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好劇洶湧,平日以追劇為樂的藝綻君總感覺時間不夠用。不想突然就荒蕪了,新劇都寡淡得很。目下,網絡人氣指數排第一的演員是任嘉倫,風頭更勝《清平樂》的王凱。追了十集《秋蟬》,果斷棄劇!結論是,這部劇扎紮實實地毀在了任嘉倫的「帥」上,無他。
01
也不知道為什麼,古裝劇走紅的流量小生都愛選諜戰劇落地。從《偽裝者》《麻雀》到《驚蟄》再到《秋蟬》,胡歌、李易峰、張若昀還有如今的任嘉倫,邁出古裝劇的第一步都選了諜戰劇。
古裝劇是個造星神壇,只要顏好,破銅爛鐵的演技一樣能成。臺詞說不順溜有後期配音演員彌補,演員只要多來幾個眼神,就被奉為演技派。辣麼多的小鮮肉憑古裝劇走紅,是有道理的。
比如,《古劍奇譚》裡出道的高偉光,到時裝劇《親愛的翻譯官》裡給黃軒當男二號,他的話劇腔和不放鬆把角色演得莫名其妙又無釐頭,臺詞和眼神都對不上,「深情的高偉光」一度成了笑柄。
還好公司給機會,在玄幻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繼續栽培他演東華帝君,雖然表演也還木訥,但形象實在出眾,人氣猛漲。
吸取了教訓,高偉光接連演了兩部民國劇《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和《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在這兩部劇裡,他的話劇腔和不放鬆並不太顯眼。之後他又回爐再演了古裝玄幻《枕上書》,憑人氣已進入一線小生的候補梯隊。
時裝劇與生活距離太近,好劇本稀缺,碰到好劇本,男演員沒有生活積澱演不進去,還很容易溜達到油膩一邊。所以,居於古裝和時裝之間的民國劇,是最好的過渡,這沒錯。
然而,在民國劇裡挑諜戰題材,絕不是個好選擇。回顧一下,李易峰演《麻雀》,陳學冬演《解密》都口碑很差;去年張若昀的《諜戰深海之驚蟄》平平淡淡,還是靠年底的古裝劇《慶餘年》火了一把挽回人氣。胡歌在《偽裝者》裡遠不如《琅琊榜》出彩,而《偽裝者》的最大受益者是靳東。而憑《大唐榮耀》、《錦衣之下》紅起來的任嘉倫,不出意外,成了《秋蟬》的丟分項。
《麻雀》和《驚蟄》裡的張若昀相似度未免太高
諜戰劇對演員而言,難度很高,演技不佳必折無疑,甚至比時裝劇更容易暴露演員的短處。但這麼多流量小生前赴後繼,可以猜想背後的邏輯大概是,性價比高且保險。就算演不出彩,若劇乃佳作,演員跟著沾光;若劇作不佳,被罵的槽點也會集中在劇本上。所以,對於輸不起的當紅流量小生而言,他們誤以為諜戰劇是安全地帶。
02
《秋蟬》剛開播時,熱門的話題是任嘉倫的十級濾鏡和髮際線。他的妝發精緻到造作了,沒錯,隨便定格在哪一幀畫面都很帥,然而就角色而言,除了主角光環耀眼,人物沒有性格,就更談不上魅力了。怎麼說呢,當人設看尚可,當人物看立不住。
葉衝的人設很清晰,流量小生最貪戀的全能型精英。
背景硬,從小在日本長大的中國人,日本天皇的老師清泉上野的養子;能力強,在日軍中擔任要職精通多國語言,還是個電訊專家。這樣的人,為什麼會被「檀香」看中並策反,成為一名意志堅定的共產黨員,這個重要的過程編劇沒有在故事裡展開,任嘉倫也不做考慮,這本來是他塑造角色性格最關鍵的基點。
懂戲的演員都會為角色設計前史。所謂前史,就是人物在劇情之外的來龍去脈。這些前史不用告知觀眾,是解釋給演員自己的。捋清楚了,才能在每一場戲裡定位角色的行為邏輯。一個有起承轉合的人物,才談得上個性、氣質。有個性、氣質,才談得上個人魅力。
經典諜戰劇《潛伏》裡,餘則成就是一個有清晰前史的人物,孫紅雷深刻地領會了編劇的意圖,著力於餘則成形成信仰的過程。餘則成並不是一開始就有堅定的信仰,未婚妻左藍策反他,餘則成說的是:「我沒什麼信仰,如果說有的話,我現在信仰良心,趕走日本人以後,我信仰生活信仰你。」左蘭犧牲後,餘則成悼念她反覆誦讀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把其中張思德的名字替換成左藍。
從那一刻起,他對共產主義從「愛屋及烏」蛻變成「忠貞不渝」。所以,誦讀《為人民服務》的那場戲,非常簡單的場景和臺詞,可孫紅雷是下了大功夫去演的,做了很多設計。
