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載風雨歷程,波瀾壯闊;七十載薪火相傳,初心不改;七十載執拙守正,歷久彌香。11月16日,臨水酒業70周年盛典在安徽電視臺亞洲一號演播廳盛大啟幕。現場來自各界的洞藏酒愛好者、酒界泰鬥、行業專家、明星大腕、媒體記者等共3000餘人參與了本次活動,共同見證了中國白酒界的這一盛事。
一襲紗衣裙袂飄,一曲古調琴聲揚。當晚7時許,嘉賓陸續進入安徽電視臺亞洲一號演播廳,入場的通道被臨水玉泉獨有的綠色包裹,琴棋書畫詩酒茶......臨水玉泉把古人的風雅用一個個小景展現在嘉賓眼前。在另一邊,臨水玉泉展示出了80到90年代共20款臨水老酒,古樸的包裝透出的是時代的印記。
一段故事,道出鏗鏘歷程。晚會以一段《霽月清風仙子臨水》的表演開場,「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隨著「李白」吟詩聲,仙子從空中緩緩落下......特別的開場瞬間抓住了現場觀眾的眼球。
臨水酒廠旁邊的千年銀杏樹至今依然屹立在明代朱元璋出家的圓覺寺裡,一棵古樹見證了古鎮的歷史變遷,一代代臨水人卻將臨水鎮的釀酒的手工古法技藝傳承了下來,並沿用至今。主持人餘聲以1號講解員的身份登場,開啟了臨水玉泉的「歷史之門」。唐朝的尉遲敬德獻酒,明朝的玉姑救駕......曾經流傳千年的佳話在演員們的精彩演繹下,讓沉睡已久的歷史躍然眼前。臨水酒業董事長張雲翮在第一篇章的講話中,更是圖文並茂的向現場嘉賓解讀了臨水酒業70年的發展歷程以及臨水鎮深厚的文化背景。
1949年,國營安徽臨水酒廠正式成立。70年裡,臨水酒每個時期的產品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如今的臨水玉泉,已經成為安徽大眾餐飲及商務中高端宴席的熱選佳釀,其「洞藏兼香酒」戰略開啟了徽酒洞藏酒潮流的先河。晚會現場嘉賓上臺共同啟動了臨水玉泉萬噸真實年份洞藏酒滾動存儲戰略計劃,又一場史無前例的徽酒演繹已悄然拉開序幕。
一份執拙,堅守正本初心。千年老酒,百年傳承,悠久的釀酒歷史和傳統造就了「臨水酒業」獨樹一幟的釀酒工藝。
每一杯臨水玉泉背後,都凝結著堅守和執著。晚會現場還為臨水功勳守拙人:國家高級品酒師方西元以及大別山洞藏基地洞庫主管陳光明進行了頒獎儀式。他們日日積累,久久為功,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方西元,註冊一級品酒師、國家高級品酒師、六安市勞模。30餘年堅持酒體設計與研發。由方西元主導設計的臨水玉泉足年洞藏系列等3款產品,分別於2015和2019年,從數千款參賽產品中脫穎而出,3度斬獲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賽金牌。
陳光明,2005年調任臨水酒業原酒庫及獨山洞庫、金寨洞庫主管,駐守大別山洞藏基地,管理洞藏基酒及私人酒窖。風雨數十載,獨自一人與青山為伴,默默無聞守護臨水每一壇洞藏珍釀,陪伴每一滴洞藏酒老熟。
正是因為有這些匠人的堅守,臨水酒才能傳承清朝吳隆興坊非遺古法手工釀造技藝,並一直沿用117口明清古窖池,用宜興陶壇儲存每一壇臨水玉泉,歷經數年的洞藏後,終升華成時間的佳釀。
一壺好酒,鐫刻時間印記。一壺好酒需要時間的醞釀。臨水酒業為慶祝建廠70周年特別推出的臨水玉泉足年洞藏70周年紀念酒,將臨水酒業代代相傳的古法技藝和匠心精神融入其中,集臨水酒業釀造、調香技藝之大成,堪稱歲月打磨之精品。
臨水釀酒的歷史要追溯到公元618年大唐盛世,歷經千年醇香歲月,1949年,吳隆興坊改制成立國營安徽臨水酒廠,80年代,臨水酒榮膺徽酒三連冠,並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獎,2012年,臨水酒業大別山洞庫被基尼斯認證為「中國藏酒第一洞」,2016年,臨水十年壇,榮獲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金牌。
如今在酒瓶身上,銘刻著臨水酒業建廠70周年專屬徽記,徽記左側,細膩呈現著臨水純糧手工釀造流程,徽記右側,描畫著臨水酒業70年發展歷史的重要節點,這座70年老廠最珍貴的寶藏在此款酒身上一覽無餘。
一杯彌香,對酒當歌謝四方。時代的機會和銘記的初心最終成就了臨水。臨水也將感恩的心帶到了活動現場,在三輪的抽獎活動中,臨水為現場幸運嘉賓送出臨水足年洞藏系列酒。著名草原歌手騰格爾對酒當歌,精彩獻唱,把整場晚會又帶向了另一個高潮。一曲《蒙古人》既唱出了大草原的廣闊,也唱出了草原漢子縱酒的豪情;一段《天堂》贏得滿堂喝彩!騰格爾的萌叔形象和臨水玉泉的品牌不謀而合,都屬於傳統中又有時尚,實力中藏著初心。
2019年是臨水酒廠成立70周年,這70年是不忘初心、不懈奮鬥的70周年。這70年是風雨砥礪、高歌奮進的70年。近年來,臨水酒業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上持續實現良性增長,不僅實現了臨水玉泉足年洞藏的全面發力,而且始終堅持腳踏實地的務實風格,不斷實現業績提升,啟動品牌復興工程,臨水玉泉足年洞藏在驚豔亮相的同時,也獲得行業高價值認同。未來,臨水酒業必一往如前,不忘初心,用更好的品質的洞藏兼香好酒,匠心回饋每一位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