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父親攀爬月臺,沒遵守交通規則

2020-12-24 清心論史

《背影》所講述的,並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偉大事跡,也不是什麼英雄人物的光輝時刻,只是父子間發生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朱自清的祖母過世,家中遭逢喪事,每個人都頹喪無比,偏偏在此時,父親的官職也丟掉了,真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兩個巨大的打擊接踵而至,讓朱家每一個人都感覺自家遭到了「滅頂之災」。

朱自清回家給祖母奔完喪後,要回到北平繼續完成學業,父親因為抽不開身,最初想讓家僕送他回京,可後來又實在放心不下,最終還是親自去要送兒子去火車站。朱自清覺得很沒必要,家裡那麼忙,自己又不是小孩,何須百忙的父親來送,父親為何不去做更重要的事?二十多歲的朱自清,自然認為自己完全可以獨自做好一切事情,所以看到父親再三囑咐家僕切勿照顧好自己時,內心不由得生出厭惡感,暗自責備父親囉嗦。

父親與別人講價時,朱自清嫌棄父親辯術不佳;父親再三囑咐家僕照顧朱自清時,朱自清嫌棄父親「不明世事」。在朱自清的眼裡,父親在火車站做的很多事都是沒必要的,自己又不是小孩,哪裡需要別人萬事都幫自己籌備,自己完全可以處理啊!可是當體型肥胖、步履蹣跚的父親,堅持要百費周折,用笨拙的身體在月臺上爬上爬下,累得氣喘籲籲,只為給自己買幾個橘子時,朱自清潸然淚下,開始責備自己不懂事。

原來父親不是囉嗦、不是多事,在父親眼裡,朱自清不論再成熟,也終究是自己的孩子,終究是自己萬事都要替他考慮周全的孩子,不做這些「沒必要的麻煩事」的話,自己就放心不下來。

朱自清臨行前,父親堅持要給他買橘子,這不是因為橘子只能在車站裡買、朱自清在別的地方買不到,而是因為兒子馬上要走了,之後很長時間就見不到了。父親心裏面十分不舍,恨不得再多幫他做一大堆事,但是行李已經搬上了車,家僕也已經囑咐好了,已經無事可以再幫兒子做了,所以看見旁邊有賣橘子的,就要趕緊跑過去買一些,讓兒子在路上吃。

朱自清的這篇背影,通過一件小事,記錄了父親對自己的愛與不舍、以及自己對認知父愛的進步。很多時候,我們經常嫌棄自己的父母囉嗦、多事、喜歡為自己做一些「完全沒必要的事」,可我們哪裡知道,父母做這些事,只是單純為了「宣洩」自己對我們的疼愛與不舍,我們只知道嫌棄父母對自己的愛,哪裡懂得接受這種疼愛,哪裡懂得接受這種沒「必要做的事」?

買橘子這樣平常的事,卻被朱自清寫得這般感人、這般深刻,《背影》怎可謂不是好文章。可是一些自詡博學多識、得意洋洋以至於頭腦發昏的「博學之士」,對這樣一篇文章大加批判,原因是:「朱自清的父親買橘子時攀爬月臺,沒遵守交通規則,容易引發危險,這種表達父愛的方式不值得提倡,將其收錄於語文課本中,會誤導孩子。」

這種理由真的讓人覺得很無語,一個網友的評論很深刻:只有心胸狹隘的人看到的是沒遵守交通規則的畫面,心胸豁達的人,看到的只是濃濃的父愛。

這位「博學之士」姓丁,來歷可不小,是北京某大學的教授……

所謂「夏蟲不可語冰」,一件很平常的事,有時在內心陰暗的人看來,它就是陰暗的,在心胸狹隘的人看來,它就是不可接受的。麻雀哪裡懂得大鵬為何要飛上九萬裡的高空,井蛙哪裡懂得外面世界的廣闊,它們長期生活在卑下的處境之中,哪裡懂得偉大的事物為何偉大,它們的世界只有一根樹枝、一口井,哪裡能理解南冥和天下的廣闊?「學者溺於所聞」,這種心智低級的人,讀的書越是多,人就越愚蠢,知識不能讓他們變得豁達,反而成為了囚禁他們的枷鎖,禁錮了他們的心智,豈不可悲!

