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走就走的旅行
今年的勞動節假期,本意是在家當條鹹魚,不去給人山人海的景區添堵。但在假期已過一半之際,突然接到了我哥的電話,慫恿我去霞浦看海。
作為一個戶外運動及旅遊愛好者,很顯然我是經不起這樣的誘惑。於是在一小時內麻溜地收拾了背包,來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驅車抵達霞浦時,天色已暗,有幸還能瞥見霞浦一抹溫柔的晚霞。
晨跑見聞:高羅海灘,難脫大海懷抱的小紅車
每回出門旅行,我都習慣於用晨跑的方式來丈量一座城市,這次到了霞浦自然也不例外。
一大清早,朝著東方,迎著耀眼的太陽,從所住民宿晨跑至6km外的高羅海灘。
跑到目的地後,在沙灘上信步而行,任海風將我的汗水拭去。然後看到了讓我哭笑不得的一個畫面:有車主昨晚把車停在沙灘上,今晨潮汐正在一步步把車輛吞噬。
車主發現事態不對了,召集了四五位壯漢,齊心協力推車,但都沒能將車從海水中解救出來。
而後求救了當地村民,調度了兩臺小貨車,想把小車從大海的懷抱中抽離出來。
半個小時後,仍舊未解救成功。因為我當天還有其他行程,所以先趕回民宿洗漱,沒再駐足觀看了。
但這件事帶給我的教訓就是,千萬不要睡懶覺,要起得比潮汐早才行……
下尾島,夏威夷島?
民宿的老闆給我們推薦了位於閭峽村的下尾島,乍一聽我還以為是夏威夷島,發音真是太像了。
目前下尾島尚未被開發完全,道路以土路為主,比較坑坑窪窪,遊客也並是不多,所以下尾島這裡還保持著原生態的風貌。
山與水結合得恰到好處,海水清澈湛藍,灘平海闊,還真有那麼點小夏威夷島的感覺。
沙灘上還有不少鬼斧神工、千姿百態的礁石,絕對是凹造型的聖地呀。
從海蝕洞往外拍的大海,也別有一番意境。
出海捕魚:收穫的不是魚,而是心境
想體驗一下當地漁民們的生活,包了艘漁船,與漁民大叔出海捕魚去了。
漁民大叔採用的是撒網捕魚的方法,我那位性子急的哥哥迫不及待地要收網,最後我們收穫了滿滿的……海帶。
當然也有一些魚兒與螃蟹,不過數量太少,體型太小,就不發圖片出來丟人啦。
看著波瀾不驚的平靜海面,突然有點理解梭羅筆下《瓦爾登湖》的意境了。避開城市的喧囂、熙攘的人群,回歸到大自然裡去,享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愉悅,過著極簡的日子,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大京海灘:「閩東北戴河」
我們在大京沙灘上下的岸,據說大京沙灘有著「閩東北戴河」的美譽。
這裡的沙質細膩,適合小朋友們玩耍。商業化經營得也比較好,有沙灘車、海上摩託、海上垂釣、海上捕魚、皮划艇等項目。
我們捕魚回來時,天色漸漸暗淡。潮水上漲,大京海灘上玩耍的人們也隨之散去,又還給這片海域一片寧靜。
意猶未盡的霞浦之行
以下是我霞浦一日遊的所行之地,高羅海灘、下尾島、大京沙灘。在霞浦所逗留的時間短,所以多是走馬觀花地打卡罷了。
有朝一日若是能過上陶淵明筆下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就好了,希望我到時候的狀態是:漫步沙灘上,怡然見大海。真正能夠拋開物慾與浮躁,從容地過生活,與大自然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