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火會引起各種症狀,比如溼疹、皮膚紅腫、口腔潰瘍、流鼻血、中耳炎、牙齦腫痛和便秘等。很多媽媽搞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會上火呢?
飲食生熱
飲食是我們獲取能量的來源,如果吃太多或是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那麼便不能完全轉化為我們能吸收的能量,而是變成一些廢物廢料。要知道,這些廢物廢料還是會產生熱量,這就是所謂的「邪熱」,會是孩子體內有邪火。
如果寶寶是母乳餵養,會受媽媽身體情況的影響。如果媽媽脾氣火爆,內火比較大,或者在哺乳期吃了一些過熱的食物,亦或營養過剩的話,奶水含有的熱量會很高,會引起寶寶上。
起居無節
上火也可能是因為寶寶起居失調。一方面是睡眠,若寶寶睡眠不足或是睡眠質量不好,容易出現上火。現在正值暑假,不少孩子晚上睡得晚早上會賴床,這樣也不好。
另一方面和洗澡有關係。給孩子洗澡時,大家應注意水溫,不能過冷也不能過熱。現在天氣熱,若水溫過高,頻繁洗澡可引起上火。還有就是要避免讓孩子著涼,否則在風熱容易侵入體內或引起風寒,讓孩子生病。
穿著不當
很多家長害怕孩子著涼,習慣讓孩子穿很多衣物。有一些孩子平時是由老人帶,他們比較怕冷,以自己的溫度感受給孩子換衣,就容易讓孩子穿衣過暖。無論是孩子穿得多還是蓋得多,都容易引起內熱。
還要注意孩子衣物的材質,建議選純棉衣物。化纖面料透氣性差,穿了容易產生靜電,引起皮膚不適,或是使得內熱難以散發,所以最好不要給孩子穿腈綸等化纖衣物。
一般來說,孩子穿衣服應當和成人差不多,除了體質不好的孩子,健康的孩子可以成人穿得少一點。
感受外邪
外邪包括風、寒、溼、暑、火、燥等。其中燥邪傷津液,屬於陰邪,容易引起上火。溼邪和寒邪也會導致孩子有「火」。
胎毒
懷孕時生活習慣不好,進補太過或是貪食一些高熱量、高營養或辛辣的食物,亦或所處環境過暖以及一些遺傳因素等,都會讓寶寶有胎毒。
通常,寶寶在白日裡有熱毒不適多和胎毒有關,比如小便黃、起口瘡等。好在只要沒有其他熱毒來源一直供應,它不會持續太久。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