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王珺:供給側數位化是所有零售商的必經之路

2020-12-20 快科技

疫情利好每日優鮮所在的生鮮電商業態,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湧入,那原本這個賽道的玩家該怎麼辦?近日,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在第11屆財新峰會上表示,面對巨頭競爭,每日優鮮選擇投資供給側,而供給側的數位化更是所有零售商的必經之路。「這件事情(巨頭)進來裡面,也要大量地摸坑來學習。」

據悉,提高供應鏈的數位化程度是今年每日優鮮最重要的任務,「我們已經將2/3的人、85%的薪酬投入到了(供應鏈)的數位化中。」王珺介紹,目前每日優鮮前置倉的站長、店長不再需要懂過去生鮮零售的選品、定價、促銷、運營、備貨管理、周轉管理,經營要素中複雜的部分全部抽象到了中臺的系統中。

供應鏈數位化的結果是,有競爭力的商品價格將不再源於補貼,而是來自是供應鏈連接到產地的成本優化。「如果真有一天行業滲透率走到40%到50%,(供給側的數位化)是所有零售商的必經之路。」王珺說道。

相關焦點

  • 每日優鮮王珺:疫情下 供給側穩定是生鮮到家的關鍵
    來源:獵雲網原標題 對話每日優鮮CFO王珺:疫情下,供給側穩定是生鮮到家的關鍵作者 周佳麗獵雲網上海2月7日報導 疫情仍在蔓延,居民「買菜難」成為民生熱議話題,這也讓生鮮電商再一次被推至高潮。再是配送端,每日優鮮交付中臺負責人王飛表示,目前,每日優鮮每天有90%的蔬菜訂單保證兩小時內送達,100%日清。是機遇也是考驗,疫情使然,王珺認為,在這個窗口期下供給側的穩定、商品和物流服務的穩定才是生鮮到家行業應該去解決的問題。
  • 每日優鮮王珺:為什麼前置倉是社區新零售的最優解?|IF X
    此外,核心用戶一個月會在每日優鮮進行 6.5 次購物,平均每次花 90 多塊錢,買走 9 件以上的商品,單倉可以達到過去將近 2000 平的社區超市的年銷售額。為什麼在新老對手的商業廝殺中,每日優鮮能把前置倉的經營效益最大化?
  • 「每日優鮮」如何組織生鮮保障戰丨抗疫時間
    目前,每日優鮮在華東、華北和華南地區的服務在不斷向好,從一開始的供給短缺、偶爾的大量售罄,到現在的一日多補、充分備貨,商品售罄率也回落到了10%,庫存周轉1.5天,到正月十五就能完全解決商品供給側的瓶頸,讓用戶不用再囤貨了。
  • 每日優鮮「新戰疫」:日供蔬菜從500噸到2000噸,整個生鮮行業都在被...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透露,每日優鮮的供給量已經超過了歷史峰值,春節期間交易額實現3-4倍的增長。隨著新老用戶的大量湧入,客單價也提升了30元,達到120多元。關鍵時期,對所有企業都是挑戰。對生鮮到家企業來說,供給側的穩定,商品和物流服務的穩定是首當其衝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 李漾、王珺退出每日優鮮關聯公司股東 新增股東為每日優鮮香港集團...
    原標題:李漾、王珺退出每日優鮮關聯公司股東 新增股東為每日優鮮香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2月18日消息,據天眼查公開信息顯示,12月15日,北京每日優鮮便利購電子商務有限
  • 每日優鮮:如何成為最「智慧」的生鮮零售商
    通常,她會在距家還有五站地鐵的時候打開每日優鮮APP,在0.99元購菜和「買五免一」等欄目中構思今晚的菜單。「原來只是在每日優鮮上訂水果,做飯以後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蔬菜可以訂!」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廖君是家中最早接觸到網上購買生鮮的人,也正是生鮮電商瞄準的目標用戶——已經開始掌握買菜決策權、又是網際網路重度用戶的80/90後。
  • 「國字號」 資本領投,斬獲 4.95億美元融資,每日優鮮成生鮮到家領...
    來自每日優鮮老股東時代資本的調查驗證,本次疫情客觀推動了消費者線上購買生鮮習慣的形成,促進了各年齡層用戶線上購買生鮮。時代資本曾分別在今年三月初和五月底在每日優鮮用戶群做過兩次調查,稱疫情過後 86%的新用戶會繼續使用每日優鮮。 需求側井噴的同時,也暴露出了整個行業供給側能力被挑戰的問題。
  • 每日優鮮前置倉開始後置,為供應鏈提供數位化能力
    「計劃投100億,未來5年扶持100個億級合作規模供應商」每日生鮮2020供應鏈生態大會宣布要構建自己的供應鏈生態。 這一舉動意味著每日生鮮的工作重心將由過去五年的前置倉生鮮轉變為後置倉。
  • 青島+每日優鮮,一場直通未來的消費產業升級
    據其合伙人兼CFO王珺稱,疫情之後,其用戶已經習慣了在平臺購買生鮮食材時順帶買上一些糧油日百。可以預見的是,這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客單價及毛利率。另一方面,對於青島和每日優鮮來講,雙方的合作基於未來。代表未來客群,以及代表未來的產業升級、消費升級。
  • 半年融資50億、美團拼多多攪局,每日優鮮能順利進入「下半場」?
