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廣電集團總裁陳君聰致辭 |
搜狐娛樂訊 在中國南極考察30周年的前夕,由國家海洋局、深圳廣電集團和深圳極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投資出品的三十集大型紀錄片《中國南極記憶》將在8月13日中午11:23分深圳衛視全國首播。該片首次用中國人的鏡頭全景式地再現回顧了中國的南極考察歷史,第一次用珍貴的歷史影像揭開冰封多年的歷史真相,講述還不曾公開的南極故事,認知那些迷霧重重、影響世界的科學現象,傾聽激蕩在考察隊員心中的人生感悟。
該片是中國首部以南極考察為題材的大型科學探索紀錄片,每集30分鐘,全片900分鐘。內容涵蓋了南極的自然生態、人類探索南極的歷史、中國人考察南極的關鍵事件、生活趣聞、命懸一線的驚悚時刻、以及人類還不曾認知的重大科學懸疑。不僅是一部中國人探索南極的歷史文獻片,還是一部全景式認知南極、了解南極的科普紀錄片,更多地關注了人與自然和關係,科學與探索的夢想,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中國南極記憶》很好地體現了中國故事,人類情懷的時代內涵,是我國紀錄片創作中少有的好題材,好作品。
從1772年12月英國航海家庫克開始,幾百年來,歐美探險家、科學家從未放棄探索南極的夢想,前赴後繼、歷盡艱辛,開啟著世界最後一塊大陸的神秘之門。到20世紀80年代初,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40多個常年科學考察基地,還有100多個夏季站。根據已知數據統計的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和速度,科學界預測,如不注重環境問題,幾十年後,地球表面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6.5攝氏度,人類將生活在8000萬年前恐龍時代的氣候環境裡。全球變暖問題,在科學界一直存在頗多爭議,一個重要原因是,科學家找不到足夠年份的氣候數據來證明地球存在變暖的趨勢...在這個課題的驅使下,俄羅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家科學家踏足南極,成功開展了冰雪、海洋、大氣、高空物理等學科的科學研究,破解著地球環境與氣候變遷的自然密碼。
極地建站 |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人成為了探索白色未知大陸的遲到者。1984年 12月30日15點16分,中國政府的第一支南極洲考察隊登陸南極喬治王島,正式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南極的歷史。近30年來,從中國的上海到南半球驚濤駭浪的魔鬼西風帶,再到白色世界的南極洲;從喬治王島的長城站到南極大陸的中山站,再到人類不可接近之極的崑崙站。幾代中國人用勇氣和智慧挑戰著人類科學探索的極限;累積著人類認知未知世界的腳步。
該片的總撰稿、總導演陳壯茁,是我國地方媒體深入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進行野外採訪報導的第一人。作為中國南極考察的親歷者----陳壯茁在國家海洋局、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學者的幫助下,進行了長達3年的策劃與製作,梳理了長達3000小時的歷史影像,使得該片成為了目前為止最為權威和全面的南極考察題材紀錄片。有些影像還是第一次公開播映。作為深圳廣電集團今年推出的重點項目,《中國南極記憶》由 「深圳廣電集團陳壯茁工作室」製作完成。該片的創作和製作過程採取了全市場化運作,同時也是深圳廣電集團在探索制播分離機制和推行獨立製片人工作室制度的成功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