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上海商人徐某盜用黑人牙膏商標,銷售劣質花露水被查處。
文/曹偉
當地時間6月18日,高露潔公司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公司正在就是否改名等事宜,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
「黑人牙膏」,原本是個中國品牌,20世紀三四十年代,它曾是上海灘的國貨之光!
1936:「現代醫藥界之驚人發明」
20世紀30年代,寧波三兄弟嚴柏林、嚴仲林、嚴季林以生產銷售雪花膏起家,創辦了「百昌洋行」(後更名為百昌行),該公司後又推出「她的友」、「阿墨林」等藥水藥膏,亦深受歡迎,在日化行業逐漸站穩了腳跟。
當時的中國,牙膏尚屬美容化妝產品範疇,利潤空間大,且正處在逐步被中國消費者接受的市場上升期。眼見這一商機,嚴氏兄弟從另一家國貨牙膏品牌「三星牙膏」挖來工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終於在30年代中期成功投產。
關於「黑人牙膏」品牌的確切誕生年代,有1933年、1935年等說法,而據筆者對民國時期各大報刊的查閱,所見最早的報導/廣告則是在1936年,因此至少我們可以認為,1936年,是「黑人牙膏」品牌真正開始走向市場,走向消費者的一年。
一向善於營銷宣傳的嚴氏兄弟很清楚,作為一種並無較高技術壁壘的產品,想要讓這個牙膏品牌暢銷於市,非採取富有特色的市場宣傳方式不可,說得通俗點,就是要有「噱頭」!
1936年11月21日的《申報》上,「黑人牙膏」以「現代醫藥界之驚人發明」為題,刊登了一則整版廣告。其號稱用黑人牙膏刷一次牙,就相當於其他普通雜牌牙膏刷一個月的效果。而對於為什麼叫「黑人牙膏」,其也做了詳細的解釋:
黑人牙膏之發明,發明之動機,端於黑人牙齒,類多潔白齊整,遂悉心加以研究,始知黑人日常所嚼之樹枝,中含潔齒植物素甚富,乃以科學方法製成具有白齒殺蛀功效之特質,此種特質如在五百倍之顧微鏡下普通原料,而配以有益牙齒之結晶體,並依照齒科原理,摒絕現行牙膏牙粉之普通原料,而配以有益牙齒之特質數十種,精製而成,故其功效確能白齒殺蛀除口臭以及堅固牙齦等,即多年不擦之焦黃煙牙,如以黑人牙膏擦之,不數日,即可變為白淨光潔之牙齒,或正在發酵之牙,如立即擦用黑人牙膏,則潛伏內部之牙蟲,可立被消滅,並可使其他未腐之牙,不受波累,又可保證二十四小時內不口臭,擦齒時且作蘇蘇之異聲,此非牙刷擦齒之聲,亦非膏質稠咂之聲,乃其中植物潔齒素與特種妙劑蕩滌牙縫積垢之聲,為黑人牙膏所特具,請用者注意及之。
一句話,黑人牙膏,高科技,不尋常,美白除臭,效果持久。
站在如今的角度,黑人牙膏此舉無疑涉嫌虛假、誇大宣傳,但在當時的上海灘,這樣連續不斷的宣傳著實「俘獲」了消費者們的芳心。加上百昌行此前經營其他日化品牌時候所積累的銷售渠道優勢,黑人牙膏很快在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在此基礎上,該品牌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比如為上海平民肺病醫院捐助建築基金。又如舉辦「黑人杯」足球賽,為上海私立貧兒教養院、貧兒工藝院籌集資金。種種這些,也使其在上海灘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品牌由「內銷」轉「出口」
1936年,嚴氏兄弟以華商好來藥物公司的名義註冊了黑人牙膏的商標,有研究者指出,該商標模仿的是當時廣受歡迎的美國喜劇演員艾爾·喬遜(Al Jolson),後者以抹黑面部的演出聞名。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黑人牙膏逐漸躋身上海最主要的幾個牙膏品牌行列,這從以下幾個例子中就可見一斑。
比如,正是因為黑人牙膏這一品牌的成功,上世紀30年代末百昌行推出的香皂產品亦冠名「黑人香皂」,並配以「品質至上、信譽至上,如同『黑人牙膏』一般」這樣的廣告詞。
又如,由於黑人牙膏的知名度、影響力,其也成為了一些不法商人的目標:1938年,上海商人徐某盜用黑人牙膏商標,銷售劣質花露水被查處;1941年,公共租界中央巡捕房又破獲一起生產假冒黑人牙膏的案件。
再如進入1943年,面對日漸嚴峻的戰局,日偽當局開始對各類戰略物資進行愈加嚴格的管制。由於牙膏的包裝材料錫也在此列,因此必須拿著舊牙膏皮,才能買到新牙膏。有意思的是,1943年3月26日上海《新聞報》上刊載了一則題為《購買黑人牙膏須攜帶舊錫管》的消息,這種以單個品牌代表某種商品品類的做法,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黑人牙膏在當時上海牙膏消費市場所具有的江湖地位。
抗戰勝利後,黑人牙膏繼續在上海暢銷,當時《申報》設有「市價一覽」欄目,發布各類商品價格,而黑人牙膏也一直都在「化妝品」大類中佔有一席之地,在牙膏市場中的代表性自不言而喻。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留在大陸的「黑人牙膏」更名為「黑白牙膏」,而該品牌的另一支則去到港臺,繼續經營「黑人牙膏」品牌。
1985年,該品牌被美國高露潔-棕欖(Colgate-Palmolive)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品牌的原英文名稱「DARKIE」於1989年改為「DARLIE」,並把商標變為如今的圖案──白臉男子露齒笑,但其中文名稱「黑人牙膏」保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