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州天氣唔錯,如果唔落雨的話,都幾舒服,周末閒暇的時候,出去行下,呼吸下新鮮空氣,豈不妙哉?呢次由小喇叭帶各位同學仔暢遊古色古香噶---黃埔古巷。
究竟點樣去?
搭地鐵的話一般到萬盛圍B出口,然後搭公車229或者旅遊三線到琶洲石基村(黃埔古港)總站即可。現在輕軌開通了,也可以體驗一下輕軌哦,同樣到萬盛圍下車。乘坐公交車的話,搭到黃埔技工學校站,再轉229或旅遊三線即可。
一行入去就系好似市集趁墟感,好多阿姨叔叔起度擺攤,多數都系自己種噶蔬菜養噶雞,細個噶時候,市集就系感,宜家就剩低呢度有細細個行市集噶feel。
第一站【奶婆姜撞奶】非常多傳統噶西關小吃,馳名噶姜撞奶系即叫即衝撞,比起其他撞好拿出來更加有意思。超級滑,入口即溶。贊!牛初乳,雙皮奶,自製酸奶,鳳凰燉奶都可以一試,牛奶都好新鮮!
亂入奶婆姜撞奶門口一檔讓我念念不忘噶牛腩王,喇叭妹最中意據地噶牛筋,入味而不膩,因為系個移動小檔口,運氣好先會遇到。認住圖片上面噶招牌就ok。
第二站【街邊糖畫】細個噶時候經常會買來吃,大個佐呢仲糖畫越來越少,沒霖到呢到竟然有幾家,雖然價格隨著時代在升,但過種甜絲絲噶味道一直沒變。
第三站【廣西捲筒粉】霖都沒霖到小小一個古村有來自廣西噶傳統美食,雖然系個小攤位,但呢到絕對客似雲來。並不是每天都開檔,如果你遇到,就肯定要義無反顧試下,有D似我地噶腸粉,先將一層薄粉蒸好,在放入材料卷埋一起,吃起身比腸粉滑身,很特別。
第四站【朱大媽蒸餃王】開在朱大媽家的超級無敵大陽臺上,傳統的皮薄餡靚手工東北餃子,還有特別秘制的涼拌。來自東北的朱大媽說,想把家鄉的味道帶到這裡,她們家的涼拌比我吃過所有地方的涼拌都好吃。不少遊客也是因為想念它的味道不惜千裡回到這兒來。
第五站【石基姑爺】傳統西關美食,起呢度你會吃到出面好少見噶野。超級懷舊有特色的店吃個瀨粉和古法盤粉,真的比較特別,水上人家就是疍民,黃埔以前是靠近水,很多水上人家居住,到了現在,還有很多保留傳統習俗的黃埔村民,爬龍舟,附近還有黃埔船廠。
第五站【裕福豆花】唯一一個值得推介又不是老字號的小資地方,他們家的豆腐花味道五花八門,玫瑰、桂花、薑糖等等,室內是小清新的布局,走累了休閒的坐一下吃個豆花也是非常不錯的。
第六站【江南第一包】街坊的包子店,非常便宜做的就是街坊的生意,每天早上都客似雲來。包子的品種有點多呵呵呵呵....不過喇叭妹最喜歡的就是他們家的水牛奶蛋撻,推介!
第七站【貓記艇仔粥】喇叭妹想講,真系一間非常之犀利噶店。人多噶時候,就只能系『半自助式』。想吃咩就自己入廚房拿,喇叭妹表示來了幾次終於吃到蜆啦!果然同傳說中一樣新鮮抵吃加大件。招牌艇仔粥足料又好味,難怪這裡無論什麼時候都一紮堆的人。(注意環境慎入)
第八站【路邊艾餈】阿姨即場做即場蒸,乾淨企理,手法很傳統,料很足。很人性化10塊錢三個,每個都是巴掌大,很飽肚。
第九站【婆婆豬腳姜】喇叭妹路過吃佐串2.5¥滿滿膠原蛋白的滷水豬皮,毛毛處理的很乾淨,滷得夠味又不太鹹,非常喜歡。豬腳姜也非常的不錯,廣東人生兒子都會請別人吃豬腳姜,寓意好事。特別是慈祥老人家做的。
第十站【無名麵店】在村子裡面有一家很普通的麵店,至於面,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做街坊生意。遠近馳名的就是瘦肉格格,一個小小的拳頭大小的蒸籠,上面就是肉餅,也許是經過老闆特別釀製的肉吧,肥而不膩,有點辣,吃上一個遠遠不夠。
吃就吃到呢度,呢度景都好靚下
起黃埔古港由朝耍到晚,玩過新野吃過美食,行攰就坐低飲下野,對於一日遊噶行程黎講真系算系充實到爆!
而且總噶黎講系廣州人均花費唔過百,有景有嘢食仲有得玩
真系抵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