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哈爾濱呢,最直觀的感受應該是「冷」!原因不用小編說,大家也知道,那就是哈爾濱所在省份黑龍江,可是中國最北,緯度最高的地方,自然也就格外受冷空氣的「青睞」。除了冷,不要忘了,黑龍江還和俄羅斯隔江相望呢,曾經還被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割佔過。當然啦,小編的任務可不是給你們科普歷史,而是要帶你們「浪」!那麼今天呢,我們就來講講哈爾濱的一條街!這是一條充滿「異國風情」的步行街。
如果你沒去過這條街,就不要說你來過哈爾濱了。哪條街呢?當然是哈爾濱中央大街啦!中央大街,原叫「中國大街」,當時主要是俄國人在此「賣洋貨」,後來中國收回哈爾濱市政權以後,更名為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前後經過多次修繕,在1997年被定為步行街,由此,中央大街成為了我國第一條步行街,也是亞洲「最長的步行街」。
在中央大街上,有一段「石子路」可有來頭了!那就是方石路。方石路,顧名思義呢,是由許多小方石塊鋪成的路。你或許會說,「小石塊而已,怎麼就有來頭了?」這可不是一般的糙石頭,待小編給你們講講它的厲害!當年俄國工程師設計了這條路,採用的石塊,全是花崗巖不說,每塊石頭大小都相近,形狀圓潤,表面光亮,即使經過了這麼多年的車軋,人走,一直到今天,方石依然鋥亮,令很多專家都感嘆其難得。另外厲害的一點呢,就是它的「身價」!據說當時,像這樣的花崗巖石塊,一塊就得一個銀元,整條路數不清有多少塊,也就是數不清花了多少銀元!可想而知,這條路有多昂貴!
中央大街有名可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街」,還因為街兩旁的建築!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中央大街用幾十年的時間建造出了歐洲建築史上幾個世紀的主要風格建築。什麼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這裡做不到的。所以才說當你走在中央大街的時候,你總會有一種身處國外街頭的錯覺,能假裝自己在俄羅斯,也難怪有人說中央大街是「匯百年建築風格,聚世界藝術精華」!果然是名副其實呀!
沿著中央大街兜兜轉轉,你會發現哈爾濱的另一標誌――聖索菲亞大教堂。這是一座磚石結構的教堂,既有拜佔庭建築風格,又充滿著俄羅斯風情。看起來富麗堂皇又典雅大氣。無論是其建築整體的顏色還是形態,都能給人一種復古的氣息。
聖索菲亞大教堂始建於1907年,是當時哈爾濱許多教堂中的一個,但後來到了文革時期,很多教堂建築遭到破壞,而聖索菲亞是其中保留較完好的;同時,它還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種種原因,都使得它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教堂之一。
每次在電影裡看到教堂前,廣場上有許許多多白鴿,是不是都覺得非常唯美浪漫?來到聖索菲亞大教堂,你就能感受這種浪漫!聖索菲亞大教堂前養了許多白鴿,引得遊人駐足餵食,還有的停歇在教堂的屋簷牆壁上,成了這裡一道「活」的風景線。
不論是中央大街,還是聖索菲亞大教堂,都能讓來此遊玩的遊客體驗到「國外遊」的感受。所以啊,想要出國遊又擔心經費等各種問題的小夥伴們,何不來此過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