可《秋蟬》裡,任嘉倫把葉衝全演在了表面,表演基本停留在兩種表情裡,一個是精英本英,對日本同僚不屑一顧;一個是遇到困境就鎖緊眉頭。
故事開場危機四伏,葉衝跟隨日軍進駐香港,同時接到任務以「秋蟬」為代號與組織接頭。還沒到香港,一手帶自己加入革命事業的老大哥「檀香」已經犧牲了。到了香港,原定與自己接頭的「魚鷹」也因叛徒出賣而犧牲。初來乍到,消息全斷,線索全亂。原定的接頭暗號「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也被日軍掌握,日軍布下天羅地網伺機捕殺「秋蟬」。而葉衝雖是日軍高級將領,一露面就被宮本識破。
在這種腹背受敵、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按正常邏輯講,葉衝應該想盡方法隱匿身份,洗脫嫌疑。但任嘉倫作為一個與眾不同的諜戰劇男主角,劇情要反過來時時處處配合他耍帥。
看到叛徒出賣情報,隨手一顆彈珠,就以一敵百。開槍必是百發百中,標準姿勢一手插褲兜。
要帥,不帶軍帽,走在上司身邊也手必插兜
撒個嬌,檔案員迫不及待給他開綠燈
作為一個從小在日本長大的日軍高級軍官,葉衝在日本同僚中顯得格格不入。不是宮本太聰明,實在是任嘉倫那一臉的正義凌然,就差把「我是共黨」寫在額頭上了。任嘉倫真應該好好學習一下《黎明之前》裡的吳秀波老師。
在成功完成任務後,吳秀波演出了潛伏者內心的恐懼、掙扎與糾結,和之前那套故作鎮定,油腔滑調對比強烈,才會帶領觀眾深入角色複雜的內心世界。繼而認同、共情。
03
用節奏和剪輯粉飾劇情BUG,《秋蟬》做到了極致。通常諜戰劇彈幕裡都在討論劇情,或是在劇情裡找BUG,可看《秋蟬》的觀眾都忙於搞懂劇情,沒時間發彈幕。
節奏不是一般的快,兩集不到就送出四個盒飯,三集篇幅進行了四次行動,涉及中共、軍統、日軍、興和會等多方勢力數十號主要人物,每一集都有新人物出現,觀眾來不及分辨,導演還用各種插敘、閃回讓時間線徹底亂掉。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為了配合任嘉倫的各種超能帥,只能讓神劇情在神邏輯下的神奇地展開……
前面說只有「檀香」和「魚鷹」知道「秋蟬」的存在,後面就整個香島的地下組織以及日軍反派都把這個人掛在嘴邊,還知道他的具體任務。
舞會上公然舉槍射殺葉衝的妹子,被日軍抓回去審問,沒審出所以然,葉衝不顧同僚和上司反對,強行把女主角接回自己家,這種神操作在諜戰劇中還是第一次見到。
而左胸中槍的女主角不僅能持刀繼續搏鬥,被捕後還能扛住酷刑,肩膀中槍的葉衝現場昏厥,但第二天又能拿手術刀給女主角取子彈。
如果只是故事沒講好,也就罷了,但《秋蟬》給人的感覺是處處用機心。在角色設置上,女主的戲份是來打醬油的。幾位高顏值的男配角倒可以自組天團,擺明是備好的賣腐素材庫,提供給網友強組CP用。
但招術沒用好,幾位男配角都和男主有點違和。
男二號池城有自己獨立完整的故事線。池誠是留學歸來的財團闊少,表面上只圖利益依附日軍,實則是一名沉穩老練的共產黨員。他在地下組織、日軍機構、興和會之間斡旋……比起葉衝,他更像是一個地下黨應有的面貌。
池城的劉歡也沒有偶像包袱,他的角色認可度更高,存在感比男主強,網友調侃《秋蟬》改名叫《池少傳奇》更合適。
有神靈感的宮本少佐
另一位男配角是反派宮本,顏值不遜男主,演員把他演成個完全沒頭腦的炮仗脾氣,可池誠、葉衝、林小莊、靳香、何櫻,以及伯恩這些人有問題他憑直覺就知道,靈感來自何方編劇未交待。本來反派的作用是襯託主角,但因為葉衝的行動漫無目的,導致宮本也只能以致葉衝於死地為己任,而不是揭穿他的身份以證實自己的推測。受男主拖累,宮本也掉進了邏輯難以自洽的坑。
葉衝和林小莊在一起自帶腐感
還有一位小帥哥,是葉衝的義兄林小莊,清泉上野的另一個養子,同樣被檀香策反成為共產黨員,配合葉衝。和葉衝的問題一樣,林小莊沒有前史,明顯是來賣腐的功能性人物,人設都不清晰。
說到底,諜戰劇不是劇情夠燃夠爆那麼簡單,選擇諜戰劇落地的古裝流量小生們還是長點心吧。想想,觀眾為磕顏值追甜寵愛情劇不會覺得侮辱智商;可刷一部劇情BUG比比皆是,邏輯難以自洽,演員不走心的諜戰長劇,那感覺,是在做慈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