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是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既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也蘊含了道理在裡邊。這篇課文所包含的學習內容比較多,一類生字的書寫,二類生字的認讀和多音字的認識都比較難一些。
首先是書寫上的要求,在本篇課文中,「扇」「遇」「痛」這三個半包圍結構的字書寫起來比較困難,要多練習幾遍。其次是多音字的似和扇,似的讀音si和shi,其中讀shi的時候,是作為助詞使用,一般使用在名詞、動詞性詞語或者是代詞的後邊,表示情況相像,比如:快活得和小豬似的,飛似的跑出去了等等。「扇」也有兩個讀音,分別是一聲和四聲,在讀一聲的時候,是作為動詞使用,例如扇風,扇了他一巴掌。在讀四聲的時候,是作為名詞或者量詞使用,比如扇子,一扇門等等。我們在課時練習的題裡也將這類多音字分成兩種題型來練習。
看看本文的最後一句話「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結合我們的實際生活,應該怎麼理解這句話呢?或者說我們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呢?這句話意思還是比較明確的:告訴人們要正確看待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因為別人的看法不同而盲目的去改變自己。
多讀幾遍,對最後一句話的理解會更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