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百年前修建的人字形鐵路,耗資700萬,如今變成了什麼樣?

2021-03-05 歷史每天學


中國歷史上第一條營運鐵路線是英國在上海修的吳淞鐵路,清光緒三年(1876年)建成;唐山至胥各莊的唐胥鐵路是清政府聘請英國人監修、自己修建的第一條貨運鐵路,還不到10公裡長。唐胥鐵路1881年建成,起初還用過馬拉車廂,因為清朝皇室擔心沿途的皇家陵園受影響。

令人驚奇的是,晚清苟延殘喘的最後幾年內,居然自主設計、修建了一條舉世矚目的鐵路線,也就是廣為人知的京張鐵路。京張鐵路與號稱「中國鐵路之父」的詹天佑密不可分,作為總工程師,詹天佑因此一舉成名。

工程投資


19世紀末,中國的鐵路修築權和礦山開採權成了西方國家攫取利益的香餑餑。英國和俄國都在爭奪北方的築路權。京張鐵路誕生在晚清改良派試圖擺脫外國資本控制的背景下。光緒帝提出「力行實政」,於1898年回絕了英俄等國修路的企圖。但英國人不死心,私自草測了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這引起俄國的不滿,俄國又要求承建京張鐵路,未獲批准。1903年,一些具有外資背景的商人奏請修築京張鐵路,均被清廷拒絕。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京張鐵路背後的功臣袁世凱。

到1905年,時任直隸總督兼關內外鐵路總辦的袁世凱等人提議自主修建京張鐵路,光緒帝這才點頭。京張鐵路全長201公裡,穿越崇山峻岭,工程量不小。袁世凱決定用關內外鐵路的運營收入修建京張線,起初計劃分批撥款500萬兩白銀。受任總工程師的詹天佑研究了兩個路線方案,都因預算過高而捨棄,最終敲定了關溝段路線。這個方案預算低一些,不過還是超出了袁世凱的預期。詹天佑上報的預算投資為729萬兩銀子,袁世凱感到為難,要求詹天佑重新做預算。這麼大的投資袁世凱也不能做主,他讓詹天佑只算修鐵路的投資,壓縮到600萬兩白銀以內。機車等費用另行申請。詹天佑將預算減至572萬,工程竣工後還節省了20多萬,總耗資約693萬兩白銀。

爭氣路


詹天佑最終確定的路線方案施工難度不小,包含著名的青龍橋車站「人字形」鐵路段。青龍橋一帶坡度大,火車很難爬上去。人字形鐵路是說白了一種岔道結構,在岔道口使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後面推,火車爬坡就容易多了。人字形方案被譽為詹天佑的發明創造,其實並非如此。詹天佑的後人探訪青龍橋車站時講到,這種修建辦法最早源於美洲。詹天佑在美國留學時候,曾見過美洲的人字形礦山小鐵路,受到啟發的詹天佑將該方案帶回了國內。無論如何,人字形方案在國內還是首創。

相信不少同學還記得小學課文《詹天佑》,為修建京張鐵路,詹天佑傾盡心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尤其是南口至八達嶺段,地形複雜,落差大,連英、美、俄等國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所以洋人嘲笑說「建造這條鐵路的中國工程師恐怕還未出世!」京張線分為三段,修建豐臺至南口段時,鋪軌的第一天就出了狀況,一列工程車的鉤鏈斷裂,造成脫軌事故。一時間,種種猜疑和誹謗紛至沓來,洋人更是找到了口實,認為中國人修不了鐵路。而詹天佑馬上用自動掛鈎法解決了問題。第二段南口至青龍橋關溝線更是難關,需開鑿4條隧道,沒有施工機械,完全依靠人力。詹天佑採用豎井方法,在隧道中部開鑿兩個直井,分別向兩端開挖。中國築路史上的第一條長隧道八達嶺隧道就是這樣建成的。1909年10月,京張鐵路全線竣工並通車。原本計劃6年建成,實際上不到4年就修好了,且每公裡造價全國最低。

新時代的京張高鐵


到民國時期,在京張鐵路的基礎上又增修了多條路線。新中國成立後,變化日新月異。京張鐵路也經歷了多次現代化的改建。時至今日,京張鐵路除了某些部分還在使用,同時也差不多成了一個記錄百年風雨變遷的景區。2008年,張家口站的貨運專線相繼停用;2014年,張家口站停止了客運業務。後來張家口為了城市發展,打算拆除京張鐵路的張家口聯絡線,遭到眾多學者的反對。從某個角度來說,現代化的張家口正是憑著京張鐵路的老火車「拉」來的。2018年,這條「功德圓滿」的鐵路被列入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2019年底,北京北站至張家口站的京張高鐵正式開通,京張高鐵穿過原本的京張鐵路人字形路線,形成一個「大」字。一新一舊的兩條鐵路交相輝映。結語:京張鐵路在百年前象徵著民族自強和自信,保留下來的意義,不僅在於充分改造和利用舊線路,從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精神傳承。