朱自清這篇文章寫自1925年,當時火車傳入中國也才數十年,鐵路的交通規則自然是很不完備的。朱自清的父親攀爬月臺之時,沒有安保人員前去制止,在場那麼多人都放任他爬過來爬過去,這說明在當時很大概率沒有禁止攀爬月臺的規定,人們自然也不認為攀爬月臺是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

既然如此,為何要拿如今的交通規則,去責備一個生活在百年前的人呢?這豈不是很可笑?要不讓這個丁教授穿越回去告訴朱自清的父親:攀爬月臺在一百年後是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

即便當時有禁止攀爬月臺的規則,這與文章該不該被刪除有何關係?難道只因為文章有相關的描述,就不配登上大雅之堂了?晉朝的貧苦百姓百姓不吃肉糜,有什麼不能理解的?朱自清的父親作為一個活在舊時代一輩子的人,爬個月臺有什麼不能理解的?阿Q作為一個典型的舊時代小人物,做出一些可笑可悲之事又有什麼不能理解的?真正難以理解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眼界狹隘,卻喜歡指點江山、滿嘴「何不食肉糜」的可憐人。

相關焦點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理由: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一、贊同刪除《背影》的理由2003年9月12日,中國青年報披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並未入選粵教版中學生教材。其原因是有七成中學生認為朱自清的父親買橘子時,沒有遵守交通規則,形象也不夠瀟灑,沒有美感。於是,為了尊重學生的意見,這篇名作落選了。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背影》那一篇課文我至今記憶猶新,90年代出生的我依稀記得「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樣寫實的課文一定要學,百善孝為先,父親對我們是一座大山,父親漸漸老去之後,我們呢,是不是應該用自己的肩膀為父親付出,讓他們能安享晚年。這篇文章全文都是朱自清先生對父親的愛,下筆精妙,字字戳心。
  •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朱自清父親翻月臺違法
    在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之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必修課程。這篇文章已經傳承了幾代人,朱自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孤身一人奔赴遠方的遊子與父親離別之時的場景,一篇散文,卻引發了人們內心的感情開關。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朱自清的《背影》也承受了諸多的爭議。更有甚至建議相關部門刪除《背影》,其中又存在著怎樣的原因呢?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這是朱自清在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的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時,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 這篇課文影響了無數人,朱自清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子的愛完全表現了出來,打動了無數人。然而,如此經典的一篇散文,卻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掉,這是為何呢?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了
    有這樣一篇文章,應該是大家都學習過的作品,《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記錄了自己離開家去讀書的時候,父親把他送到火車站,轉身去買橘子,也就是這個背影,讓他深深感動。在這篇散文中,大家可以看到每一句都是最最樸實的文字,而表達的感情卻真的波濤洶湧,父愛如山,很多時候,他們不會用言語去講真的很愛你,但是一言一行,全是愛。
  • 大學教授要求語文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是朱自清父親的二個舉動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非常經典的散文,是我們學習的語文課本中老師讓我們必須背誦的一篇文章,文章講述的是令人非常感動的父子之情,文章中令人影響深刻的一段就是老父親送兒子去車站並替兒子買橘子的片段。有人對這篇文章大唱讚歌,也有一位教授卻認為語文課本應該刪除《背影》這篇文章,這麼好的散文,為什麼要刪除呢?2003年的一篇報導,稱中學生最不喜歡的一篇文章就是《背影》,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而且形象還不瀟灑。為什麼說他違反交通規則呢?
  • 大學教授建議課文刪除朱自清《背影》,原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最近卻突然火遍全網,不是因為感動其內容,而是因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大學教授認為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只因父親買橘子違反規則?可笑!
    近日,北京玩國語大學副教授丁啟陣發文建議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從初中語文教材中移除,此言一出,頓時引起大家關注,且來看看這位丁教授認為《背影》要移除的理由,看看這麼一篇經典之作到底有什麼「硬傷」。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並列出三點原因,有理嗎?
