夫婦位於臺北的舊居「士林官邸」正館。歷經數年整修後,今年1月2日,神秘的「蔣家」首度曝光,正式開放民眾參觀。

  士林官邸原為日本侵佔臺灣時期的一個園藝試驗所,蔣介石夫婦於1950年遷入,至1975年蔣介石去世,共在此居住了26年。1996年,士林官邸中蔣氏夫婦做禮拜的教堂凱歌堂和蔣介石為懷念母親所興建的慈雲亭以及周邊部分園區對外開放,而作為蔣介石家庭起居、會客重要場所的正館一直不在開放之列。

  本次開放的正館位於士林官邸西北角,一樓主要用於家庭聚餐和接待賓客;二樓則是蔣介石夫婦的日常起居場所,包括臥房、書房、畫室和辦公場所等。不過由於二樓物品多且未完成整理工作等原因,本報記者只能先入一層一探「蔣家」究竟。

  並不富麗堂皇的正館

  士林官邸所在地在日本佔領臺灣期間是園藝試驗所,始建於1908年。這裡環境清幽,三面環山,1950年被選為蔣介石的官邸。

  蔣介石夫婦來臺後先是居住於陽明山上的草山行館。士林官邸竣工後,蔣介石夫婦於1950年3月搬進官邸的正館,草山行館隨後成為蔣的夏季避暑行館。直到1975年4月蔣介石病逝,在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裡,士林官邸成為島內的權力中心,也是見證臺灣當代歷史的一個重要場域。

  1996年,士林官邸公園對外開放,但佔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的正館始終沒有揭開「神秘的面紗」。

  熟知士林官邸歷史的中國國民黨黨史館館長邵銘煌在正館開放日當起了各家媒體記者的「導遊」。在一樓入口的穿堂可以看到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幾幅畫作,這也是官邸訪客等候接見的地方。據邵銘煌介紹,宋美齡是來到臺灣以後才開始師從名家學習繪畫的,不過現在展示的都只是原作的複製品。

  從穿堂進入,再往裡面走是小客廳、餐廳及大客廳。餐廳長桌可以坐16人。小客廳是蔣家家庭聚會的主要場所,壁爐上方掛有蔣介石母親王太夫人的遺像。據說,蔣介石每天都要到這裡向王太夫人遺像行禮。

  特別的是,餐廳和小客廳可以合併打通,成為家庭電影院。邵銘煌說,蔣介石夫婦都十分喜歡看電影,當年熱映的一些片子他們常常先睹為快,像1963年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上映前就在這裡播放給他們夫婦欣賞。據邵銘煌介紹,蔣介石對電影類型的愛好比較廣泛,從劇情片到紀錄片都有涉及,甚至還看過卡通電影,而宋美英因早年留學美國的原因,偏愛美國的西部片。

  最裡邊一間十分寬闊的大廳是大客廳,這裡是當年蔣介石夫婦會見重要賓客或舉辦大型家族聚會的主要場所。大客廳由多個不同的區塊組成,整體上以宋美齡十分鐘愛的「牛舌紅」為主色調,只有屏風、畫作、花瓶點綴,沒有繁複的華麗裝飾。

  邵銘煌告訴記者,正館內的裝潢儘管並不富麗堂皇,但別具美感與品味。這裡的擺設還保持著當年的格局,家具中少數從大陸帶來,大都是在臺灣新做的。大客廳有4個圓形窗是宋美齡特別設計的,其中3個為玻璃透窗,可將戶外的景色「收入」,而另一個為「假窗」,因為設在與餐廳相隔的牆體上,宋美齡特意親繪畫作於圓框中,這也成為如今正館中罕見的宋氏原作。

  步出大客廳,轉個彎就來到樓前的小花園,一片綠地,幾株綠樹,還有一個不大的魚池和一個大鳥籠子。據說,當年蔣介石閒暇之時會在院子裡餵鳥,飼魚。

  在主人離開之後的日子裡,沉寂下來的士林官邸正館也並非一直都平靜如水。2009年9月,正館在整修期間曾遭遇一場火災,包括蔣介石寢室及前方迴廊的一部分被燒。所幸的是,因為撲救及時,正館的主體結構並未受損,經過一年多的整修,在這次開放之前已經完全修復如初。

