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曆九月佛教報母恩月(公曆2016年10月31日-11月29日)。此月有佛陀上天為母說法畢,重返娑婆世界之「降凡日」。
藏曆九月二十二日是紀念佛陀上天為母說法畢,重返娑婆世界之「降凡日」。佛陀之親母,在佛陀出生後不久便去世,轉生於天界,佛陀在示現成佛後,曾上天為母說法。復重返娑婆世界的日子故稱為降凡節紀念日。在藏曆九月期間每天若能共同修持各種善業,每天其功德福報更加不可思議,因為所有參與共修者均可同時獲得共修的全部利益。
據經書記載:在普通殊勝日行持善法也有極大功德,尤其是在四大節日(http://bbs.ningma.com/viewthread.php?tid=179&page=1四大節日)和每年的日食、月食的時候行持放生、念咒、行善、頂禮、供養、為僧眾供齋、持戒、修持慈悲心與菩提心等任任何一善法,其功德都會呈十億倍地增上。也就是說,僅僅念誦一遍咒語,就能得到念誦十億遍的功德,其它所有善法也可依此類推。 因此,請大家千萬不要錯過這些大好時機。能夠盡己所能地在這些節日中食素、戒殺、放生等等,是十分重要的。
佛誕生後七天,佛的生母摩耶夫人便逝世而生在忉利天。苦行六年,坐金剛座、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次至婆羅痆斯國為五比的,三轉十二行四諦 ;次於室羅伐城為人天眾現大神通;次往三十三天為母摩耶廣宣法要三個月(最著名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地藏經就是在那裡宣說);寶階三道下瞻部洲;
尚卡西亞(Sankasya)現在的地名是Sankisa。佛陀因為母親摩耶夫人在他出生7天後過世,所以佛陀前往三十三天——忉利天母親講述佛法,「大白傘蓋陀羅尼經」、「最勝佛頂陀羅尼經」等等經典,就是在這裡說的。
佛陀當時從祇園精舍的香室升到忉利天,在天界的波利質多樹下,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為母親及天人們說法。當佛陀返回人間時,天神變出三部天梯(中間的階梯為黃金、左邊為琉璃、右邊為白銀所造),也就是三道寶階,就是在尚卡西亞迦屍城菖蒲林伏魔樹下降下,這裡曾留有一個巨大的佛腳印。之後信徒們在此建造了四面有階梯的天降佛塔。此外,尚卡西亞也曾經挖掘出阿育王時代建造的象頭石柱。
摩耶夫人,來到人間的任務,便是為了釋迦世尊的宿胎和誕生,她從天上來,任務完畢,又回到天上去了,那是釋尊誕生了七天以後的事。因為尚有一位偉大的女性,正在等等待著,在釋尊的撫養過程中,負起重要任務,那是摩耶夫人的姊姊摩訶婆-婆提夫人。
但是,在佛陀的傳記資料中,此後的摩耶夫人,依舊出現了好多次,例如釋尊出家初期,修持極為精進艱苦,身心疲乏衰弱得無法支持而倒下之時,摩耶夫人從天上下降,探望慰問;釋尊成佛後第七年夏安居時,特別去仞利天上,為母摩耶夫人說法;最後當佛陀涅盤了時,摩耶夫人再度從天下降,涕淚悲泣。因為佛陀在入滅之前,派遣弟子優波離尊者,去仞利天告知摩耶夫人,願母早來禮敬三寶。
摩耶夫人來到佛涅盤處,求佛再留半偈佛法,釋尊的色身雖已安置在金棺之中,
然開棺顯現於佛母之前,為母留下五句法語:世間苦空,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看來,這是佛陀的最後遺教,其實佛在一生教化期中,常常提示這幾句法語。
這副唐卡描繪的是佛祖釋迦牟尼藏曆九月二十二日從天宮返回人間,為大眾說法的情景。畫面正中,一架巨大雲梯將人間地界與三十三天連接起來。釋迦牟尼佛飄然踏梯而降,祥雲環繞,弟子和天女簇擁迎接。畫面右下方,是排開儀仗,前來恭迎佛祖的國王、皇后和貴族。他們畢恭畢敬,手中執捧鮮花、水果和各種吉祥之物。右下方,表現的是釋迦牟尼佛重返人間後接受弟子供養並為其說法的情景。畫面右上角,繪有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為母說法的情景。左上方,前來聽法的天女、天人在祥雲中若隱若現。其繪畫表現手法既有藏地唐卡畫的淳厚質樸,又有內地佛教繪畫的細膩飄逸 ,人物表情,神態,體態刻畫細膩生動。工藝水平非常高超。
釋迦牟尼佛臨涅槃時對阿難說:「我最後留此足跡以示眾生,誰見足跡,瞻禮供奉,就能免罪消災。」
唐僧玄奘到西域取經時把佛足印拓下帶了回來。唐太宗敕令將佛足刻在石上,立於祖廟。明萬曆壬午秋,寺僧又按圖刻石,供奉在大白塔下。
在天降日,無論做任何善事都能增上無量功德。因此,藏地的很多法會,都選擇在此期間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