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雲南祥鵬空被裁定:破產重組。
這家2004年6月成立的公司,海南航空持股70.19%。
短短數日內,又一家「海航系」公司,轟然倒下。
而其背後的海南航空,已化為齏粉。
01
海航,
中國第二大民企、四大航空公司之一。
創立於1990年,曾是中國的驕傲。
2017年,海航列世界500強第170位,這已經是其第三次上榜。
當時的董事長陳鋒還放言:
「未來10年,海航將步入世界500強前10名!」
海航舉辦進入世界500強慶典
風頭正勁,一時無兩。
連一向對華不友好的CNN都讚嘆:
「中國海航的航空制服是世界上最酷的!」
曾幾何時,
又美又颯的海航是一張耀眼的東方名片。
結果,僅僅3年,
海航從年收入6000多億,急墜至負債超7500億。
2020年1月最後一周,海航控股申請破產重整。
1月29號,海航發公告:
「收到海南高級人民法院的通知,海航因不能清償到期的債務,有關債權人申請法院對海航進行破產重組。」
其實,說3年都太長了,
早在2019年,海南省政府就派聯合工作組進駐了海航。然而,在一年處理3000多億資產後,海航仍有7000多億債務,並譽為「亞洲債務最多企業」。
如果海航破產成功受理,這起資產規模超7000億,債務規模更大的破產案,將成為中國史上最大破產重組案件。
很多人以為,是疫情打垮了海航。
疫情期間,航空業低迷,幾乎全行業都在虧損。
2020年,美國波音虧了超119億美元,海航虧損超580億,國航預計虧損135億,南航預計虧損80億, 東航預計98億以上。
大家都虧了,疫情好轉後會逐漸恢復,
卻只有海航,死了。
它真正的死因在內部,這裡要提一個人:
陳鋒。
02
這造型奇特的建築,深得海航董事長陳鋒的喜歡,
他說:「這是一個盤腿而坐的釋迦牟尼造型。」
海航集團董事長陳鋒
海航內部人士稱:海航兩位當家老總都是信佛的。
68歲的陳峰十多年前開始信佛,研修密宗。據稱,還曾拜南懷瑾為師。
左二 陳鋒 左三南懷瑾
海航內部有個說法:每個員工的胸牌吊帶都找高僧開過光。
曾有段時間,海航員工之間,都是單手施佛禮。而海航機長的工作牌背後都印有佛像。
當然,這些只是甜瓜聽聞,不知讀者中是否有海航員工或家屬,歡迎指正。
傳聞,在海航,陳峰是「神」一樣的存在。
業界有傳:一次一個名為「陳鋒」的人來海航應聘,被要求改名。對方為了得到工作,稱可以改名陳曉峰,但又因陳峰的兒子叫陳曉峰而再度遭拒。
陳峰還對相面頗有研究:喜歡大臉盤的長相。
因此,海航空乘中,東北人較多。
海航曾十次蟬聯「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榮譽
一海航集團前員工曾對《南方周末》的記者說:「陳峰信佛是因為創辦海航後,歷盡劫難,最後養成了不急躁的性格,並有了佛緣。」
說到歷經劫難,也是確有其事。
陳鋒有句座右銘:
「我要麼不做,想好要做,必定一日不斷。」
這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也讓他和航空結緣。
03
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委掛牌。周可斌攝
04
1991年,在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民航總局給海南航空頒發了經營許可證,並批准海航引進4架波音737飛機。此後,陳峰抓住了契機,
05
海航與夢工廠合作的三架「功夫熊貓」塗裝飛機
有了大量資金後,海航又併購了長安航空、新華航空和山西航空,成立了西部航空。其後,海航又接手了三亞鳳凰機場、三峽機場、滿州裡西郊機場……
總資產曾超萬億,營收6000千多億,
旗下上市公司13家,
子公司多如牛毛,涉及44個細分行業。
陳鋒開始膨脹了,一次講話中他說:
「除了造保險套的企業沒有,其他都買了。」
貪婪與欲望,就像一顆種子,開始肆意生長。
海航集團,開啟了擴張之路。
06
2013年,海航陡然開啟了「鯨吞」模式:
60億美金併購英邁公司,100億美元收購愛爾蘭飛機租賃公司,65億美元收購希爾頓酒店集團25%的股份;22億美元購買紐約paek ave大廈,買下《財經》雜誌……
短短幾年,海航投入了超400億美元併購,
參股境內外上市公司26家。
接下來的操作,就越來越「魔幻驚悚」。
先講個美日的故事:
美國賣日本人一棟樓,報價4億美元,雙方談妥。
但日本隔天遞上新合同,上標價:6.1億美元。
美國人不解,日本人解釋道:
「我們老闆查金氏世界紀錄,發現歷史上單幢大樓的最高售價是6億美元,老闆要突破這個紀錄,因此給出了這個價格。」
這就是日本經濟泡沫最大時,史稱:太君不差錢!