相關焦點

  • 走進蔣介石士林官邸
    自1996年開闢為公園以來,蔣介石臺北故居士林官邸堪稱臺灣最熱門的景點之一。然而,每個到此參觀過的遊客,都遺憾未能一窺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生活起居處,也就是官邸正館。2011年1月2日,士林官邸正館60年來首次正式對外開放。蔣介石的臺北舊居正逐步脫去最後的「神秘外衣」,從一個歷史場域變為一個文化場域,向民眾敞開大門。
  • 走進神秘士林官邸 探秘蔣介石晚年生活(圖)
    記錄蔣介石與宋美齡晚年生活的士林官邸,堪稱臺北最神秘的建築之一,尤其是其核心「正館」,遊客從來只能隔著鐵欄遠眺,直到1月2日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走進神秘的士林官邸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的士林官邸,三面環山,地形猶如口袋,既利防衛,也合乎中國人所謂藏風聚氣的格局
  • 蔣介石臺灣士林官邸 原本是一個園藝試驗所
    正館的小客廳牆上,掛著蔣介石母親的照片。吳景騰/供圖這就是蔣介石夫婦位於臺北的舊居「士林官邸」正館。歷經數年整修後,2011年1月2日,神秘的「蔣家」首度曝光,正式開放民眾參觀。士林官邸原為日本侵佔臺灣時期的一個園藝試驗所,蔣介石夫婦於1950年遷入,至1975年蔣介石去世,共在此居住了26年。
  • 蔣介石士林官邸開放供參觀 被曝藏有秘道(圖)
    現在網消息據人民日報報導記錄蔣介石與宋美齡晚年生活的士林官邸,堪稱臺北最神秘的建築之一,尤其是其核心「正館」,遊客從來只能隔著鐵欄遠眺,直到1月2日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走進神秘的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的士林官邸,三面環山,地形猶如口袋,既利防衛,也合乎中國人所謂藏風聚氣的格局。
  • 蔣介石士林官邸向世人開放 官邸下藏有秘道(圖)
    蔣介石從1950年入住,到1975年辭世,在這裡度過晚年26個春秋。士林官邸外花園區自1996年起闢為公園,成為臺北熱門景點之一,唯有蔣家起居、會客的正館,始終籠罩著神秘面紗。1月2日,一場隆重的開館儀式在正館前舉行,當天下午起,民眾就可入館一窺堂奧,體驗昔日蔣宋生活點滴。
  • 組圖:走進臺北士林官邸
    圖為宋美齡的座駕。  士林官邸坐落於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與福林路口東南側,原為園藝管理所(前身為士林園藝實驗分所)的一部分,自1950年蔣介石的官邸設於此後,便成為臺北市民眼中神秘之地。經過46年的嚴密護衛,士林官邸於1996年正式開放,成為遊客的「必遊」景點之一。中新社發杜洋攝圖為士林官邸正房。
  • 士林官邸裡的蔣介石
    這一天起,士林官邸正館60年來首次正式對外開放。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臺北市長郝龍斌主持了開放儀式,並親自帶領遊客參觀。喚起馬英九、郝龍斌的記憶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1950年3月,蔣介石與宋美齡搬到這裡,在此居住長達26年。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去世,同年9月,宋美齡去了美國,士林官邸人去樓空。
  • 蔣介石士林官邸雨夜失火(圖)
    據臺媒報導,28日晚臺北市滂沱大雨,蔣介石士林官邸卻發生火警,正房慘被燒毀。  當日22時46分臺北市消防局接獲通報蔣介石士林官邸發生火警,雖立即調派消防車緊急搶救,並在半小時內撲滅大火,但勘查現場發現官邸內蔣介石所住的正房約33平方米已被燒毀,疑為電線走火,詳細起火原因正在鑑定調查中。起火時,官邸沒有人。士林官邸不僅是重要歷史古蹟,也是臺灣民眾和大陸遊客遊訪的熱門景點,具有重要歷史和觀光價值。
  • 民國秘史:蔣介石最愛的別墅美廬,和他最神秘的官邸士林官邸!
    老蔣受此剩激,乃決定下山另幫地,他看中了位於士林區的臺灣大學「毒蛇血清研究所」所在地,立即開工興建,很快便建成了這座堪稱全臺島最神秘的地方一一「士林官邸」。官邸的主建築是一幢二層樓的歐式洋房,全部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梁、柱等主要結構國部分則採用了當時甚為罕見的RC鋼骨結構,堅固異常,炸彈都根難炸垮。
  • 走進士林官邸正館「觸摸」蔣介石夫婦晚年生活
    中新社臺北1月2日電 題:走進士林官邸正館「觸摸」蔣介石夫婦晚年生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  臺北士林官邸正館2日正式開放,公眾有機會「觸摸」蔣介石、宋美齡夫婦晚年生活的場域。  從1950年3月31日住進士林官邸,至蔣介石1975年4月5日辭世,蔣介石夫婦在此生活長達26年。
