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斯納迪納利首個全機身試驗件投入製造

2021-01-18 中國航空新聞網

迪納利機艙左上部。

7月24日,德事隆航空宣布在將賽斯納迪納利投放市場的進程中取得重大進展。其首個全機身試驗件已進入製造階段,團隊也已開始準備製造工裝。具有全新設計的賽斯納迪納利致力於滿足用戶需求,無論是飛機性能、客艙體驗,還是採購及使用成本和飛行員操作界面,都令同級別其他機型難以望其項背。

「賽斯納迪納利的渦槳發動機配備全權限數字式電子控制系統,將有效減輕飛行員工作量,這在同級別機型中屬於首例。而這僅僅是迪納利作為同級別中一流機型的特色之一。」德事隆航空工程高級副總裁布拉德·拉特雷斯表示,「目前迪納利的研發已取得不俗進展。團隊開始進行螺旋槳運轉測試和部件測試,二者由GE先進的新款渦槳發動機驅動。此外,艙門尺寸測試也同步進行。迪納利的後貨艙門寬1.3米、高1.35米,將受到特殊任務用戶的青睞。」

拉特雷斯表示賽斯納迪納利的機身設計已接近尾聲,工程團隊開始公布設計圖稿,以便繼續組裝試驗件和原型,以及指導工裝、地板組裝固定裝置和組裝粘合固定裝置。繼去年夏季迪納利於奧什科什亮相,該項目便開始投入首個全機身試驗件的製造,以備靜態和疲勞測試。除此之外的試驗件已全部完工並啟動測試,包括燃油系統鐵鳥試驗件、客艙門及貨艙門試驗件。賽斯納迪納利計劃於2018年首航,現已收到合作意向書。

迪納利機艙左上部。

7月24日,德事隆航空宣布在將賽斯納迪納利投放市場的進程中取得重大進展。其首個全機身試驗件已進入製造階段,團隊也已開始準備製造工裝。具有全新設計的賽斯納迪納利致力於滿足用戶需求,無論是飛機性能、客艙體驗,還是採購及使用成本和飛行員操作界面,都令同級別其他機型難以望其項背。

「賽斯納迪納利的渦槳發動機配備全權限數字式電子控制系統,將有效減輕飛行員工作量,這在同級別機型中屬於首例。而這僅僅是迪納利作為同級別中一流機型的特色之一。」德事隆航空工程高級副總裁布拉德·拉特雷斯表示,「目前迪納利的研發已取得不俗進展。團隊開始進行螺旋槳運轉測試和部件測試,二者由GE先進的新款渦槳發動機驅動。此外,艙門尺寸測試也同步進行。迪納利的後貨艙門寬1.3米、高1.35米,將受到特殊任務用戶的青睞。」

拉特雷斯表示賽斯納迪納利的機身設計已接近尾聲,工程團隊開始公布設計圖稿,以便繼續組裝試驗件和原型,以及指導工裝、地板組裝固定裝置和組裝粘合固定裝置。繼去年夏季迪納利於奧什科什亮相,該項目便開始投入首個全機身試驗件的製造,以備靜態和疲勞測試。除此之外的試驗件已全部完工並啟動測試,包括燃油系統鐵鳥試驗件、客艙門及貨艙門試驗件。賽斯納迪納利計劃於2018年首航,現已收到合作意向書。

