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它照亮了中國製造業第一縣 ——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在江蘇,有這樣一家縣級供電公司。1978年前只有7座公用變電所,全社會用電量剛超過2億千瓦時;1998年起進行城網建設改造和「兩改一同價」工作,農村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2004年,當地跨入全國用電量超百億縣(市)行列。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已經超過了270億千瓦時,居民戶均配電變壓器容量達7.37千伏安,是省平均水平的1.5倍。它就是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
40年的跨越發展中,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始終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積極主動承擔江陰這座「中國製造業第一縣」的電網建設,勾畫出一幅電力發展融入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大潮的壯麗畫卷。
建立「五個一」機制促地方發展
江陰每年都有眾多的重大產業項目,其中大部分項目需要增容或接電。針對此類重大產業項目,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特別成立專項工作組,形成了以「一個工作領導小組、一個包幹責任領導、一個專屬服務團隊、一個督辦考核辦法、一本供電服務手冊」的「五個一」機制,從領導推進、責任落實、服務到位、督辦高效、服務細化等方面提升工作開展水平,為重大項目的高效有序推進提供了更多的保障。通過全程跟蹤式服務,掌握重大項目的用電需求、提升精準度,從能源支撐角度為重大項目提供了更多的助力。
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是「十三五」期間江陰電網改造升級的重要內容之一。與芙蓉大道項目工作的相對集中不同,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涉及面廣、工程量大,十分考驗供電公司的方案制定和政策落實能力。為此,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確立了優先安排小城鎮(中心村)的改造策略,集中精力和資源,確保江陰市下轄9個小城鎮(中心村)的電網改造升級順利進行。2016-2017年,全部9個項目如期完工,極大提升了小城鎮(中心村)的供電能力,也為城鎮化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創造了條件。
精準服務助力產業轉型
多年來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的背景之下,江陰市經濟發展已經到了培育新動能的關鍵時期。為給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供電服務,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不斷深入優化、提升效能、精準服務,提供「全天候、零距離、零閃動」服務機制,為企業做大做強產業、做精做優產品、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營造良好的供用電環境。
作為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提供14納米凸塊加工中段矽片製造服務的公司,中芯長電半導體(江陰)有限公司投資的28納米以下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項目,是該公司創新發展的重要成果。為給該項目提供更多助力,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積極開展110千伏用戶變電站配套建設工作,據悉,配套項目建成後,主容量將達到2萬千伏安,備供容量1萬千伏安。在配套電站建設過程中,供電服務團隊深入項目一線,主動對接需求,按照項目開展過程中的涉電程度,提供高效服務,為項目的如期完工提供了高效的電力保障。
為最大程度滿足用戶設備預試的需要,2009年起,該公司還推出「假日電醫生行動」,讓企業服務更加精準、高效。該行動實施10年以來,不僅贏得了企業的認可,同時也為供電服務的質效提升開創了新的思路。江陰華潤制鋼有限公司是「假日電醫生」行動的受益者之一。在主動提供電力服務的過程中,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新能源發展分公司人員通過日常走訪,了解到隨著華潤制鋼的不斷轉型升級,始建於2003年的220千伏變電所及輸電線路已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損耗和相關問題。為及時解決問題,分公司通過實地勘察,掌握了鐵塔鏽蝕等問題並第一時間對全站進行預防性試驗,確保了供電工作的安全穩定開展。高效的服務,也贏得了華潤制鋼的認可,最終將線路運行、維修維護等工作委託給了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新能源發展分公司。
推廣「網際網路+」服務
2019年7月,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應新橋鎮政府申請,開展變壓器遷移工作。考慮到此次遷移斷電影響用戶較多,該公司首次採用了10千伏旁路帶點作業方式,以技術為支撐,避免了停電近4小時的結果,為該線路上12臺變壓器的正常工作和400戶用戶的正常用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為適應新形勢下用戶的新需求,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積極推廣江蘇電力「網際網路+」服務,為進一步提升用戶對智能用電的接受度,公司採取入戶宣傳的方式,推廣APP使用方式,通過推廣「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微信公眾服務平臺,使客戶進一步了解平臺在電費帳單查詢、繳費記錄查詢、準實時電量查詢、停電信息查詢、營業網點查詢、用電檔案查詢、微信繳費、信息訂閱、智能應答等方面的作用。
2019年5月,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又促請政府出臺持續優化電力接入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用戶提出新裝(增容)用電需求後,供電企業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一站式」需求受理。用戶申請新裝(增容)用電,由供電企業「一站式」辦理。搭建接電「綠色通道」,將全市10(20)千伏、400伏非居民新裝(增容)用電平均接電時間壓縮至50個和7個工作日以內。
(陳思羽 徐 良 □ 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