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國維國學大師,都會想到他在《人間詞話》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之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其實,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關於藝術的創作,有特別深刻的理解與領悟,特別是一些經典著名的語句,將藝術的真善美講得透徹淋漓!
—01—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02—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03—
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僕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
—04—
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05—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06—
盛唐諸公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07—
詞至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08—
尼採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09—
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10—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11—
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
—12—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真善美是我們每個人所追求的一種高貴的品質,即便是王國維所提出的「三境界」,不外乎在告訴我們,做到情真和格高。即時情感真實,品格要高。
我們在做人幹事,為人處世中,就應該做到問心無愧,胸懷坦蕩,以真感情,真性情立足於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