相關焦點

  • 新舟700飛機機身氣密艙充壓試驗圓滿完成
    近日,新舟700飛機機身氣密艙充壓試驗,在位於西安航空基地的航空工業飛機強度研究所一次性高質量通過。隨著適航代表宣布試驗成功,新舟700飛機向著首飛目標又邁進堅實的一步。新舟700飛機機身充壓試驗(限制載荷)是首個全機危險載荷工況,是對機身氣密艙的嚴酷考核。為了保證試驗一次成功,西飛民機靜強度團隊在試驗前就精心部署,提前預估問題。
  • 聽強度君說 何為飛機結構全機靜力試驗?
    ,用於驗證複雜結構的設計是否合理;最頂層是全機結構試驗,要用一到兩架真實尺寸的飛機結構,對飛機設計和製造進行全面的、最接近真實使用情況的驗證。我國現行的軍機強度規範及民用航空規章均對全機靜力、全機疲勞試驗做了強制性的規定:只有通過全機限制載荷靜力試驗,飛機才可以首飛;只有通過全機極限載荷靜力試驗,飛機才可以進行100%限制載荷水平的放飛試驗,即強度包線試驗,在生產設計定型及投入生產前應完成全機靜力試驗和一定壽命的全機疲勞試驗。試驗順序和進度應與飛機首飛、飛行試驗、設計定型與取證、批量生產等計劃相協調。
  • 飛機製造行業深度報告:尖端製造,千億市場有望逐步打開
    此階段的工作量很大,而且還要進行許多試驗,包括靜 強度試驗、動強度試驗、壽命試驗和各系統的地面臺架試驗等。下一步的工作是試 制原型機和進行地面試驗,包括全機靜、動力試驗和各系統的地面試驗,如果試驗 中發現問題,則要對原型機進行修改再進行試飛。試飛合格後申請設計定型,由國 家有關部門審查,發給型號合格證書,下一步則轉入批量生產階段。 1.2.
  • 新舟700渦槳支線飛機首飛的先決條件之一:全機靜力試驗驗證
    全機靜力試驗所選取的項目涵蓋了飛機起飛、爬升、巡航、進場和著陸的全過程,考核對象涵蓋了試驗機的機身、機翼、平尾、垂尾及活動翼面等幾乎所有部件、部件連接結構及操縱系統等。新舟700飛機靜力試驗項目包括了全機載荷情況和部件載荷情況兩類,試驗情況總數近40項,載荷工況數超過100個。
  • 「新舟」700飛機10001架機尾翼與機身部件成功對接 距離首飛更近一步
    這天一早,尾翼結構主任師何四海和垂尾結構主管師吳斌就趕到現場,準備配合製造部門執行部件對接任務。作為部件對接設計的直接負責人,吳斌手中拿著厚厚一摞計算材料,前一天晚上,他就已經對垂尾與機身的對接交點進行了大量的計算分析:各零部件加工精度累積後的影響、標準件尺寸公差的影響、意外情況的預備措施、最終對接效果的期望計算等等。
  • 超遠程型A321XLR最新製造進展 預計2023年投入運營
    超遠程型A321XLR最新製造進展 預計2023年投入運營 2020-07-08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架飛機是如何從無到有製造出來的?
    顯然,這幅「拼圖」的面積超乎想像:它有上百萬個零件,每個零件都有專屬編號,而它們註定會成為更大特定平面的一部分——機身、機翼、尾翼等。 通常來說,飛機有五大組成部分:機身、機翼、尾翼、起落架和動力裝置。
  • C919控制板組件首個LRU級鑑定試驗順利通過!
    2018年6月26日到6月29日,C919大型客機控制板組件和調光控制系統(簡稱「CPAs&DCS」)首個LRU級鑑定試驗:調光控制電源射頻敏感性(不含方波調製,簡稱PM)試驗順利通過局方現場目擊。此次順利通過測試也意味著公司在適航符合性驗證階段取得了重大進展。
  • C919首個前機身大部段下線 中國大型客機下半年總裝
    中國商飛公司/供圖  中新網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孫自法)記者15日從肩負中國大型客機研製重任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飛公司)獲悉,該公司C919大型客機前機身大部段當天在江西南昌成功下線,這是C919項目研製過程中即將交付的首個大部段,標誌著中國大型客機項目所有機體部段的下線和交付工作正式開始,也為今年下半年首架飛機機體對接奠定了基礎。
  • 全路首個!人工智慧化檢測站投入使用
    全路首個!> 今年12月全路首個列控車載檢測設備人工智慧化檢測站在廣鐵集團廣州電務段廣州南列控車載車間