相關焦點

  • 100年前,詹天佑花掉一成國庫修建的人字形鐵路,如今怎樣了?
    我國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出現了很多的有才能的人,他們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中國在世界歷史上一直是一個強國,到了清朝末年,因為清政府的封閉,導致中國遭受到了西方列強的入侵,讓中國進入到了百年黑暗中。
  • 100多年前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鐵路,花費693萬白銀,如今怎樣了
    當時的西方列強國家想要從我國獲得更大的利益,便施壓都想從我國搶奪京張鐵路的修築權。英國和俄國首當其衝,兩個國家為之爭論了好久也沒有結果,最後清政府採取行動決定自主修建。當這一決定發布的時候,西方列強國家都恥笑我們,說能夠修建京張鐵路的中國人還沒出生,因為這條鐵路困難重重,修建難度非常巨大,即便對於他們西方國家來說也很棘手。
  • 100多年前詹天佑,自主建造設計的人字形鐵路,現今怎麼樣了?
    在外國人看來,京張鐵路的修建難度極大,俄國和英國都一直無從下手,中國人怎麼可能有能力完成呢?因此都認為清政府是白白浪費錢財。當時接下這項重任的人正是詹天佑。詹天佑在12歲時就去了美國留學,後來憑藉優異的成績進入了耶魯大學學習,在校期間學習的是土木工程專業。也就是說,詹天佑在建築方面的才能並不遜於外國人,甚至比很多外國人都還要優秀。詹天佑雖然12歲就去了美國生活,但卻有一顆強烈的愛國心。
  • 詹天佑當初修建的人字形鐵路,如今還能用嗎?其實早就成為了文物
    大家從小學課本上都曾經了解過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的故事,今天,我們就深入介紹一下詹天佑,這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當年修築京張鐵路的往事。在那個內憂外患、水深火熱的歲月,我們共同了解一下當初詹天佑究竟歷經了那些艱難困苦,最終他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實現這一偉大壯舉的。
  • 100年前,詹天佑設計修建的我國第一條人字形鐵路,如今怎麼樣了
    1899年,俄國表示要修一條從恰克圖經庫倫、張家口到北京的鐵路,以方便兩國通商,清政府直接拒絕,俄國心裡打的小算盤眾人皆知。英國見清政府拒絕了俄國,他們也湊了上來,希望清政府讓他們來修這條鐵路,他們絕對不像俄國人那樣「貪婪」,俄國一聽生氣了,兩個國家為鐵路的修建權爭得不可開交。
  • 詹天佑:100年前自主建造設計的人字形鐵路,現今怎麼樣了?
    袁世凱對詹天佑的能力與才華早有認識,早在1902年秋的時候,「不差錢」的慈禧任性地想要修建一條鐵路從北京坐火車去清西陵祭拜,這條鐵路必須在第二年春天慈禧起行前完工,袁世凱承擔了這個任務,結果還是在選擇總工程師的環節上列強又打起了口水仗,眼看已經來不及了,迫不得已的袁世凱將這一任務交給了詹天佑,這時候擺在詹天佑的面前只剩四個月的時間。
  • 100年前詹天佑自主建造設計的「人字形」鐵路,如今怎麼樣了?
    100年前,中國還處於戰亂狀態交通嚴重落後,外國侵略者為了更好從我國獲取利益,不斷從清政府手中搶奪鐵路修築權。當時,英國和俄國都想得到京張鐵路,掌控連接中國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兩個國家爭論了許久也沒有結果,最終清政府決定自主修建鐵路。
  • 100多年前,詹天佑修建的第一條「人字形」京張鐵路,如今怎樣了
    清末明初之際,中國的鐵路意識相當淡薄,1840年,鴉片戰爭結束之後,不少的人在西方的影響下,有了基本的鐵路知識,隨著洋務運動的掀起,鐵路建設也正式劃入了中國近代化運動當中。留美歸來的詹天佑,臨危受命,必須建造一條屬於大清帝國的國有鐵路,詹天佑任官辦京張鐵路總工程師兼會辦局務,他帶領工程學員徐文、張鴻鵠從豐臺起測量張家口,北京到張家口一代地形險要。
  • 新詹天佑把百年「人」字改成「大」字
    列車行駛在八達嶺群山中的京張鐵路上 王嵬/攝北京城外西北方向,層巒疊嶂、石峭彎多的八達嶺山嶺中,兩條鐵軌高低錯落,湊成一個尖銳的夾角,形成「人」字,在青龍橋車站交匯。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運營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如今,它109歲了。詹天佑銅像也俯瞰這條鐵路96年了。
  • 新詹天佑們把百年「人」字改成「大」字
    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運營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如今,它109歲了。詹天佑銅像也俯瞰這條鐵路96年了。百年來,西北方向進出北京的列車,開進八達嶺山脈,沿著33.33‰的坡度,緩緩駛入青龍橋車站站臺,調換車頭方向,緩緩駛離。  在它腳下的山體中,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正在修建。京張高鐵於2016年4月開工,預計在2019年年底通車。通車後,從北京到張家口將僅需1小時。
  • 新詹天佑把百年「人」字改成「大」字
    列車行駛在八達嶺群山中的京張鐵路上 王嵬/攝北京城外西北方向,層巒疊嶂、石峭彎多的八達嶺山嶺中,兩條鐵軌高低錯落,湊成一個尖銳的夾角,形成「人」字,在青龍橋車站交匯。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運營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如今,它109歲了。詹天佑銅像也俯瞰這條鐵路96年了。
