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國獨有的物種,你認識多少?

2020-12-12 濟寧廣播電視臺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藥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原料,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但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一些動植物等生物資源遭到了過度開發和利用。據專家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的物種將有四分之一陷入滅絕的境地。生物鏈一旦斷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我國獨有的物種也是不少,小編列舉幾個,看看你認識多少?

●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頭軀長1.2至1.8米,尾長10至12釐米。體重80至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也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金絲猴:金絲猴,毛質柔軟,鼻子上翹,有緬甸金絲猴、怒江金絲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6種,其中除緬甸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外,均為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金絲猴群棲高山密林中,以漿果、竹筍、苔蘚為食,亦喜食鳥蛋等肉類,棲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長毛可耐寒。6個品種均為珍稀品種,均列為紅色物種名錄瀕危品種。

●白鰭豚: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遊,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鰭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預計白鰭豚會在十年內徹底滅絕。日臻完善的克隆和轉基因技術,或許是拯救白鰭豚的最後一絲希望。

●白唇鹿:一種典型的高寒動物,棲息地海拔在3000至5000米,植被主要是高山針葉林和高山草甸。它們的食物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以集群方式活動,群體的規模因季節和棲息環境的差異而不同。僅在中國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邊緣地帶的高山草原地區,包括了青海、甘肅、四川西部、西藏、雲南北部五個省。

●揚子鱷:是短吻鱷科短吻鱷屬的一種鱷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中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中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

●珙桐:落葉喬木。可生長到15至25米高,葉子廣卵形,邊緣有鋸齒。本科植物只有一屬兩種,兩種相似,只是一種葉面有毛,另一種光葉珙桐是光面。色花奇美,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洛陽綠誠農業已規模化繁育及種植成功。珙桐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為中國特有的單屬植物,屬孑遺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中華水韭:該種為中國特有瀕危水生蕨類植物。分布於中國江蘇(南京)、安徽(休寧、屯溪和當塗)、浙江(杭州、諸暨、建德及麗水)等地。 喜溫和溼潤氣候,主要生長在人跡罕至的淺水池沼、塘邊和山溝淤泥土上。

●原始觀音座蓮:僅產於雲南東南部局部地區,屬瀕危種。喜生於季節性雨林陰溼的環境,常構成草本地被層常見成分,山坡下部溝谷邊緣分布最多,也較高大。株高80至120釐米,早春於根莖上萌發新芽,7至8月孢子囊群在葉背上顯現,11月成熟後孢子飛揚。

●望天樹:別名擎天樹,大喬木,高40至60米,胸徑60至150釐米;樹皮灰色或棕褐色,樹幹上部的為淺縱裂,草包下部呈塊狀剝落。幼枝被鱗片狀的茸毛,具圓形皮孔。葉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

