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出口253萬多件口罩、呼吸機!佛山海關查獲並移送公安機關

2020-12-15 瀟湘晨報

據廣州海關消息,近日,廣州海關移交給公安部門的一起出口253萬餘件醫療物資涉嫌違法案件被正式立案。此案為疫情期間廣州海關向公安部門移交的關區首起違法出口醫療物資刑事案件。

4月7日,萍鄉市某公司在佛山平洲南港碼頭向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申報出口2票「非醫用口罩」,經海關關員現場查驗,發現實際貨物為醫用口罩33.5萬個、額溫槍(紅外測溫儀)4000個及防護面罩2萬個。該批醫療物資均無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且收發貨人不具出口醫療物資的註冊資質。隨後,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向緝私分局通報,並進一步聯合排查,最終發現該公司還以相同方式申報出口9票貨物。

4月13日,經對總共11票貨物的徹底查驗清點,共在該公司申報出口的11櫃「非醫用口罩」中,查獲醫用口罩116.3萬個、額溫槍7.3萬個、呼吸機10臺、防護面罩60.7萬個、橡膠手套68.6萬個、防護服8540件。

廣州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處組織廣州海關所屬越秀海關、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廣州白雲機場海關、番禺海關對上述貨物的申報單位廣州某公司等4家公司相關的出口防疫物資開展專項稽查。海關緝私部門派員共同參與。專項稽查組通過檢查倉庫商品、追溯申報資料來源、核對檢測報告等方式核實真實貿易流程。其中申報出口非醫用口罩時,多次出現規格型號與申報不符、夾藏醫用口罩、額溫槍等醫用物資;申報醫用口罩時,出現生產廠家不在備案名單內等情事。最終查實以上公司通過偽瞞報方式,違規出口額溫槍、呼吸機、護目鏡、手套、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等醫療物資共計253萬餘件。

4月17日,該案移交廣州海關南海緝私分局行政立案調查,海關緝私部門及時通報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進行聯合研判。同日,作為刑事案件線索移交至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4月20日,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以涉案公司涉嫌逃避商檢進行刑事立案辦。

根據《商務部 海關總署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2020年第5號》(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要求,自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的企業向海關報關時,須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承諾出口產品已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符合進口國(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海關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驗放。

