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的膠囊旅館,自然博物館頂層,巖石區的冷清

2021-01-11 溜噠觀大世界

我這次的一趟澳國遊,源於本人踏遍五大洲的雄心壯志。這個理由說出來有點集郵癖,集齊之後自以為可以做個更傲嬌的小仙女,哪個小仙女還沒有點怪癖呢。北京出發,兩個目的地——雪梨到達,墨爾本離開,共十天。原本打算一人行,後來變成了兩人遊。出發前一個多星期,在我行程基本都確定後,一位剛交的朋友小武,說跟我定了同一天同一趟航班出發,回來也是同一天。這也太有緣分了吧,瞎扯,才不是什麼巧合,就是故意的。

對於這樣的尬遊,我這麼一個有原則的人,當然是要將原計劃進行到底,無論對方如何強插,節奏不能亂。反正我全程都是基於一人規劃的,有沒有旅伴都不構成威脅。帶著這樣的蜜汁自信,很順利地,本人在抵達雪梨兩天後被嚴重帶偏。後半程計劃全推翻,加上手機間歇性死機,整個人迷失在未知的旅程裡無力自拔。真的我每次都說,在外面如果沒有手機,我就死定了,沒想到真的發生了這種狀況,簡直不要太驚險太刺激。好了,鋪墊太多了,下面開始遊記。

2017年10月3日中午到達雪梨,飛機晚點了(頭天下午北京出發,15小時航班經停南京)。從機場坐比快線更省的shuttle bus(15刀)去市區,借小武的膠囊旅館把行李放下,順便參觀了一下旅館內部。第一站海德公園旁的澳國博物館(15刀門票),相當於先看官方自我介紹。一進去裡面都是些動植物標本、土著用具、恐龍骨架子,以及小孩子在玩。一個國家博物館,定位成自然博物館,可以算是澳國特色了吧。博物館頂層咖啡廳的風景很棒,可以俯瞰市中心廣場、教堂、公園一大片美景。

出來肚子很餓,還好做了餐廳攻略,趕緊找美食去。去了最想吃的一家義大利菜panzerotti bar,廚房下班了,討厭,攻略不到位(請留意餐廳開門時間,有的下午就關門了)換了一家最想吃的法式可麗餅four frogs creperie,要了兩種口味,一鹹一甜(16刀一個),味道不如顏值,不太推薦。

吃完從港口走到植物園,再繞回來,就恰好遠遠近近把歌劇院各個角度拍了個遍。如果要講究光線,建議上午去植物園,下午去環形碼頭,這樣才不會逆光。晚上去了巖石區裡雪梨最火的餐廳——煎餅店pancake,排隊進去坐下又出來了,因為看完菜單沒有一樣想吃的:牛排、豬肋、餅卷菜。

巖石區沒有想像中熱鬧,餐館也不對胃口,被海風吹了一天的我有點失望。累得只能打車去下一站(Uber 21刀,才3公裡),司機師傅說自己掌握了8門外語,問中文謝謝是不是再見的意思,我問8門外語包括中文嗎,他說當然。

第一天的重點終於在晚上來到,日本料理Masuya Suisan的海鮮豆漿火鍋(55刀)。也是一個很火的餐廳,排隊半小時、等上菜半小時。那個火鍋蓋子自打揭開,我與小5就再沒看到對方的頭,不是在埋頭吃吃吃,就是在盯著鍋裡的菜夾一下。嘴更是沒空說話,頂多問一下這鍋裡是什麼菜。直到半個多小時後,鍋空了,才緩過神來。據說牛肉豆漿火鍋也好吃,反正就是超級推薦!吃完晚上10點了,airbnb房東問我怎麼還沒回去,她都要睡覺覺了。我趕緊取了行李去坐地鐵,買了張opal公交卡,遇到地鐵站臺多時要留意,我就差點走錯,問了路才知道要去哪個站臺等車。