望天樹木材堅硬、耐用、耐腐性強,不易受蟲蛀;材色褐黃色,無特殊氣味,紋理直,結構均勻,加工容易,刨切面光滑,花紋美觀,為製造各種家具的高級用材。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看浙江新物種圖鑑 帶你一起漲姿勢
    5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18年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25周年,也是我國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25周年,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紀念生物多樣性行動25周年」。生物豐富而多樣是美麗中國的應有之義,是實現綠水青山的重要前提。作為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浙江近年來愈加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重要聯繫。近年來,浙江不斷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成效顯著,發現一大批珍稀瀕危物種和新物種。今天小編選取了幾張「新面孔」,一起來了解下。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尋浙江珍貴物種 燕鷗小鯢都是呢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2020-05-24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山嶽日|山區生物多樣性是我們的未來
    世界上一半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在哪裡?在哪裡可以找到數千種水果、蔬菜、穀物、豆類、堅果、動物、魚類、蜂蜜、昆蟲和真菌?在哪裡找到三分之一的植物物種?答案:山!見山——山嶽多媒體展覽(格式設計展策)今年12月11日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山嶽日,2020年的主題是山區生物多樣性。2020年國際山嶽日在謳歌山區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也不斷提醒我們山區面臨威脅。世界上最壯觀的山區風景以獨特的地形、立體的氣候帶和孤立的環境,為廣泛的生命形式創造了條件。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江蘇珍稀瀕危物種達165種 生態環境向好
    今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江蘇從2017年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目前調查結果已經出爐,全省有165種珍稀瀕危物種,部分保護動物的種群數量逐漸擴大,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 【聚焦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生物如此多嬌
    生物有多少種,又叫些什麼?生物如何生存,又有哪些生活方式?未來,又會有多少生物誕生、又將有多少生物滅絕?古往今來,人類關於生物的研究從未停止,也從未找到唯一的答案。生物,一個簡單的名詞,蘊含了多少人類未知的秘密。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河源越王山——生物多樣性的寶庫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20年的主題是「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202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讓人們認識到,人與自然是一個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一起來閱讀自然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無論是旅行還是在地,無論是讓人眼前一亮還是容易被忽略,世界的美總是由豐富多姿、無窮無盡的生命構成。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看湖南這些珍稀動植物
    今天是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五月,孟夏草長,花葉勃生, 在這樣萬物競茂的季候裡, 設立這樣一個節日, █ 為什麼要設立這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它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它是地球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 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利用,若干年來,地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已受到嚴重威脅,也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嚴重威脅。
  • 全球「基因庫」,生物多樣性保護刻不容緩
    在12月11日第18個國際山地日來臨之際,中國與尼泊爾近日共同宣布了珠峰最新「身高」——8848.86米。這一消息讓興都庫什—喜馬拉雅(HKH)山區再受關注,這一區域被稱為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
  • 怎麼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麗水的「答卷」借你「抄抄」~
    編制《麗水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發展規劃(2021-2030年)》,明確全市未來十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優先領域、優先行動和重點項目。編制《麗水市生物多樣性管理辦法》《麗水市生物多樣性體驗地標準》《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監測規範》,使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走上制度化、規範化軌道。
  • 雲南:將實施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搶救珍稀瀕危物種
    5月22日上午,雲南省人民檢察院、雲南省生態環境廳、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共同召開「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雲南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高正文在介紹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計劃時說,雲南將計劃實施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加大珍稀瀕危物種和極小種群物種搶救保護及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管理
  • 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熱帶和亞熱帶山地、丘陵地帶的原始森林及常綠闊葉林這些物種的發現反映了雲南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不斷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雲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這裡的生物多樣性超乎你的想像做好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籌備工作抓住提升雲南國際知名度影響力的重大機遇向世界展示雲南之美為美麗中國增添光彩當天召開的省政府黨組(擴大)會議強調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多樣性
    ,火後快速生長成為優勢物種典型例題二:(22分)馬達加斯加是非洲最大的島嶼,它於1.6億年前與非洲大陸分離,島上物種豐富,70%以上的動植物世界上獨有的。(4)水土流失加劇;(1分)地質災害頻發;(1分)生物多樣性減少。(1分)典型例題六:(2019·四川高二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四川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區之一,四川的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僅次於雲南,居全國第二位。
  • 高原鼠兔——保護西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性物種
    生物多樣性為人類帶來了各種直接和間接的效益,這些效益綜合起來對於人類的健康幸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Costanza et al.,1997;Primack,1998)。根據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CCICED)生物多樣性工作組的計算,中國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約相當於每年2 550億到4 100億美元(CCICED,1996)。
  • 高原鼠兔—保護西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性物種
    生物多樣性為人類帶來了各種直接和間接的效益,這些效益綜合起來對於人類的健康幸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Costanza et al.,1997;Primack,1998)。根據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CCICED)生物多樣性工作組的計算,中國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約相當於每年2 550億到4 100億美元(CCICED,1996)。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五彩繽紛大千世界中這些奇特生物你見過幾種?
    2020年5月22日,今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大自然這個神奇的造物者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可謂是千變萬化,無奇不有,不知道,這些神奇的動植物,你又見過幾種呢?今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大自然這個神奇的造物者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可謂是千變萬化,無奇不有,不知道,這些神奇的動植物,你又見過幾種呢?今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大自然這個神奇的造物者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可謂是千變萬化,無奇不有,不知道,這些神奇的動植物,你又見過幾種呢?
  • 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為何落地昆明?答案在這裡
    《生物多樣性公約》(下稱《公約》)於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6個締約方。我國於1992年6月11日籤署《公約》,是最早籤署和批准《公約》的國家之一。締約方大會是《公約》的最高議事和決策機制,每兩年舉行一次。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國各類保護地總數達1.18萬個
    視頻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供   新華網北京5月22日電(郭香玉)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我國約有高等植物3萬多種,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特有植物種類約1.7萬餘種,如銀杉、珙桐、銀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樹等,均為中國特有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種類。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表示,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多樣,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國進一步加大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
  • 山西汾河源頭生物物種與生態系統多樣性研究取得成效
    央廣網太原12月29日消息(記者李楠)記者從山西省科技部門了解到,針對汾河源頭的現狀,山西省生物研究所與山西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聯繫開展了「汾河源頭生物物種與生態系統多樣性研究」,首次對汾河源頭區域的物種與生態多樣性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