    然而北外大學教授丁啟陣卻建議中學課文刪除朱自清的《背影》,他還一一舉例了三點原因,你覺得有理嗎? 當然丁啟陣在網絡上公開建議刪除《背影》也是引起了很大的熱議,有人反駁丁啟陣的這個觀點,網友認為,正因為這種「不雅」,才讓人覺得真實,父親的背影理當是高大的,這當然沒錯,但是這種偉岸和高大,應該是心中。
  • 學生抵制《背影》,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或許孫紹振的反駁更在理
    《背影》是由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中通過了描寫父親「背影」的平凡,以及其生活的清苦,在字裡行間透露出了一位父親對於兒子的寵愛。數十年來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 然而,如此一篇「至真至切」彰顯父愛的文章,為何會被大學教授建議從教科書中刪除呢?
  • 大學教授要求刪除《背影》,只因父親買橘子違反規則?
    朱自清曾說自己鮮少描寫身邊的親情,關於《背影》中父親一角的刻畫更是籌備很久,卻也遲遲未動筆,因為這最熟悉也最陌生的父親,他竟然不知該從何寫起!當然大家後來都知道,朱自清不僅讓父親的形象躍然紙上,更讓父親成為了永恆經典。可近年來,連續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只因父親買橘子違反了規則?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網友:豁達的人看到的是父愛
    不過近日出現了一件荒謬的事,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丁啟陣建議刪除掉這篇課文,他給出的理由更好笑「認為父親違法交通規則,形象又很不瀟灑」。狹隘的人看到的是交通,豁達的人看到的是父愛對於這位大學教授給出的理由,很多網友第一時間給出的評論就是「狹隘的人看到的是交通,豁達的人看到的是父愛」。
  • 教授建議刪除課文《背影》,看完原因,網友:我笑了
    教授建議刪除課文《背影》,看完原因,網友:我笑了 前言: 我們往往在觀看到一篇好的文章後,都是會發出佩服的語氣,投入羨慕的目光,這些人們能寫出如此好的作品來,必定也是相當有學識才能呈現出來的。
  • 北外教授建議教材刪除《背影》,理由:朱父違反交通規則,有理嗎
    此時,父親那早已不再年輕的模樣映入他的眼中——只見身材肥胖的父親蹣跚、卻又努力加快速度地走到鐵道旁,接著彎下臃腫的身子,準備爬上那邊的月臺,可父親是個胖子,想要爬上去是很難的,
  • 朱自清《背影》曾被建議刪除,原因竟是因作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那麼,就再來看看朱自清對父親背影的描述吧: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 朱自清的《背影》被移除初中教材?理由:違反交通規則
    在作者的印象中,最為深刻的一個片段,便是父親給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這種從平凡的小事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背影》這篇散文也被編入了初中教材。為何建議從初中教材移除?然而,這樣一篇歌頌父愛的作品,卻被一些人要求從初中教科書中刪除。而大學教授丁啟陣也贊同這個提議,為何?從丁啟陣教授的角度來分析,他贊同從教科書中刪除《背影》的理由頗令人出乎意料。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網友討伐,教授怒罵:朱自清的豬隊友
    前言:這是一篇令人潸然淚下的文章,他把父親的形象,用文學藝術展現的淋漓盡致,因此他成為了一篇中學必背文章,於是他就像被小學生打了「零分」的某釘一樣,成為了中學生課本投票測試中的倒數,如今也有教授提出了刪除的建議。
  • 專家為何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文章敘述的是當時朱自清先生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而父親送他到浦口車站上車時的情形。 在文章中,朱自清先生對於父親幫他買橘子時在月臺上攀爬時的背影的印象最為深刻。文章用平凡的事件,十分樸素的文字,將父親對子女的愛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篇深刻展現父愛的好文章,選入語文課本非常的合適。
  • 專家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近兩年,我們的教科書發生了很多變化,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少經典的作品從教科書中被刪除了。同時,還有個別篇目,也被專家建議刪除。這種情況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專家給出了他們的理由。1、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的是,他離開南京去北京讀書時,他的父親在浦口火車站送他的情景。作者的父親和很多中國父親一樣,不會說煽情的話,所以這場送別很簡單,也很平常,但一個平常的細節,將父親對兒子的愛細膩的體現了出來。
  • 教授建議刪除教科書中的《背影》?因為朱自清的父親做了這事?
    講述了作者離開南京去北大時,父親把他送到浦口火車站照顧他上車,給他買橘子的故事。這篇課文影響了無數人。朱自清用平實的文字充分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感動了無數人。然而,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這樣一篇經典散文。為什麼?筆者注意到,早在2003年,武漢某晚報就有這樣一篇報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中學生投票測試中得票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