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城市食品健康發展調研報告:廣東人吃得最養生,川人吃得很...

2020-12-13 環球網

近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在京發布了《中國十大城市食品健康發展調研報告》。此次調研涉及10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共獲得有效問卷3001份,其中男性佔51.5%,女性佔48.5%。調查知名大型食品企業28家、具有高級職稱的營養專家46人。以下是主要調查結果:

廣東人吃得「最養生」,川人吃得「很安逸」

總體來看,約六成消費者認為自己營養健康知識掌握較好,很了解「平衡膳食寶塔」,其中女性和高學歷人群的「自我感覺」更佳。然而僅有8.7%的專家認為消費者已經充分掌握了營養健康知識,可見營養健康知識的傳播依然任重道遠。

有趣的是,飲食改善意願最強烈的恰恰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本次調查的10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廣州人在「平衡膳食寶塔」認知度和飲食健康自評方面排名居前,而飲食改善的意願和行動也十分積極,這給「廣東人會吃」賦予了新的內容。重慶人和成都人在「平衡膳食寶塔」認知度和飲食健康自評方面儘管墊底,但依然樂在其中,缺乏飲食改善的意願和行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營養健康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對知識程度較高,改變意願強的地區和人群,要在基本科普的基礎上提供更豐富的科學知識;反之,則以普及基本知識為主。關鍵是要激發人們的內生動力,在有一定知識的基礎上,從「要我改變」變成「我要改變」。

消費者最想減鹽,但口味偏好難以撼動

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三減」(減鹽、減油、減糖)的認同度頗高,其中減鹽的需求最迫切但也最難減。從調查結果來看,「三減」最大的挑戰在於大多數消費者不願意放棄食物原有的口味,接近90%的消費者不希望產品為了健康升級犧牲口味。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指出,甜味劑在食品行業減糖方面已經有成熟應用,但鹽和油目前還缺乏有效的替代品,這使得食品行業只能採取緩慢漸進策略,以時間換空間,讓消費者逐步適應少鹽、少油食品。當然,這給食品工業提供了研發這方面新技術、新產品的機遇。

此外,消費者在閱讀營養標籤時主要關注的是脂肪、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等信息,只有很少的消費者關注食品中鈉的含量。丁鋼強所長認為,這一方面說明食品中「隱形的鹽」可能是未來減鹽教育的重點,另一方面說明社會上的瘦身、減肥、健身等流行話題對消費者的食物選擇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多數消費者認為飲食健康主要責任在食品和餐飲企業

調查發現,高達80%的消費者認為,是否遵循健康飲食是個人選擇,對於外來幹預存在一定排斥心理。但與此相矛盾的是,多數消費者認為飲食健康的主要責任在食品企業和餐飲企業,而專業界和企業界一致認為家庭廚房才是核心。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範志紅認為,家庭廚房是國民健康的重要基石,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只有家家戶戶都踐行「均衡膳食,吃動平衡」,讓每一個「細胞」都健康起來,我們才能實現「健康中國」。

