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原名正權,出生於1899年,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家,擅長山水、人物和花卉,與齊白石並稱為「南張北齊」。他的人物多以仕女和飛天為主,2018年廣州的一場書畫拍賣會上,張大千的一副《理妝圖》,以1725萬的天價成交。這幅畫中的人物既不是仕女也不是飛天,而是一個正在梳妝打扮的朝鮮「藝伎」。這樣一副看起來非常簡單的畫作為何卻賣出了天價呢?專家:你看畫上寫了啥?
一般來說,藝術家的感情生活都會相對豐富一些,張大千也不例外,他一生共有四位夫人,其中四夫人徐雯波還是他女兒的同學,比他小了整整30歲。而《理妝圖》中的這位朝鮮「藝伎」,和張大千之間也有一段情愫。1927年的時候,28歲的張大千在藝術界已經聲名鵲起。這年秋天,他在日本友人江藤濤雄的陪同下,來到朝鮮半島的金剛山遊覽。
當時朝鮮半島正被日本人佔據,為了方便張大千的創作和生活,江藤濤雄為他僱了一個懂日語的朝鮮「藝伎」伺候筆硯。這位朝鮮少女姓池,當時只有15歲,雖然不會說漢語,但善解人意,張大千十分喜歡,給她取名為「春紅」。經過幾個月的相處之後,二人之間產生了感情,張大千十分喜歡春紅,多次給她寫詩,其中有一首是這樣寫的:盈盈十五最風流,一朵如花露未收。只恐重來春事了,綠蔭結子似湖州。
愉悅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張大千到了該回國的時候,他對春紅十分不舍,打算把她娶回家中。於是他帶著春紅拍了一張合影照,並寫了一首「陳情詩」一同寄給國內的二夫人黃凝素,試探她對自己「異域納寵」的態度。這首「陳情詩」是這樣寫的:依依惜別痴兒女,寫入圖中未是狂;欲向天孫問消息,銀河可許小星藏。
不料黃夫人的心胸並不像「銀河」那樣寬廣,她不但不同意張大千「納寵」,還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婆母。張大千的母親得知這件事後十分生氣,嚴令張大千立即返家。張大千沒有辦法,只能匆匆整裝回國,臨別前,他給春紅留了一大筆錢,讓她不要再做「藝伎」,用這筆錢來開個店鋪維生。後來張大千還多次和春紅聯繫,直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才中斷。
抗戰勝利後,張大千託江藤聯繫春紅,江藤告訴他春紅已經在戰爭期間過世了。張大千十分悲痛,特意為春紅修墳立碑,並撰寫了碑文。出於對春紅的思念和愧疚,在張大千之後的畫作中,春紅的形象經常出現。據傳這次拍賣的《理妝圖》,圖中女子正是春紅,在畫的右上方,張大千還特意為春紅寫了一首詞:偷試盤龍舊日妝,舞衫歌扇出空箱,惱人弦索在東牆。春事本同雲水幻,此情可得地天長,為他一日百思量。可見用情之深,也正因為如此,這幅畫才拍出了1700多萬元的天價。