相關焦點

  • 雪梨巖石區旅遊攻略
    澳洲巖石區從歷史悠久的博物館,到古老的酒吧,再到熱鬧的周六市集,再到豐富的節日慶典,無論是悠久的或是新潮的,巖石區從不讓人失望。下面的澳洲巖石區旅遊攻略將帶你領略巖石區的獨特魅力。  澳洲巖石區簡介  巖石區(The Rocks)的名稱由來於1788年1月建造罪犯帳篷的巖石海岸,巖石區是雪梨最早開發的地區。巖石區陡峭雜亂的街道一直延伸到環形碼頭西部和雪梨海港大橋壯觀的拱形橋身。從海港大橋下方標誌性的雪梨歌劇院開始您的探險旅程,在海濱區隨意閒逛。
  • 澳大利亞-雪梨(4)巖石區
    (Sydney cove),並帶領隨同前來的警衛與犯人,在這塊砂巖海角上紮營,自此開啟了澳大利亞的歷史新頁,巖石區也就成為雪梨發展的最佳見證。雪梨當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由澳大利亞外籍藝術家 John Power (1881–1943)捐助建立的當代藝術博物館,於1991年開始開發。2010年由雪梨建築師Sam Marshall設計擴建,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 雪梨巖石區——是雪梨的發源地,坐落在繁華的海港灣內
    巖石區是雪梨的發源地,坐落在繁華的海港灣內,巖石區陡峭的街道一直延伸到雪梨海港大橋,是雪梨最受歡迎的地方之一。這裡保留著殖民地時期的建築,但是大多已經被改裝成了時尚店鋪、特色餐廳和酒吧,歷史與現代在這片土地上完美交融,呈現獨一無二的風情。
  • 巖石區——此區為雪梨最受遊客歡迎的地區
    由於此區為雪梨最受遊客歡迎的地區,因此不少風格時尚的餐廳及特色商店聚集於此,幾家獲得好評的餐廳不僅為遊客提供經典、時髦的用餐環境,更把雪梨的景觀攬入用餐氣氛中,幾乎每一家推出的招牌菜都是(美食指南)中一致推薦的餐點。
  • 巖石區是雪梨的發源地,坐落在繁華的海港灣內
    巖石區是雪梨的發源地,坐落在繁華的海港灣內,巖石區陡峭的街道一直延伸到雪梨海港大橋,是雪梨最受歡迎的地方之一。這裡保留著殖民地時期的建築,但是大多已經被改裝成了時尚店鋪、特色餐廳和酒吧,歷史與現代在這片土地上完美交融,呈現獨一無二的風情。
  • 雪梨最好玩、最吸引遊人的地方——巖石區
    巖石區是雪梨的發源地,坐落在繁華的海港灣內,巖石區陡峭的街道一直延伸到雪梨海港大橋,是雪梨最受歡迎的地方之一,歷史與現代在這片土地上完美交融,呈現獨一無二的風情。巖石區(the rocks)的名稱源於1788年殖民地剛形成的時候,最早的建築大多用當地的砂巖建成的,這是雪梨最早開發的地區。   如護士道及蘇伊士運河、還有古老倉庫的炊貝爾灣、以及位於雪梨大橋下道依斯角公園等,都是濱海地帶很好的觀光點。巖石區可說是每個來到雪梨的觀光客的必遊之地,這兒是雪梨最早開發的地區,有著許多代表雪梨開拓史的老屋老街。
  • 雪梨巖石區豪華公寓樓花, 坐擁雪梨最尊貴地址私邸!首期10%訂金,2 年後交房.高貴身份象徵!
    眾所周知的雪梨巖石區正面雪梨地標歌劇院所在地 - 環形碼頭,對望雪梨海港大橋。19世紀初期,巖石區為雪梨最時尚的地區,建造了許多優雅的建築。之後船業運輸興盛,貿易繁盛,巖石區成為澳大利亞歷史在文化、商業、建築、農業、醫藥等方面的重要一頁。隨著城市的發展,歷史濃墨重彩的饋贈,讓這裡成為了現代化發展最早的見證者與先驅者。
  • 漫行雪梨巖石區 舊時光裡覓美食
    臨港集團餐廳的招牌美食  位於雪梨海港大橋下方地帶的雪梨巖石區(The Rocks),原是1780年首批殖民者定居的地方。曾經黑暗、骯髒的碼頭區現已成為一個別致而又獨具藝術氣息的地方,新潮的市場、劇院、精品咖啡廳和酒吧林立,古色古香的巖石區和環形碼頭有雪梨最棒的濱海餐廳。無論是捧著雞尾酒在露臺享受夕陽,亦或是面對雪梨港的夜色品味澳式大餐,這個歷史與現代完美交融的地方總不會辜負你的期待。漫行雪梨巖石區  走走停停是體驗巖石區的最佳方式,逛累了以後選擇一家精緻的餐廳是食客老饕們的興趣之所在。
  • 雪梨巖石區集市:鬧中取靜的城市後花園(組圖)
    1.雪梨巖石區集市攝影 魏立憲  人民網雪梨12月30日電(實習生 魏立憲)巖石區(The Rocks)坐落在澳大利亞雪梨市中心這一絕佳的地理位置,卻沒有CBD喧囂的城市節奏,就像鬧中取靜的城市後花園,容人們享受慢下來的休閒節奏。
  • 雪梨各博物館可逛性點評
    在澳大利亞帶娃生活了幾年,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也跑了個遍,這裡先不討論各個美術館藝術館天文館之類,單說博物館,最值得逛得還屬雪梨最大的三個博物館:澳大利亞博物館