  • 臺灣臺北士林官邸,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舊居,看看蔣介石有多浪漫!
    來到臺灣旅行,士林官邸是一個必去的景區。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是蔣介石和宋美齡到臺灣後的居住地。士林官邸環境優美,種植了很多花草。心形的通道,滿滿的愛意。宋美齡特別喜歡玫瑰花,所以蔣介石就從各地引進珍稀品種的玫瑰,建了一個玫瑰園。
  • 光全兄弟:揭開蔣介石官邸的神秘面紗(士林官邸)
    光全兄弟:揭開蔣介石官邸的神秘面紗(士林官邸)士林官邸位於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與福林路口東南側。官邸地區周圍為福山山系所環抱,福山的山形地勢可分山區與平地兩部份,山區為大直要塞區,可視為士林官邸的安全後盾;平地區則是目前官邸開放供市民休閒遊憩之地區,佔地九‧二八公頃,原屬日佔時代總督府園藝支所用地,光復後由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農業試驗所接收,並成立士林園藝試驗分所,1949年臺灣省政府在此興建外賓招待所七幢。
  • 士林官邸揭神秘面紗\文、圖:朱瑞宜
    圖:陸客在士林官邸正房前拍照留念  對陸客而言,到臺灣旅遊不僅為了觀賞寶島的旖旎風光和美食佳餚,更是為了了解這個曾與大陸隔絕40年、由蔣氏父子管治的中國第一大島的歷史文化。臺北近年遂推出「蔣介石史蹟一日遊」行程:士林官邸(蔣介石、宋美齡生前居所)、陽明書屋(最大的蔣介石行館)、草山行館(臺灣首座「總統」官邸)、中正紀念堂(蔣介石紀念堂)及圓山大飯店(內有昔日兩蔣專用防空洞秘道)。記者近日特地前往蔣氏史蹟主題遊最熱門的景點士林官邸,探究蔣介石夫婦在臺生活軼事與秘辛。
  • 【走進臺灣】士林官邸
    官邸從民國三十八年動工興建,於三十九年初完工落成。蔣介石來臺後,先居於草山(陽明山)行館,士林官邸落成後的1950年五月,蔣介石正式遷居士林官邸,直至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病逝,在官邸度過了整整26年的時光。因此,這裡是蔣介石最具代表性的故居,並曾在此接待各國政要。
  • 臺北士林官邸昨夜火警 蔣介石所住正房被燒毀(圖)
    臺北士林官邸昨夜火警 蔣介石所住正房被燒毀(圖) 2009年09月29日 06:3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揭開長達60多年神秘面紗 士林官邸開放參觀(圖)
    東南網1月4日訊 據中評報導,蒙上神秘面紗長達60多年,從未對外曝光的蔣介石士林官邸正館,經過兩年多整修後,已經開放民眾參觀,大批大陸觀光客和臺灣民眾必須排隊領號碼牌,分梯次入場參觀,即使是周一上班日都有不少遊客前往,抽了號碼牌至少要等一個多小時才能入場。蔣介石在士林官邸住了26年,此處堪稱是他在臺灣的家。
  • 臺灣旅遊新景點:蔣介石士林官邸開放
    1月2日,臺北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蔣介石夫婦從1950年3月31日住進士林官邸,至蔣介石1975年4月5日辭世,在此生活長達26年。圖為官邸正館一層用於家庭聚會的小客廳裡,壁爐上方懸掛著蔣介石母親王採玉太夫人的油畫遺像。
  • 城市公園-臺北士林官邸生態公園
    臺灣之行(六):走進臺北士林官邸生態公園在臺灣參訪工作期間,我和同事抽空前往這座城市公園,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早期為蔣介石與宋美齡在臺灣26年的寓所,那是一座二層樓洋房的建築,在林木參天、綠樹幽深中,顯得甚為神秘。
  • 蔣介石士林官邸起居室曝光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導 臺灣《中國時報》9日發表文章稱,塵封60多年、見證無數兩岸對抗歷史的蔣介石士林宅邸,在去年1月公開一樓,今年更曝光二樓的蔣公夫妻生前起居空間,讓世人得以一窺「領導人的生活」,象徵意義非凡。
  • 蔣介石在臺北住所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組圖)
    中新社臺北1月2日電 題:走進士林官邸正館「觸摸」蔣介石夫婦晚年生活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臺北士林官邸正館2日正式開放,公眾有機會「觸摸」蔣介石、宋美齡夫婦晚年生活的場域從1950年3月31日住進士林官邸,至蔣介石1975年4月5日辭世,蔣介石夫婦在此生活長達26年。2日,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致詞指出,開放士林官邸正館,讓「做出重大決策的歷史場景得以公諸於世」。希望後代子孫更了解歷史,從中學習並且記取教訓。士林官邸原為臺灣日據時期的士林園藝實驗支所,北倚芝山巖、南接劍潭山,西面開口向路,形若口袋利於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