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一架秋風扁豆花,古詩詞裡的豆花,秋天獨有的花色!

2020-12-16 品讀好詩詞

秋風起,豆花開。一簇簇嬌美的扁豆花在秋日裡綻放,那淡淡的粉,瑩瑩的紫,頂著秋風,綴著晨露,明媚著秋的詩行,婉約著秋的韻腳,成了秋天獨有的花色。

明代王伯稠詩云:「豆花初放晚涼悽,碧葉蔭中絡緯啼」,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有詠:「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鄭板橋在「庭春雨瓢兒菜 滿架秋風扁豆花」的對聯中,把農家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籬秋色,數扁豆花最美。

郊居秋日有懷一二知己

唐-溫庭筠

稻田鳧雁滿晴沙,釣渚歸來一徑斜。

門帶果林招邑吏,井分蔬圃屬鄰家。

皋原寂歷垂禾穗,桑竹參差映豆花。

自笑謾懷經濟策,不將心事許煙霞。

秋花

宋-楊萬裡

憔悴牽牛病雨些,凋零木槿怯風斜。

道邊籬落聊遮眼,白白紅紅匾豆花。

秋日

宋-高翥

庭草銜秋自短長,悲蛩傳響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鄰好,引蔓殷勤遠過牆。

海州道中

宋-張耒

秋野蒼蒼秋日黃,黃蒿滿田蒼耳長。

草蟲咿咿鳴復咽,一秋雨多水滿轍。

渡頭鳴舂村徑斜,悠悠小蝶飛豆花。

逃屋無人草滿家,累累秋蔓懸寒瓜。

豆花

宋-董嗣杲

西風籬落草蟲鳴,喚起書生啜菽心。

雨瓣霏霏成晚莢,霞英藹藹爍秋陰。

三年得謫非無樂,七步燃萁謾有吟。

請看種分紅白色,南山南下此苗深。

小桃紅-寄鑑湖諸友

元-張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涼,閒倚平山望。

不似年時鑑湖上,錦雲香,採蓮人語荷花蕩。

西風雁行,清溪漁唱,吹恨入滄浪。

秋日過子問郊居

明-王伯稠

映竹緣溪三兩家,陰陰樹影日將斜。

翩翩黃蝶穿疏蓼,唧唧秋蟲語豆花。

新秋示盛伯宣

明-劉泰

暑退新涼透碧紗,砧聲不斷是誰家。

酒醒小立殘陽裡,閒數籬邊紫豆花。

訪葛徵君

明-謝榛

西城閒訪葛洪家,籬落秋餘白豆花。

高枕自知無俗夢,數椽茅屋在煙霞。

新涼

明-王叔承

新涼樹杪來,風色動銜杯。

簷晚蜓蜻掛,籬晴蛺蝶回。

一溪秋水到,滿屋豆花開。

無限江南意,吳歌醉懶裁。

架邊

明-謝榛

閒庭秋一色,滿架豆花垂。

薄俗存吾計,衰年習土宜。

煙中晚雀定,露下候蟲知。

何限幽人意,臨風獨立時。

玉闌幹

清-朱彝尊

玉闌幹外秋蛩語,一架豆花清露。

蘭湯浴罷納新涼,攜縴手夜深爾汝。

綠窗人遠紗空護,網暗塵,蛛絲無數。

舊時梁燕也驚心,一回來卻又飛去。

扁豆花

清-查學禮

碧水迢迢漾淺沙,幾叢修竹野人家。

最憐秋滿疏籬外,帶雨斜開扁豆花。

望江南-山廬好,秋氣總澄鮮

現代-高燮

山廬好,秋氣總澄鮮。

幾架豆花風細細,半湖菱葉露娟娟。

涼意不能傳。

相關焦點

  • 秋風起時,讀一讀扁豆花的詩詞,那是溫暖的人間煙火
    鄭板橋曾經寫過這樣一副對聯:「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一方小院,四時菜蔬,煙火紅塵,田園人家,日子安暖又知足。自古逢秋悲寂寥,一架熱鬧的扁豆花卻會讓農家小院充滿溫暖的人間煙火。秋風起時,讀一讀扁豆花的詩詞,那是溫暖的人間煙火。昨日豆花籬下過,忽然迎面好風吹 。獨自立多時 。——宋.張良臣《失調名》感悟: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 「詩詞鑑賞」荻花,在古詩詞裡綻放最美的舞姿!
    荻花似蘆葦,秋天開紫花。唐朝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裡有「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之句。在黃河入海口處,暮秋時分,白茫茫的蘆花一望無際,隨風搖曳,一派秋草共長天、蘆蕩荻花色的自然景觀,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
