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聯網1月11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義大利民防部10日通報新增確診病例18627例,死亡361例。截至10日18時,全國累計確診病例增至2276491例,死亡78755例,治癒病例1617804例。義大利勞動與社會政策部表示,即將推出的新防疫法令,企業和員工補貼將再次延長3個月,以確保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員工能夠繼續得到政府補貼。
據報導,當地時間10日,義大利勞動與社會政策部部長卡達佛(Nunzia Catalfo)表示,為遏制疫情為社會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新防疫法令將繼續延續企業和員工補貼政策,確保企業和僱員能夠及時獲得政府救助。並在2021財年預算法案框架下,加強對企業和員工及困難家庭經濟扶持力度。
義大利大區及自治區事務部長博恰(Francesco Boccia)向媒體通報,政府內閣11日將舉行擴大會議,與全國大區和省市行政主官共同審議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國家衛生院提出的新防疫法令議案,並就延長國家衛生緊急狀態提出具體意見和建議,以確保新法令在15日前頒布實施。
當地時間10日,義大利衛生部預防局局長雷扎(Giovanni Rezza)籤署行政令,再次更新了義大利新冠病毒防疫與診斷指南,藉以提高民眾對新冠病毒症狀的識別和自我診斷能力,指導醫護人員根據不同疑似患者症狀採取相應的檢測手段和治療措施。
新冠病毒防疫與診斷指南表示,新冠病毒感染明顯症狀,主要包括咳嗽、發燒、呼吸困難、厭食和嗅覺喪失、味覺喪失及消化不良。輕症患者通常會出現頭痛、低燒、肌肉酸疼、虛弱乏力、嘔吐或腹瀉。指南要求對於無症感染者,要劃分高風險感染群體和低風險感染群體,並追溯最近14天密切接觸者和感染源。
新指南將疑似感染群體分為了三類,首先是符合臨床症狀標準的疑似患者;其次是符合臨床標準,並與感染者有過接觸的疑似患者,或者符合放射學新冠標準的人;第三是測試結果為陽性的疑似患者。
新指南將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劃分為了五個等級,第一、極高風險級,在患病率高、疫情爆發以及有症狀感染者環境工作的衛生工作者;第二、高風險級,在患病率高、無症狀感染者的環境工作的衛生工作者;第三、低風險級,與確診病例接觸者;第四、低風險和高可能性級,在低傳播社區中與有症狀的人接觸者;第五、超低風險級,無症狀一般社會群體。
新指南同時規定了不同感染風險級別的人快速病毒檢測時間。有症狀者檢測,高感染風險者,出現症狀後5天內進行快速測試;低感染風險者,如果在出現症狀後5天內無法做分子測試,可以進行快速測試; 無症狀患者篩查,高感染風險者,與確診患者接觸後的第3至5天進行快速測試;定期感染者篩檢,高風險感染者,與確診者接觸後的第3至7天進行快速測試。
指南同時要求,如果疑似感染者病毒測試結果為陰性,必須再次進行檢測。高風險感染有症狀者,如果快速檢測結果為陰性,必須使用最新一代快速檢測試劑或分子檢測方式重新進行測試。對於高風險感染無症狀者,如果快速檢測結果為陰性,同樣需要再次進行測試;低風險感染者,如果快速檢測的結果為陽性,也需要進行重新檢測。(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