    實際上,早在5個月以前,今年7月,每日優鮮就完成了F輪4.95億美元融資(約合人民幣34.5億)。據不完全統計,每日優鮮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總額超過110億元。作為生鮮電商的「原住民」,早期生鮮電商風口中起來的每日優鮮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同行者的倒下。
  • 每日優鮮完成4.95億美元融資 創生鮮到家行業融資紀錄
    觀點地產網訊:7月23日,每日優鮮宣布完成新一輪4.95億美元融資。此輪融資也是生鮮到家行業目前的最大規模融資。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本輪融資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領投,工銀國際、騰訊、阿布達比資本集團、蘇州常熟政府產業基金、Tiger Global、高盛資產管理旗下基金及其他數家機構聯合出資,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每日優鮮如何借力騰訊智慧零售,拿下千億市場背後的三座大山?
    之前與每日優鮮CFO王珺聊過,「到2019年結束,上海的生鮮電商規模將達到整個市場的20%。上海的生鮮市場將進入一個拐點"。據前瞻研究數據顯示,預計在2020年,生鮮電商滲透率將達到22%左右,成為規模超萬億的賽道,而前置倉則會是推動生鮮線上化的主體業態。
  • 「鮮戰略」+「數位化」,新乳業攜手每日優鮮打造爆款鮮奶
    10月29日,上市乳企新希望乳業(以下簡稱新乳業)攜手生鮮電商巨頭每日優鮮,在每日優鮮總部舉行了雙方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據悉,這次戰略合作不僅發布了新乳業為每日優鮮首款定製專供產品「遇鮮鮮牛乳」,更就雙方大數據共享、產地直採、C2B反向定製、線上線下融合等達成戰略級合作,未來將共同探索乳業新零售領域,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新鮮體驗。
  • 每日優鮮完成新一輪4.5億美元融資,高盛、騰訊等領投
    每日優鮮完成新一輪4.5億美元融資,高盛、騰訊等領投
  • 每日優鮮肉類品質這麼差,為什麼還能獲得4.95億美元融資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 CFO 王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在坪效方面,每日優鮮對自身的要求是在一二線城市做到一平米一天300塊,飽和店模型一平米一天可以做到500塊,也就是一年可以有15萬以上的坪效。一個一年銷售3000萬的倉,倉內有10-13個人左右,一年可以對應250萬左右的銷售額。」目前,每日優鮮已經實現盈利性增長。
  • 半年融資50億、美團拼多多攪局,每日優鮮能順利進入「下半場」?
    實際上,早在5個月以前,今年7月,每日優鮮就完成了F輪4.95億美元融資(約合人民幣34.5億)。據不完全統計,每日優鮮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總額超過110億元。作為生鮮電商的「原住民」,早期生鮮電商風口中起來的每日優鮮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同行者的倒下。
  • 青島城運控股集團牽手每日優鮮,打造數位化農貿市場
    12月9日,青島迎來生鮮領域第一位的獨角獸企業——每日優鮮集團在青島府新大廈籤約,其總部公司註冊落戶於青島城陽。青島城運控股集團積極響應市政府打造「消費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戰略投資部署,12月10日上午,青島城運控股集團與每日優鮮集團在北京舉行全面戰略籤約儀式。
  • 涉足咖啡外賣 每日優鮮殫精竭慮爭流量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時發現,生鮮電商每日優鮮上線了咖啡外賣業務——小紅杯,已在北京部分區域試水。每日優鮮就如同追風的少年,無人貨架、社交團購、咖啡外賣,但凡有風吹過的地方總見每日優鮮。這些處於風口下的業務自然能為每日優鮮帶來關注和流量,但是也帶來了更高的投入成本和風險,趟過的坑能否填平還有待觀望。
  • 每日優鮮搭載半成品
    3月22日,每日優鮮再度引入半成品,獨家上線西貝新品,包括西貝手扒肉、西紅柿燉牛腩等招牌到家功夫菜。正值盒馬與每日優鮮口水仗的當口兒,每日優鮮高調引入半成品,難免讓行業認為其在強勢回懟盒馬鮮生總裁侯毅質疑「前置倉品類結構沒有門店完整,一日三餐場景短缺」的言論。拋開商業競爭不談,半成品似乎成了電商的標配品類,後者以此拓寬品類、穩定流量、發展新客,其毛利更是高於果蔬,勢必備受生鮮電商的青睞。
  • 每日優鮮傳獲新融資,品牌域名卻用的不地道
    每日優鮮 2014年底,每日優鮮創立,採用「城市分選中心 + 社區配送中心」的模式殺入生鮮電商,主打生鮮產品「2小時送貨上門」。 近年來,每日優鮮不斷探索新模式。 2017年,每日優鮮推出便利購,瞄準辦公室新零售;2018年,推出「每日一淘」,嘗試社交電商;2019年,上線優鮮超市次日達業務,主打食品、飲料、清潔、個護等12個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