  • 【詩詞鑑賞】十首最美古詩詞,在古詩詞裡的體驗冬日的魅力!
    十首最美古詩詞,在古詩詞裡的體驗冬日的魅力! 冬日平泉路晚歸 唐-白居易 節裡人家笑語饒,日高猶自燭光交。 霜林遮眼八九葉,露竹出牆三四梢。
  • 【詩詞鑑賞】寒露觀紅葉,一起欣賞古詩詞裡的紅葉吧!
    寒露時節,秋風颯颯,秋深葉紅。在「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的蕭殺之氣中,一簇簇、一片片的紅葉,身披冷露寒霜,攜凌雲之志、俠骨之風,漫山遍野、如詩如畫,一片色彩斑斕的美景。
  • 「詩詞鑑賞」秋風起 蘆花飛
    每到秋季,團團蘆花便浪漫的開放,花絮沸沸揚揚如飛雪,伴隨清爽的秋風,悄悄向天邊的彩雲飛去。蘆花,是蘆葦在秋天裡開出的花絮,她似花非花,似霧非霧,似白淡白,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領略到了蘆花的風採了。寫蘆花最早、也最著名的莫過於詩經裡的那首《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中的「蒹葭」指的就是蘆花。這首詩以蘆花、水、霜、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朦朧朧的意境,寥寥數語,卻讓人浮想聯翩。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野花,正芬芳,驚豔了秋天!
    秋天野花雖然沒有春天的野花那樣多姿多彩,但依然美麗動人,正芬芳,驚豔了秋天!!秋末江上望唐-貫休莽莽古江濱,紛紛墜葉頻。煙霞誰是主,丘隴自傷神。梁臺金-完顏璹汴水悠悠蔡水來,秋風古道野花開。行人驚起田間雉,飛上梁王鼓吹臺。
  • 「詩詞鑑賞」最是橙黃橘綠時——秋天,是詩詞裡不一樣的色彩!
    在很多人眼裡,秋天無疑是悽涼的,秋天的詩,更不免蕭瑟與悲涼。但在積極的人眼中,秋天是多姿多彩的,不信你看,秋天是劉禹錫詩中的「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秋天也是收穫的季節,是辛棄疾詩中的「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 9首與秋天有關的詩詞:最有韻味的秋天,都藏在古詩詞裡
    俗話說「傷春悲秋」,秋天是一個容易產生愁思的季節,也是一個詩詞高產的季節。最有韻味的秋天,都藏在古詩詞裡。《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夜書所見》 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長相思·一重山》李煜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詩詞鑑賞」一片楓葉 一首詩詞,在詩詞裡欣賞楓葉的美麗!
    在萬物凋謝的時刻,一片楓葉點燃秋天的熱情。坐在千株萬株楓樹間,看著楓紅層層,楓葉飄飄,楓葉就好像飽含了秋天的味道,盈滿了童話與夢、歌聲與詩。採一片楓葉,讀一首詩詞,我們一起在詩詞裡欣賞楓葉的美麗!夕陽在山新月上,道人相伴一僧歸。杯傾樂·楓葉飄紅宋-呂渭老楓葉飄紅,蓮房肥露,枕席嫩涼先到。簾外蟾華如掃。枝上啼鴉催曉。
  • 「詩詞鑑賞」在古詩詞裡,欣賞夏至最為燦爛的夏花——木槿!
    木槿即是「舜華」一花,不僅美麗,且可入饌食用,此時正開得絢爛,連綿有朝霞之色。木槿開時,繁花滿樹,熱熱鬧鬧,但是每朵花的壽限卻很短,朝開暮落,僅有一天,因此,便又有朝開暮落花之稱。李白有詩稱:「園花笑芳年,池草豔春色。猶不如槿花,嬋娟玉階側。」在古詩詞裡,欣賞夏至最為燦爛的夏花-木槿!
  • 讀古詩詞,邂逅時光裡那場溫暖的秋雨
    如若這雨下在白天,工作之餘,就沏一杯濃濃的熱茶,立在窗前,看玻璃上的雨珠匯成一條線,如小河般汩汩流淌。如若這雨下在夜晚,則最美不過夜深人靜之時,或倚窗聽雨,或桌前讀書。一盞燈,一本書,一杯茶,窗外雨聲瀝瀝,室內寂靜安然,心中則是滿滿的暖。其實,人生往往就是這樣,哪有那麼多風和日麗,悽風冷雨的時候也要坦然面對,溫暖我心。
  • 古詩詞鑑賞,要弄清情與景的關係(一)