三分之二消費者苦惱於營養建議說法不一致

此外,調查發現,消費者獲取營養知識的渠道豐富多樣,其中微信、微博等自媒體是消費者的首選渠道。但同時,近三分之二的消費者苦惱於營養建議經常改變,不知道該相信哪種說法。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認為,自媒體的信息量很大,但信息的整體質量不高,尤其是謠言和模稜兩可的信息偏多,建議消費者多從官方出版物(比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尋求答案,更希望官方部門和專家能多參與社交媒體的傳播,擴大權威信息的聲量。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城市食品健康發展調研報告(2020)》在京發布
    近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在京發布了《中國十大城市食品健康發展調研報告》。此次調研涉及10個一線和新一線,共獲得有效問卷3001份其中男性佔51.5%,女性佔48.5%。調查知名大型食品企業28家、具有高級職稱的營養專家46人。
  • 十大城市食品健康發展調研報告發布:減糖卓有成效 減鹽減油老大難
    央廣網北京9月10日消息(記者車麗)近日,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發布的《中國十大城市食品健康發展調研報告2020》顯示,高達89.2%的受訪者認為「三減」對國人健康很重要,目前,減糖卓有成效,減鹽減油老大難。中國人膳食結構發生改變的同時,疾病譜也在隨之改變。
  • 食物相剋、吃小龍蝦得「哈夫病」等成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謠言
    千龍網北京11月21日訊 11月20日,在由國務院食安辦、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指導,新華網主辦的「2018年中國食品發展大會」上,《2018年食品輿情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食品安全依然是食品行業輿論場中的熱點話題,自媒體平臺成為食品輿情的重要來源。
  • 2021年中國養生旅遊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養生旅遊是恢復健康、增強體質為目的去它地旅行,構成要素和條件包含療養、恢復、增進健康為目的各種資源、設施和服務。國內截至**主要分為溫泉養生、森林養生和海濱養生三大類。作為高端旅遊的一部分,養生旅遊往往對旅遊基礎設施的要求更高。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有優質的旅遊資源,這是養生旅遊最基礎的設施之一。
  • 全球與中國功能食品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全球與中國功能食品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認為,**年**月,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發布《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全球與中國功能食品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主要研究分析了功能食品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功能食品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調查顯示:消費者最想減鹽 但口味偏好難以撼動
    《中國十大城市食品健康發展調研報告(2020)》發布
  • 吃漢堡熬大夜,川普的快樂養生秘訣|白宮|麥當勞·川普|漢堡|...
    ricet777:「一個吃著麥當勞的肥豬」psc_hawaii:「我笑炸了」ugoluv:「論他是如何成為肥豬的」「他可以吃最健康最美味的食物,但他選擇吃屎」網友的諷刺、謾罵是在情理之中的,因為他們所設想的美國總統形象
  • 冷凍食品如何吃,陽光大講堂教新上海市民吃得健康
    (健康時報記者 尹薇)「剛到上海人生地不熟,買菜全靠電商,聽說新冠病毒『物傳人』,進口冷凍食品還能買嗎,怎麼吃?」「我和室友老家都在外地,平時基本靠小餐館、外賣、泡麵解決三餐,有啥不好?」在本土新冠疫情散發病例仍有出現的這個冬季,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
  • 吃得好不如吃得對!人體五臟最喜歡5種食物,吃對了就是養生
    對於千萬種食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喜好,有人會喜歡吃肘子,有人喜歡吃臘肉,還有人喜歡吃香菜,你知道人身體裡面的五臟分別都喜歡吃什麼嗎?吃對了,那就是養生,一起來看看吧。1、 心臟更愛吃深海魚心臟最容易誘發的都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比如說冠心病、心肌梗塞等。深海魚裡面富含大量的脂質,這些脂質對於軟化心血管以及疏通心血管具有重大作用。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一般都是動脈硬化,然後造成了血管空間變得狹窄甚至堵塞。所以,多吃深海魚對於保護心臟健康很有益處。
  • 八成中國人下館子最愛川湘菜? 江浙菜表示「不服」
    在川、湘、粵、魯等7個傳統菜系中,川菜以過半的超高支持率勇奪榜首,其次是湘菜。這兩個被廣泛認為「重口味」的菜系加起來的總比例,超過8成。排名第3、4位的,分別為粵菜和徽菜,兩者以29%上下的比例,幾乎打了個平手。而讓江蘇人倍感驕傲的江浙菜,只排名第5,受歡迎比例為26.4%。魯菜和閩菜,緊隨其後。 在最熱門的特色餐飲中,火鍋和燒烤分別以超過3成的比例位列前兩名。
  • 美團大眾點評研究院發布《中國健康養生大數據報告》
    中新網3月28日電 健康是人類永恆的話題。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健康養生已經成為現代人重要的生活方式,健康養生產業正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近日,美團大眾點評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健康養生大數據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健康養生市場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市場不僅巨大且增長快速。
  • 夏季晚餐吃什麼最養生?推薦5道菜,吃得更健康
    因此,在養生的過程中需要挑選合適的菜餚進食。那麼,夏季晚餐吃哪些食物最養生呢?因此,在夏季晚餐可以適當吃糖醋裡脊肉,這樣可以促進身體健康,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2、清蒸魚夏季養生應該合理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選擇適合的食物進食,才能達到調理身體,促進健康的目的。
  • 朋克養生的年輕人,在「健康食品」上交了多少智商稅
    今年有個蠻火的話題,討論的是90後養生。這屆年輕人的養生雖然開始得夠早,但他們的健康意識和傳統意義上的卻有些不同,雖然想要追求健康,但也要滿足自己的快樂和欲望。「用最貴的眼霜,熬最深的夜」是真的,白天保溫杯裡泡枸杞,晚上通宵去蹦迪也是真的, 年輕人即使養生,也不願委屈自己,必須既要健康又要爽。《中國青年報》對1979名90後進行的調查顯示,近八成的受訪90後開始關注養生信息,並將養生消費視為日常開支的必需。這意味著,絕大部分年輕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焦慮。
  • 大健康時代來臨 淺談食品與健康發展趨勢
    隨著大健康產業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強有力的新支撐,快速縱觀世界各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路徑,尤其是作為食品從業者,領略習得他國先進之理念、技術、產品,將有助於在地化發展大健康事業的品質與效率。大健康產業為何要學習日本?
  • 2019-2025年中國紅棗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2019-2025年中國紅棗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紅棗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紅棗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紅棗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2020-2026年中國食品製造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其發展狀況、結構和水平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經濟發展的水平,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具有密切的聯繫。食品工業具有點多、面廣、投資小、見效快的特點,對安排就業、穩定社會、回籠貨幣、搞活流通、提高農業產品深加工和附加值、促進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食品工業是人類的生命產業,是一個最古老而又永恆不衰的常青產業。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食品工業取得長足發展。
  • 火鍋季:吃得香也要吃得健康
    本周氣溫驟降,寒風猛吹之際,人們自然就想吃一些熱氣騰騰的食物,火鍋就是湛江人冬天必不可少的禦寒食品。記者走訪時常發現,不僅餐飲店的火鍋倍受消費者歡迎,還有不少市民喜歡在家自製火鍋,牛羊肉、生蠔、海蝦、西洋菜、茼蒿等火鍋必點菜品熱銷,有的菜品價格不低,但人們的購買慾依然強烈。
  • 中國月餅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月餅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隨著飲食習慣的變化,人們開始追求吃得營養、吃得健康,月餅高糖、高脂的狀況將逐步改變。綠色、低糖、低脂、安全、營養健康概念成為月餅發展的主旋律,這也是月餅企業贏得市場、贏得消費者信任的關鍵。
  • 2020 中秋國慶數據報告:廣東人最能花錢 西安人最愛喝奶茶
    2020 中秋國慶數據報告:廣東人最能花錢 西安人最愛喝奶茶 時間:2020
  • 2020年中國養生旅遊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養生旅遊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認為,養生旅遊是現代旅遊發展的一種趨勢。養生旅遊是一種建立在自然生態、人文環境、保健體驗基礎上,結合觀賞、品嘗、休閒、遊樂、避暑、避寒、康體等形式,以達到延年益壽、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等目的的新興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