  • 新舟700飛機首飛前最後一項全機工況試驗完成
    圖:新舟700飛機全機靜力試驗。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供圖   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簡稱「強度所」)21日披露,該所圓滿完成新舟700飛機首飛前最後一項全機工況試驗——穩定俯仰2.5g限制載荷試驗,標誌著新舟700飛機全機靜力試驗年度任務圓滿收官。
  • 大型試驗平臺FL-10風洞投入運行
    ­  臧海濤 攝­  中國航空報訊:日前,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試驗平臺——FL-10低速風洞,在中航工業氣動院正式投入運行。FL-10風洞的投入運行,將對各類軍民用航空飛行器及其他氣動力相關產品的研製起到巨大的支撐保障和技術推動作用。­  FL-10風洞具有流場品質好、可擴展性強等特點。
  • 新舟700飛機第三個前機身部件總裝下架
    中國航空報訊:日前,「新舟」700飛機試飛機前機身部件在航空工業陝飛完成製造並順利下架,這是繼首飛機和靜力試驗機兩個前機身部件下架後,陝飛完成的「新舟」700飛機第三個前機身部件,為「新舟中國航空報訊:日前,「新舟」700飛機試飛機前機身部件在航空工業陝飛完成製造並順利下架,這是繼首飛機和靜力試驗機兩個前機身部件下架後,陝飛完成的「新舟」700飛機第三個前機身部件,為「新舟
  • 卡雷姆公司開展全尺寸OSTR技術試驗
    到目前為止,卡雷姆公司在OSTR技術上投入了近1億美元,包括美國政府的7500萬美元和公司自籌的2000萬美元。其中最大一筆投資用在了這次全尺寸旋翼試驗臺的建設上。公司總裁ThomasBerger表示,測試試驗已在9月底之前完成,對旋翼的周期變距、總距和轉速可調範圍內的各種狀態進行了測試。試驗中先使用了電動機驅動,以測試0~100%範圍內的不同轉速,後期改用了賽峰RTM322渦軸發動機。
  • 中國首顆脈衝星試驗衛星深圳造
    深圳晚報訊(記者 曾賢平)10日7時42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是全國首顆脈衝星導航試驗衛星,由位於南山區的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公司獨立研製生產。它標誌著深圳微小衛星設計建造水平進入新階段,實現了我國在脈衝星導航領域與國際比肩前行。
  • 超常規嵌套機身,無軸承旋翼——創新鑄就科曼奇直升機
    與幾乎當時所有直升機的機身都不一樣(當然,與當時所有的固定翼飛機的機身也不一樣),設計團隊決定在機身的主結構設計上,不採用任何常規飛行器的外形設計。這個考慮的主要原因在於科曼奇的武器裝備系統內置設計——為了降低雷達特徵信號,科曼奇直升機的武器裝備可以裝載在機身內部,在作戰之前展開即可。
  • 國內首個山地蘋果試驗示範站在陝北建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曉春 張正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12月21日,國內首個山地蘋果試驗示範站——榆林山地蘋果試驗示範站在陝北米脂縣建成揭牌,這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陝西建立的第四個蘋果試驗示範站,同時掛牌的還有米脂縣山地蘋果試驗示範站。
  • 我國首個盾構法地下停車場試驗項目在鄭州開建
    4月15日,我國首個盾構法施工的地下停車場試驗項目,在鄭州市經開區中國中鐵裝備集團廠區的廣場上開始設備掘進施工。這種施工方法,不用對地面「開膛破肚」,在不影響地面使用的情況下,可在地下「掏」出一個停車場。據悉,這不但是國內首創,世界上也沒類似案例。4月15日上午,中國首個盾構工法地下停車場、綜合管廊示範工程組合式盾構機始發儀式在中鐵裝備集團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