海關提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規範醫療物資出口秩序,防控不合格醫療物資出口,對有效支持全球抗擊疫情具有重要意義。海關總署全面強化醫療物資出口監管,嚴把醫療物資出口質量關,嚴厲打擊出口醫療物資違法違規活動,對違法違規出口醫療物資案件將依法從嚴從重從速查辦。進出口企業、報關企業、出入境快件企業、交通工具所有人和運營人等參與出口醫療物資的市場主體,在出口醫療物資時必須嚴格履行如實申報的責任。對如實申報的守法企業,海關將一如既往提供通關便利;對於通過偽報、瞞報、夾藏、夾帶等方式逃避商品檢驗,或出口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醫療物資冒充合格醫療物資的違法、失信企業,海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將移送地方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佛山平洲南港碼頭一批出口醫療物資,首次檢出不合格!
    據介紹,4月8日,在佛山平洲南港碼頭,南海辦在一批以「非醫用口罩」為名的出口貨物中,查獲發現夾藏出口的13批次紅外測溫儀4000個,隨後抽樣送往廣州海關技術中心進行質量檢測。 根據《商務部 海關總署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2020年第5號 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要求,自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的企業向海關報關時,須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承諾出口產品已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符合進口國(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海關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驗放。
  • 證監會半年移送公安證券違法案28起 253人被限制出境
    信息 證監會半年移送公安證券違法案28起 253人被限制出境 辦結立案案件101起,同比增長25%,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8起,同比增長27%,累計對253名涉案當事人採取限制出境措施,凍結涉案資金20.13億元。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說,今年上半年,新立內幕交易初查和立案案件共193起,佔比達52%,為當前在辦的最主要案件類型。其中,新立操縱市場案件52起,比去年同期增長68%,是數量增長最快的案件類型。
  • 重慶郵局海關連續查獲出口侵權商品,有你愛的LV、香奈兒、普拉達……
    04-26 20:34:34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LV、香奈兒、普拉達……4月20日-24日,重慶郵局海關連續在出口郵件中查獲16起共18件侵權商品,查獲侵權品牌主要包括路易威登、普拉達、勞力士、香奈兒等國際知名品牌,出口方向為歐洲各國。
  • 海關重磅嚴打,994.1萬個口罩被查獲,16家出口企業被通報
    據海關總署網站消息,自第5號公告發布以來,海關在郵件、跨境電商等渠道,共查獲問題醫療物資1120.5萬件,其中口罩994.1萬個,防護服15.5萬件,新冠病毒檢測試劑108.5萬份,紅外測溫儀2.4萬件。它們都是非清單企業生產或無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的『不達標』產品。多地海關查獲不合格出口防疫物資5月7日,南京海關查獲62萬隻出口標識不合格的非醫用口罩。
  • 查獲「定時炸彈」!翁源公安查處4起非法經營成品油違法行為
    打擊非法經營成品油行動近日,翁源公安查處4起非法經營成品油違法行為01 周陂派出所查獲一起非法運輸販賣「私油」案近日,周陂派出所在周陂鎮高一村落實「每日一設卡」盤查時,發現一名男子駕駛一輛白色麵包車(粵
  • 海關、公安建立配合機制 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
    ,規範了案件移送與法律監督、證據的收集與使用等程序,建立了海關和公安機關線索通報、案件移送、案情通報、信息共享、信息發布等工作機制。(資料圖)「建立健全國境衛生檢疫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發揮公安機關和海關的職能作用,依法及時、從嚴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相關違法犯罪行為,強化法律的威懾力和執行力,有效防控境外疫情輸入。」青島海關法規處張術傑處長表示。
  • 張家界查獲大量「三無」口罩
    張家界查獲大量「三無」口罩一個多月以前,長沙市嶽麓區市場監管局接投訴舉報稱,位於長沙市嶽麓區觀沙嶺街道佑母塘路「巨人名車俱樂部」門口在哄搶大量湖北口罩,懷疑是假口罩。嶽麓區市場監管局立即聯合嶽麓公安分局趕至現場調查處置。為配合疫情防控,全省市場監管稽查執法人員依法嚴厲打擊疫情防護用品(口罩)生產銷售和野生動物違規交易等違法行為,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
  • 口罩出口近日頻出新規!中國、美國都有重要變化!
    16家出口防疫物資不合格企業名單 5月9日,海關總署公布全國海關近期查發出口防疫物資質量安全不合格批次清單,點名16家出口企業和與其相關的生產企業。、殘損、受汙、超出保質期以及經實驗室檢測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防疫物資,海關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 海關嚴打超預期!100%查驗,違規將被扣貨且巨額罰款,你的口罩確定合...
    海關公布四個典型案例 案例一:偽瞞報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出口案例4月2日,上海海關布控查獲杭州某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的「快速診斷檢測試紙」,實際為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共計12.2萬份。 案例二:夾藏口罩出口案例4月2日,寧波海關對湖南省益陽市某公司申報出口的一批貨物查驗時發現,除申報的溼巾、塑膠袋等貨物外,查獲夾藏口罩15箱,共計4萬餘只。 案例三:偽瞞報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出口案例4月1日,北京海關在空運渠道布控查獲北京某生物科技公司將出口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偽報成「快速檢測試紙卡」,逃避海關監管情事,涉及新冠病毒檢測試劑300盒。
  • 一文讀懂 | 海關出口醫療物資監管新政策
    背景解讀  (一)商務部 海關總署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2020年第5號《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以下簡稱「5號公告」)  自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的企業向海關報關時,須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承諾出口產品已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
