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喜報!
經國家文旅部公示
河北——遷西成功入選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全域皆可遊,到處都是景!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遷西縣地處河北省唐山市北部,燕山南麓、長城腳下、灤水之濱,位於京津唐承秦大旅遊圈核心位置,素有「燕山綠色明珠、京津冀後花園」之美譽。
遷西「靈山、秀水、長城、慄香」四大旅遊資源獨具特色,灤河文化、長城文化、古巖文化、紅色文化、板慄文化交相輝映,形成了融自然山水景觀、生態休閒景觀、歷史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格局,以「生態休閒、漫遊露營、鄉居度假、文化體驗、運動康養、工業旅遊」為主題的六大產品體系。
優良的生態環境,悠久的歷史文化
遷西牢牢把握「生態立縣、綠色崛起」戰略主線,積極探索「全域美麗、全面創新、全景提升、全業融合」模式,健全機制,夯實基礎,創新舉措,做大品牌,打造「生態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生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並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旗幟,統領全縣創建森林城市、智慧城市、文明城、衛生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國農村四好公路縣等多領域發展建設。
雄奇的燕山在遷西展開百裡畫卷,繁茂的植被覆蓋著 63.5%的山川,境內藍綠空間佔比高達90%。板慄樹滿坡滿野,渲染出綠色家園,成就了「中國板慄之鄉」的美譽。豐饒的灤河縱貫全境,潘家口、大黑汀兩座國家大型水庫和 86座中小水庫點染出塞上水鄉。
36.7億年的巖石之祖、26億年的大洋地殼遺蹟、距今 6000多年的西寨文化、李廣北擊匈奴、曹操東徵烏桓、境內綿延 106公裡的長城、戚繼光駐守 16年的薊鎮總兵府、精緻的長城古堡青山關、潘家口水下長城、《大刀進行曲》的誕生地 ---喜峰口等,集中了悠久多彩、獨具特色的遠古文明和長城文化。此外,順治康熙皇帝數次登臨的景忠山、清代皇家獵場五虎山、棲鳳觀音道場鳳凰山等名山勝景,都以深厚的文化內涵為人們所矚目。
除了以上豐富的資源,遷西更宜居、宜業、宜遊,還具有獨特的鄉愁味道。17個鄉鎮、417個行政村散落在這片熱土上,3個國家級、2個省級、18個市級鄉村旅遊點熠熠生輝,各具特色。逐步形成了「北部長城、中部灤河、南部原鄉」三大旅遊產業帶,整個遷西全域環境美、產業富、文化魂。
生態是遷西全域旅遊發展之本,全縣開展「全域治水」「礦山治理」「城鄉衛生」三大環境提升行動,大力實施「退果還林,生態涵養」工程,果斷捨棄年產值5億元的水庫淡水養殖,開展水庫「清網行動」,水質由劣五類升級到二類,美麗鄉村、生態庭院、清澈河流、綠色庫區都變成了景區。先後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國十佳宜居縣城等多項殊榮。
多元化的旅遊模式,多角度的旅遊體驗
遷西「靈山、秀水、長城、慄香」四大旅遊資源獨具特色,灤河文化、長城文化、古巖文化、紅色文化、板慄文化交相輝映,形成了融自然山水景觀、生態休閒景觀、歷史人文景觀為一體的「一核、兩脈、三帶、五區」全域旅遊大格局,以「生態休閒、漫遊露營、鄉居度假、文化體驗、運動康養、工業旅遊」為主題的六大產品體系。
遷西核心景區、特色產品豐富,陸續建成景忠山、青山關、鳳凰山3家4A級景區,五虎山夢境莊園、國家級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喜峰雄關大刀園、中國板慄館3家3A級景區,此外還有花鄉果巷國家田園綜合體,潘家口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等。
擁有四星級的亞灤灣國際度假酒店、三星級的遷西賓館,還有獨具特色的景忠山萬松禪院度假酒店和北國蘭亭文化假日酒店,更有慄香湖房車露營地、全國5家「最美森林民宿」的歸巢部落」、以及各具特色接地氣的農家樂。
發達的種植、養殖業,造就了具有遷西特色的美食文化,板慄宴、全鹿宴、香椿宴、豆腐宴、牡丹宴、野菜宴、滿族八大碗、灤河魚宴八大菜系,使得遷西在飲食的方面保留了最為鮮美的味道,豐富多滋的特色農家菜讓不少挑剔的食客流連忘返。
體驗完吃、住、遊,以往來遷西的小夥伴總會拎點板慄、慄蘑、香椿、安梨等極具遷西特色伴手禮,板慄深加工的系列產品也讓人愛不釋手。
遷西除了進行全域旅遊景觀建設外,還大力推動「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花鄉果巷、雲天漫步、水墨山莊、五海莊園等「農業旅遊是遊客休閒好去處;景田飲用水基地、景忠山酒業等工業旅遊成為旅遊新熱點;龍井關長城漂流等體育旅遊也是遊客必打卡地,並且多次成功舉辦登山、自行車等大型體育賽事 ,遷西戶外品牌叫響全國。每一次旅行,都能領略到遷西的魅力。
在這裡誠摯地邀請您,走進遷西的詩意山水,體驗畫境般的板慄之鄉!
來源:遷西文化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