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是否真正能成為賽車手,吳亦凡給出了肯定的答案,而且很嚴肅,很認真。
10月31日至11月1日,第三屆保時捷盡享跑車日(Sportscar Together Day)在上海國際賽車場上演。
此次活動上最為特殊的一群人,應該是吳亦凡的龐大粉絲群體。但無論是粉絲,還是保時捷的車迷,都難免會問到同一個問題:吳亦凡作為保時捷賽車手的首秀會是什麼樣的?畢竟,賽車是靠實力說話的,而不是顏值。
還好,在這個保時捷跑車愛好者的專屬節日裡,在Porsche Sports Cup 2020的收官之戰上,吳亦凡用成績給出了答案。而我們也想借這個機會,看看吳亦凡的表現到底怎麼樣。
來,讓我們看看他的成績單。
從成績上來說,他的「答卷」令人滿意:作為保時捷賽車手和保時捷911 GT3 R 車主,吳亦凡以新秀車手的身份駕駛718 Cayman GT4 Clubsport 出徵Porsche Sports Cup,並且表現不凡:在第一天舉辦的保時捷衝刺挑戰(Porsche Sprint Challenge)計時排位中,他以2:15.520的成績順利拿下GT4組別杆位,就連獲得比他更高組別杆位的車手也說,這是「職業(車手)裡面很快的一個圈速,也非常驚訝於他的進步」;而在第二天的保時捷衝刺挑戰中,他則連續奪得了GT4組別兩個回合冠軍。而在前不久,吳亦凡作為「Track Lap Time 賽道圈速榜」的官方車手,還曾駕駛保時捷911 GT3 RS以1:35.365的成績刷新了該車型在浙賽的最快賽道記錄,並在浙賽圈速總榜上排名第三。
從進步的速度上,他的表現有目共睹。「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自幼懷揣賽車夢的吳亦凡此次變身賽車手是嚴肅的,也是認真的。用他的話說,「賽車是我的一種精神食糧。」從6月起,他就通過一系列賽道訓練正式開啟了賽車手的進階之路。「喜歡車到極致就是去賽車。」吳亦凡說,「保時捷是最純正的跑車品牌,與保時捷進行合作,是我開啟職業賽車生涯的不二之選。」
而親眼見證了吳亦凡技術進步的保時捷中國駕駛項目經理戴瑞歐(Dario Garcia)對他的表現也予以了肯定:「經過約五個月的不懈努力,吳亦凡對賽車的操控能力得到飛躍提升。他具備高於平均值水平的賽車駕駛技巧,並且能夠很好的把教練的技術指導融匯在自己的賽道駕駛中,這是非常難能可貴和必不可少的。」
吳亦凡以車手身份素顏出席賽後車手採訪環節
在態度和做事風格上,吳亦凡的表現也足夠專業體面。一個直觀的例子:在賽後車手採訪環節,吳亦凡同樣是以車手的身份出現,沒有補妝做髮型,只是脫下了頭盔手套,連體賽車服上半截系在腰間,毫無頂流明星的架子。而他自己也坦承,自己「有些緊張」,因為「從來沒有以賽車手的身份參加發布會。」
在談到即將在次日舉辦的第一場比賽的時候他說,「盡力就好。因為熱愛因為喜歡,我會去投入,但最後具體能走多遠,也要看自己的能力行不行。」這種謙遜也表現在談及刷圈速和跑比賽之間的差距時。在他看來,刷圈速時可以膽子更大些,去「推」一些極限,但比賽的時候因為車很多,不能總是走最好的線路,需要臨時做很多改動,「怎麼去攻防,各方面都還是我暫時需要去學習的。」總之,「刷圈是一件比較好玩的事情,比較放鬆,比賽是要承受比較大的壓力的。」
這一刻的吳亦凡,是嚴肅的車手,也是真實的車手。
賽場上的其他人是怎麼評價他的呢?
「本身我非常反感流量明星,但是這次保時捷活動我還是很尊重他來參賽的。原因有三:1,他不是來作秀的,真是來賽車的;2,他確實開得很好很快。我這麼一個在業餘賽車手裡非常自信的人覺得自己開得不如他(儘管保時捷投入了很大資源給他助力)3.他本身在加拿大時候就玩改裝車也跑賽道,作為這個圈子裡的一員,本身對車的熱愛我也是尊重他的。」
這位駕駛保時捷911 GT3參賽的業餘選手在10月31日的練習賽上曾經和吳亦凡同場競技,他的說法應該能代表不少參賽選手。
可能是我們在說明採訪意圖時沒有講太清楚,這位車手還特意強調:「他開車確實挺好的,這個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圈內對他技術都比較認可。我也問了賽車圈的人,大家普遍也是這個看法。」
吳亦凡駕駛Porsche 718 Cayman GT4 Clubsport 馳騁在賽道上
另一位來自上海的汽車媒體人鄔思蓓認為,看待吳亦凡的成績時應該一分為二。首先,這肯定離不開他自己的努力。而他選擇的路徑也是正確的,因為賽車是件和自己比賽要比和別人比賽早一點的事情。
「他先跟自己比,跟自己比得差不多了,覺得圈速、技術練得差不多了,然後才去和別人比,這個方式是正確的,而且態度是對的。抱著一個學習的,新手的態度,而不是一進來就覺得自己是個很有天賦的高手。這個我還是要認可他的。」
第二,作為明星,吳亦凡自然會獲得跟常人截然不同的幫助。保時捷像一位天使投資人一樣給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賽車條件和幫助,保時捷的教練把自己的各種賽道經驗傳授給吳亦凡,為他做了一個比較系統的培訓,不斷地給到他指導。
「這也是作為明星帶來的一個福利吧。」
最後,鄔思蓓指出,雖然吳亦凡同組別的對手不是很強,但比賽是在公正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個人技術的比賽。他的冠軍也非常有說服力。
「賽車也有以賽代練的說法,這是讓自己儘快得到進步成長的方式。如果他想挑戰更高級別,可以參加更多的比賽,這樣也會讓自己的水平、經驗得到提高。」
關於明星,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認為,他們是靠著光芒活著,但實際上,態度和做事的方法,才是發出光茫的內核。通過這次比賽我們可以看到,作為賽車手的吳亦凡的態度已經足夠嚴肅足夠認真了,剩下的就是我們該拿怎樣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了。
很多人說,吳亦凡參加賽車比賽只是玩一玩。然而他自己卻有完全不同的解讀,他的目標是成為一名職業賽車手,而此刻,吳亦凡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賽車就是這樣,不可能總是一個人在跑,更不可能為了某一個人而清空賽道。想要成為真正的賽車手,就要接受和承擔這樣的風險與競爭。吳亦凡,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