  • 詹天佑:從廣州恩寧路走出去的「中國鐵路之父」
    經過8年的時間,詹天佑先後在美國西海文小學、紐海文中學、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鐵路專科進行深造並出色地完成了大學本科課程,成為當年歸國的105名留美學生中僅有的兩位學士學位獲得者之一。詹天佑歸國之後,主持修建了唐山鐵路、灤河大橋、京津鐵路、萍醴鐵路、新易鐵路、京張鐵路等國家工程。
  • 中國百年鐵路史的聖地 中國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詹天佑以其卓越的才能解決了京張鐵路修建的難題。京張鐵路修建最艱難的一段正是穿越軍都陘的一段,這裡坡度極大,從南口到八達嶺,每四十尺就要墊高一尺。詹天佑採用「人」字形軌道,將這段鐵路分成南口到青龍橋、青龍橋到八達嶺兩段,火車無論從南口還是八達嶺到青龍橋時,都要轉換車頭方向。
  • 百年京張鐵路,見證民族復興徵程
    從時速35km到350km,百年京張鐵路不僅記載了中國鐵路的變遷史,更是演繹出一部近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史。 百年京張,變的是建設工藝,不變的是必勝決心。修建京張鐵路時,面對距離長、巖層厚的八達嶺隧道,詹天佑採用了先從山頂往下打兩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的中部鑿井法;而如今,我們不僅研發出「長城號」全液壓可調式超大斷面襯砌臺車等大型設備,還掌握了品字形開挖、精準微損傷控制爆破等獨特的施工方法,建設出最大埋深102米的八達嶺長城站,為世人矚目。 百年京張,變的是旅客體驗,不變的是智慧創新。
  • 詹天佑的功績,不只是修建京張鐵路,還有一座鐵路大橋
    京張鐵路的修建,讓詹天佑揚名於天下,很多人都認識中,也只是記住了京張鐵路而已。其實詹天佑的成績,可並不僅如此,在中國路橋歷史上,他創造了很多個第一。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詹天佑的另一個偉大的作品——灤河大鐵橋。
  • 詹天佑紀念館:百年中國鐵路史的縮影(圖)
    青龍橋火車站與「人」字形鐵路微觀圖     核心提示:    詹天佑紀念館位於八達嶺長城腳下。1760年,詹天佑的曾祖父詹萬榜攜眷移居廣州從事茶葉出口貿易。1816年,詹天佑祖父詹世鸞在廣州城西門外十二甫定居, 詹天佑於1861年4月26日出生。詹天佑的童年接受了傳統的私塾教育。1872年,詹天佑考取了清政府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學班,1878年,詹天佑考取了美國耶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留美的9年時間裡,他從一個普通的中國幼童變成了一個站在世界鐵路科技前沿的青年才俊。
  • 長城腳下動土:新詹天佑把百年"人"字改成"大"字
    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運營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如今,它109歲了。詹天佑銅像也俯瞰這條鐵路96年了。百年來,西北方向進出北京的列車,開進八達嶺山脈,沿著33.33‰的坡度,緩緩駛入青龍橋車站站臺,調換車頭方向,緩緩駛離。  在它腳下的山體中,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正在修建。京張高鐵於2016年4月開工,預計在2019年年底通車。通車後,從北京到張家口將僅需1小時。
  • 長城腳下動土:新詹天佑把百年「人」字改成「大」字
    北京城外西北方向,層巒疊嶂、石峭彎多的八達嶺山嶺中,兩條鐵軌高低錯落,湊成一個尖銳的夾角,形成「人」字,在青龍橋車站交匯。  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運營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如今,它109歲了。詹天佑銅像也俯瞰這條鐵路96年了。百年來,西北方向進出北京的列車,開進八達嶺山脈,沿著33.33‰的坡度,緩緩駛入青龍橋車站站臺,調換車頭方向,緩緩駛離。
  •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長眠「中國最文藝」的小火車站旁
    上世紀初,詹天佑負責修建的京張鐵路,是首條由中國人自行設計、自行建設的幹線鐵路,詹天佑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1982年,詹天佑遷葬於京張鐵路上的青龍橋火車站旁,陪伴著自己親手設計的鐵路和這座號稱「中國最文藝」的小火車站。
  • 雲南屏邊鐵路人字橋,可以媲美詹天佑設計的人字鐵路:成為鐵路橋梁...
    ,取得了在西南地區經商控制權之後,在1904年開始動工修建到1909年建成並通車的顛越鐵路,這條鐵路修成之後被稱為與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並列為世界三大工程之一。 顛越鐵路在綿延長崇山峻岭之中穿梭,其中工程是一個最偉大的奇蹟,就是修建了一座舉世聞名的人字形結構鐵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