這個故事,和近年的海航異曲同工。
2016年,海航去香港買地。
胡亂舉牌,價格越高越好。
其中一塊地,海航拿地價格約每平方米14.53萬港元,價格比市場預估最上限價格搞出了88%,直接創下了香港近3年最高官方住宅地塊拍賣記錄。
這樣的「麵包地」,海航5個月內買了四塊,
大手一揮就是272億港元。
而轉年,就直接虧本將這4塊地拋售。
其中貓膩,篇幅所限,這裡不一一深挖。
更奇葩的是,海航竟然斥資1.3747億美元收購了美國華盛頓州的8個高爾夫球場。
為啥要跑美國高價買高爾夫球場呢?
其公告稱:看好中國人去美國打高爾夫,
很顯然,這個市場根本就不存在。
轉眼2019年,海航集團將這8座高爾夫球場「揮淚大甩賣」,直接折損60%,淨虧5000萬美金……
更驚悚的是,海航竟然還收購了樂視體育。
2019年,凱撒旅遊、海航資本投資、海航資本集團成立基金參與了樂視體育B輪融資,最後當然是打水漂……
擴張之路有多瘋狂呢?
2009年,海航旗下公司不足200家,2011年初,已逼近600家。甚至危機四伏的2017年,海航還「逆市」收購了曼哈頓公園大道-245號大樓,並增持了德意志銀行,收購了香港-惠理集團、新加坡物流公司……
然而一系列輝煌戰績背後,卻暴露出致命短板:
幾乎沒有資產管理能力。
海航旗下的600家公司,良莠不齊,很多企業盈利能力低下,不虧損,大筆資金就這樣打了水漂……
而就在如此情況下,2017年,海航的創始人64歲的陳峰和56歲的王健,攜手邁入了百億富豪行列。07
所有的分崩離析,都始於內部
相比陳鋒,海航的「二號人物」王健內斂得多。
王健,天津人,此前也在中國民航局工作,曾跟陳峰一個辦公室,其後跟陳峰一起離職創辦海航。
一起摸爬滾打,一起闖過華爾街,
曾經好的跟一個人似的。
2011年7月的一次內部會議上,王健說:
「我作總結和陳總作總結都是一樣的,我倆坐在這看似是兩個人,實際上是一個人,所以大家別把我們看成兩個人。」
陳峰也在會上說:「我跟王健同志兩個人角色總是互換。」
但隨著內部發展,二人關係日益微妙:
據老員工講,海航內部有個潛規則:陳峰用過的人,王健不會再用。比如陳峰把某個員工指派到哪,這個人王健以後肯定不會再動。
2016年9月起,一份流傳在海航高管內部的《陽光宣言》,讓兩人紅了臉。2018年9月18日,海航發管理層調整公告:
(陳鋒的兒子)陳曉峰出任董事會董事,
他近期還被任命為董事長助理兼副執行長。
(陳鋒的侄子)陳超被任命為集團副總裁。
陳曉峰(左)和陳超(右)
盲目擴張+無效管理+人性貪婪,
如同紅眼的賭徒上了桌,結局早已註定。
那麼,虧的是誰的錢呢?
銀行、債券持有人、供應商、員工……林林總總,光股東和債權人就有43萬之眾。
行至此處,笑話已變成了最悲的悲劇。
就連董事長陳峰也因未及時償還3.7萬欠款,被列入了「老賴」名單,不僅日常出行受限,還被限制了高消費。
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
那手持念珠的修道人,只剩枯禪,
嘆一聲海航,海航,
心有魔債,叫一聲佛祖,卻回頭無岸。
)謝謝您的閱讀
-end-
然後右上角加
喜歡本文請分享及右下角點"贊"和"在看
▼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