  • 雪梨巖石區將採用NFC技術
    在不久的將來,雪梨巖石區的遊客將可以用NFC智慧型手機了解該著名景區的歷史。  新南威爾斯州的副總理Andrew Stoner表示,巖石區是世界首個利用手機為媒介為遊客提供互動式旅遊的遺產區。「遊客只需用手機輕觸NFC標籤,就可以了解巖石區的一切,就仿佛沿著那鋪滿鵝卵石的小路,踏上砂巖階梯,一層層地揭開巖石區的家庭、朋友、罪犯和殖民者的故事。」
  • 雪梨旅遊別小瞧了巖石區,因為你的吃喝玩樂基本都在這裡
    去雪梨旅遊過的人肯定聽說過巖石區,它是雪梨市中心一個集城市活動,旅遊休閒,歷史文化於一體的旅遊區域。這片區域大概是在1788年,也就是殖民地建成之後才興起的,當時主要是用當地砂巖修建,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 雪梨巖石區集市:鬧中取靜的城市後花園
    人民網雪梨12月30日電(實習生 魏立憲)巖石區(The Rocks)坐落在澳大利亞雪梨市中心這一絕佳的地理位置,卻沒有CBD喧囂的城市節奏,就像鬧中取靜的城市後花園,容人們享受慢下來的休閒節奏。     在這裡漫步,身旁是歷史感厚重的黃色砂巖建築,腳下是古雅的鵝卵石過道。
  • 網紅巖石區的隱藏彩蛋
    雪梨 暴走的幾天裡,還有一個網紅區的土地我沒有踏上,那就是巖石區。「巖石區可說是每個來到 雪梨 的觀光客的必遊之地,這兒是 雪梨 最早開發的地區,有著許多代表 雪梨開拓史的老屋老街。1787年來自 英國 的亞瑟·菲利普船長(Arthur·Phillip),在250天的航行之後終於抵達了 澳大利亞 ,菲力浦船長將這個首度落腳的港灣取名為 雪梨 灣(Sydney cove),並帶領隨同前來的警衛與犯人,在這塊砂巖海角上紮營,自此開啟了 澳大利亞 的歷史新頁,巖石區也就成為 雪梨 發展的最佳見證。」
  • 巖石區制高地、義渠王陷落地--雪梨香格裡拉大酒店
    雪梨香格裡拉坐落在高低起伏的巖石區一處大斜坡的最頂端,緊貼著海港大橋的引橋,本身的高度加上地勢和位置使其大量客房都享有令人震驚的海港全景,從一號碼頭到歌劇院一覽無餘、全無遮擋。這一殺手鐧是同處於海港的三大競爭對手柏悅、洲際和四季所不能比擬的(後文會有分析)!
  • 雪梨一日遊有什麼推薦 推薦雪梨市區經典一日遊
    推薦雪梨市區經典一日遊,本次雪梨一日遊從大名鼎鼎的海德公園開始。海德公園(Hyde Park):南北長大約750米,東西長大約200米多一點兒。最北邊是城鐵聖傑姆斯站(St James),最南邊是城鐵博物館站(Museum)。
  • 膠囊旅館負責人回應:不會放棄膠囊旅館
    東方網2月23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昨天下午,中山北路1036號希泰膠囊旅館店門緊閉。對於膠囊旅館被消防部門「叫停」,希泰膠囊旅館的負責人塔贊表示,他不會放棄。膠囊旅館雖然是一個新鮮事物,但符合節能減排的理念。「如同幾十年前剛剛出現網吧一般,新事物的產生總要經過一番探索。」
  • 膠囊旅館
    今天看到的這個享睡空間突然想起了膠囊旅館膠囊旅館大多數只在繁忙的都市地區才有,因為日本可怕的加班文化,促使了膠囊旅館的誕生。這種旅館是幾十個整齊摞起來的「膠囊」。每個膠囊「盛放」一個顧客。「膠囊旅館」日語叫:カプせルホテル,就是:Capsuie   Hotel的譯音。人們也稱之為「太空艙酒店、膠囊公寓、節能青年客棧。是日本極有特色的充分體現日本資源節約與空間創意的便捷式旅館。
  • Tapit將為雪梨巖石區提供NFC智能標籤和二維碼
    在不久的將來,雪梨巖石區的遊客將可以用NFC智慧型手機了解該著名景區的歷史。    新南威爾斯州的副總理Andrew Stoner表示,巖石區是世界首個利用手機為媒介為遊客提供互動式旅遊的遺產區。「遊客只需用手機輕觸NFC標籤,就可以了解巖石區的一切,就仿佛沿著那鋪滿鵝卵石的小路,踏上砂巖階梯,一層層地揭開巖石區的家庭、朋友、罪犯和殖民者的故事。」
  • 「TheRocks巖石區」:原始又野蠻,自然不做作
    200多年前,當第一批探險者踏上雪梨灣,用砂巖建起黃金般的巖石海岸,探險家的狂歡就此展開。如今,The Rocks 巖石區,秉承著冒險精神和對美食的熱忱,將來自澳洲的砂巖與美食帶回廈門,在這片CBD裡建造出了屬於他們的巖石區。....不管你是喜歡在日光下遊走的地方,還是喜歡捧著一杯雞尾酒享受夕陽,或是喜歡面對這片CBD,感受來自南半球的狂野大陸,不管如何,這裡都能找到最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