  • 亂賣亂宣傳保健食品這回栽了 柳城縣市場監管局向公安機關移送2起...
    近日,柳城縣市場監管局就向縣公安機關移送了2起銷售保健品虛假宣傳案,給了不法分子一個大大警示。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收到舉報立即展開暗中調查,發現舉報基本屬實,按照《關於在食品藥品執法辦案中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快速與縣公安局聯繫並組建專案工作組,分析案情統一思想,確定了對違法行為「零容忍」、從嚴從快從重查處違法案件的指導方針,並開始更進一步搜集會銷人員及經營內容線索。
  • 2015年中國海關智慧財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案例二:上海海關查獲出口侵犯「3M」商標專用權口罩系列案一、案情介紹2015年5月5日,上海海關所屬洋山海關查驗時發現,安徽某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向海關申報出口至奈及利亞標有「3M」商標的口罩78000個、包裝紙盒6960個、包裝紙箱364個,申報價值合計近7萬元人民幣。經權利人3M公司(以下簡稱「權利人」)確認,該批貨物皆為侵權貨物。
  • 320萬個醫用外科口罩涉嫌申報非醫用口罩被廈門海關查獲
    來源:央視網央視新聞4月22日消息,記者從廈門海關獲悉,近期廈門海關所屬東渡海關查獲320萬個醫用口罩涉嫌申報為非醫用口罩,這是目前為止該關區查獲數量最大的一批申報不實的出口醫療物資。4月15日,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以拼票方式向該關申報出口非醫用口罩一批,申報數量達320萬個。海關現場查驗部門審核單證時發現,企業提交檢驗報告執行標準為YY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標準,經現場查驗關員仔細核對,發現該批口罩外包裝標有英文「外科」字樣,實際品名均為「經典耳掛式外科口罩」,且外包裝標註生產廠商與資料提供不一致。
  • 湖南發布銷售假口罩等10大典型違法案例
    &nbsp&nbsp&nbsp&nbsp通過深挖徹查,公安機關陸續控制涉嫌銷售假冒產品的五級經銷商。據查,犯罪嫌疑人李某從河南某地購進上述口罩62000個,購進價格為0.32元/個,通過張某某、梁某、謝某、葉某等人從中加價銷售。李某、張某某、梁某、謝某均已被刑拘,葉某被取保候審,本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 稅務、公安、海關、人行聯合打擊虛開違法犯罪 黔西南州查處一起85...
    2019年3月,黔西南州稅務局稽查局收到稅務風險管理部門移送稅收違法風險預警,某建材有限公司等38戶新註冊公司,涉嫌在無真實交易情況下,為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範圍不符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經查發現,黔西南州境內有85戶企業涉案,犯罪團夥通過財務代理公司代理登記註冊,代領普通發票、代理虛假申報。
  • 每人40個口罩 中國出口有力支援全球抗疫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海關總署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3月至12月底,全國海關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4385億元,其中,口罩出口2242億隻、價值3400億元,相當於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個人提供了近40個口罩。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當天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2200多億隻口罩中,650億隻是醫用口罩。
  • 口罩過期8年又拿出來賣 狠狠罰!浙江公布「問題口罩」違法典型案例
    2月4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第四批「問題口罩」違法典型案例。連日來,全省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場監管總局的決策部署,迅速行動,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一批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利用疫情虛假宣傳、誤導消費等謀取非法利益的違法案件。
  • 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連查2宗偽報出口醫用口罩案
    「非醫用」遮擋「醫用」口罩標牌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連查2宗偽報出口醫用口罩案 近日,深圳海關所屬深圳寶安機場海關在空運出境渠道,連續查獲2宗利用「非醫用口罩」標牌遮擋真實的「醫用口罩」標牌、企圖逃避出口商品檢驗案件,共計查獲實際醫用口罩5萬個。
  • 促外貿穩增長-海關技術性貿易措施指南 (呼吸機出口篇)
    、外貿企業頻繁諮詢防護物資出口政策等因素,為促進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有效消化國內富餘產能和富餘物資,促外貿穩增長,現就物資出口通關要求及收集整理的呼吸機等防控物資國外主要技術性貿易措施提示如下: 在現代臨床醫學中,呼吸機作為一項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氣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於各種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術期間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療和急救復甦中,在現代醫學領域內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 海關總署決定對醫用口罩等11類物品實施出口商品檢驗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記者劉紅霞)海關總署10日發布公告,決定自當天起,對醫用口罩等11類物品實施出口商品檢驗。  公告說,為加強醫療物資出口質量監管,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其實施條例,海關總署決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對「6307900010」等海關商品編號項下的醫療物資實施出口商品檢驗。  公告附件顯示,公告涉及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紅外測溫儀、呼吸機、醫用手術帽、醫用護目鏡、醫用手套、醫用鞋套、病員監護儀、醫用消毒巾、醫用消毒劑等11類醫療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