    任何一篇古詩詞都離不開景的描寫與情的抒發。如果我們能了解古詩詞中情景之間的關係,無疑將有助於我們對古詩詞的理解與鑑賞。這也是高考詩詞鑑賞中常常涉及到的問題。那麼古詩詞中情與景有著怎麼樣的關係呢?第一種情況,觸景生情。
  • 「詩詞鑑賞」林泉無計消殘暑——古詩詞裡的殘暑!
    天氣炎熱的讓不少詩人有感而發,為此留下了少描寫殘暑的詩句,我們一起來看看詩詞裡的殘暑吧!殘暑招客唐-白居易雲截山腰斷,風驅雨腳回。早陰江上散,殘熱日中來。卻取生衣著,重拈竹簟開。誰能淘晚熱,閒飲兩三杯。立秋後一日與朱舍人同直唐-徐鉉一宿秋風未覺涼,數聲宮漏日猶長。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山中秋色,氣象萬千,攝人心魄的美麗!
    秋風到處,層林盡染,七彩斑斕,山中的秋沉澱著濃鬱的色彩。當你進入山中,山溪泉水叮咚作響,輕風送來濃濃花香,使人如入仙境。而在古詩詞中,山中的秋色更加氣象萬千,另一番攝人心魄的美麗!!這首詩,看來像是一片蕭疏淡遠的景,啟人想像的卻是表面平淡而實則深摯的情。在蕭疏中見出空闊,在平淡中見出深摯。這樣的用筆,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覺,也就是形象思維的巧妙運用。韋應物這首詩,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謂「化工筆」,也就是這個意思。
  • 【詩詞鑑賞】浪宕人間 蹉跎歲月,在古詩詞裡感受歲月的流逝!
    匆匆歲月,流年時光,一轉眼間一年的時間又將過去,許多人不禁一聲感慨:匆匆歲月為誰忙? 浪宕人間 蹉跎歲月,在古詩詞裡感受歲月的流逝! 書事 唐-杜牧
  • 「詩詞鑑賞」欣賞古詩詞裡的紅棗,一起邂逅秋天的美好!
    在果實纍纍的秋季,欣賞關於紅棗的詩詞,一起邂逅秋天的美好!絕句唐-喻鳧銀地無塵金菊開,紫梨紅棗墮莓苔。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紫薇花—夏天美麗的風景!
    紫薇花具有花期長、壽命長、花色豐富等優點,其花期正值少花的夏季,長達百日,有「百日紅」的美譽。因其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意蘊,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文人墨客詩詞書畫題詠的對象。清代汪灝《廣群芳譜》贊道:「一枝數穎,一穎數花,每微風至,夭嬌顫動,舞燕驚鴻,未足為喻。」
  • 「一起讀詩詞」古詩詞中隱藏的文化之美—小學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學習詩詞時,我們會經常聽到這個詞語。「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出現在《後漢書》中,意思是典制和掌故。在詩詞中,「典故」是指歷史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或者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或事件。「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典故」用得適當,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辭效果。所以詩人就會經常使用「典故」來增強詩詞的感情色彩。
  • 【詩詞鑑賞】 天氣如今是早秋 坐待消殘暑,古詩詞裡的早秋!
    雖然此時還是有些燥熱,但空氣一早一晚,開始夾雜著絲絲的涼意,讓原本燥熱窒息的心情,變的格外順暢和明朗,莫名其妙地安謐和恬淡。 在美麗的早秋,一起品讀早秋的詩,讓心情像秋風一樣順暢!
  • 【詩詞鑑賞】殘菊誰為惜,古詩詞裡的殘菊,凌寒傲霜!
    已至小雪,露水成霜,樹葉脫落,唯有菊花傲霜而立,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裡,依然是那麼美麗。古詩詞裡的殘菊,凌寒傲霜! 一花忽秀枯叢裡,更勝初開乍見時。 邀醉一杯婪尾酒,莫教風雨更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